处暑伏尽待金黄

2017-11-09 02:07李广荣
江苏地方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流萤骄阳老叔

◎ 李广荣

风物揽胜

处暑伏尽待金黄

◎ 李广荣

“秋高气爽自然降,酷暑终极自躲藏。”处暑来了。“立秋”节后是“处暑”。古书《群芳谱》云:“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二十四节气解》说:“处,止也,谓暑气将于此时止也。”

时届“处暑”,“秋老虎”日渐衰弱,暑热之气开始减退,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金色秋天了。此时此刻,田里的杂草已不再疯长,繁忙的田间管理也基本结束了。季节,一步一步向纵深处走去;庄稼,一天一天向成熟转变。“善睐莲葩摇豔丽,羞蛾桂蕊吐清香。粱红仰首棵棵饱,稻灿低头穗穗长。”棉田里,棉絮日日增多,洁白的场面,一天比一天开阔,一天比一天隆重,一天比一天耀眼。玉米挺立,高粱低垂,大豆肥胖,芝麻高挑……田野满是丰收的景象。此时,玉米们不再比个头和俊美,而在腰间抱上了一两个(多为两个)棒子,用心疼人的话来讲,是她们的孩子,双胞胎,穿着绿袍,顶着红缨,裹得紧紧的,还不想让人多看。再过几天就可以煮吃了。小时候割草时,我常常偷掰一两穗儿,又怕大人说,就在较隐蔽的沟渠里,用树棍穿了,用麦秸火烧燎,啃得唇黑牙白肚圆。

俗话说:谷到处暑黄。多少年前的情景,宛若一幅朴实的画,永久地映在脑海中。乡谚云:“一入秋,一圪蹴”。这段时间对大人们来说,是相对消闲的日子,可以在村中大槐树下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可以坐在一起摸纸牌,搓麻将;还可以到附近村庄的庙会上逛庙会,看大戏,顺便在小吃摊上要一盘香喷喷的猪头肉,喝一碗老酒,然后打着饱嗝儿,不紧不慢地往回返;兴致来了,还可以放开嗓子吼几声大曲,唱一段家乡淮调。

庄稼们迅速地走向他们的秋天,即将成熟的谷子,沉甸甸地垂下了头。走近田野,偶尔会发现有老叔蹲在田边,拽少许将熟的谷粒在手中,揉着,搓着,吹着,划拉着,然后不动声色地望着远方出神。此时此刻,也许他正在计划着开镰的日期。“处暑下雨烂谷箩”“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心里还是不踏实的。只有到了收割,春天的梦想,夏日的辛劳,才会真真切切地变成丰收的果实;到那时,老叔布满皱纹的脸上,才会踏踏实实地露出笑容。

处暑时节,在我居住的城市,道路两旁的紫薇花开得正盛,胭脂色的红薇,淡紫色的紫薇,浅蓝色的翠薇,纯白色和粉白色的银薇,摇曳多姿,令人目不暇接。紫薇,“花至七夕犹繁”。汪曾祺先生写得极为传神:“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常放半年花。”半年,是杨万里的夸张。但从夏到秋,紫薇一直绽放在炽热的骄阳里,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时,见过一株昙花,在这昼暖夜凉的时节,被诱惑得羞答答地开放。昙花一现,也许这就是夏天就要真正结束的一声叹息吧。

处暑是一年中不可小觑的一个节气。过了处暑,只要有雨,天就开始一点点的凉爽下来,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闻蝉愁叶黄。”知了在树上叫着,已不像夏天那样起劲和尖锐,像远去的暑热一样,只留下淡淡的回声。即便在午后最热的时候,蝉鸣已不再如雨,至多是淅沥。树下已见落叶,间或有蚂蚁在啃拖落蝉。

其实,品味秋雨就是品味生活,就是品味人生。雨是没有味道的,落在人间就添加了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南宋词人蒋婕一首《虞美人听雨》,写得可谓妙笔生花。“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传诵至今仍余音袅袅,这不一样的远古芬芳,让人在雨的境界中细品百味人生。

时空处暑赶秋凉,夏火骄阳一扫光。处暑的夜晚,纳凉是一种独特的享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许,只有处暑的夜才是如此凉如水,只有处暑的夜才会有轻罗小扇扑得到的流萤,也许只有在处暑时节,才能遥望天上最明亮的牵牛织女星。

过了处暑,就开始进入真正的秋天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然的天籁之音,在飒爽的金秋清脆地迴响。秋天把花草的故事写在叶脉里,让我们共享三秋桂子,十里莲荷,瓜果飘香,谷子金黄。

猜你喜欢
流萤骄阳老叔
无题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卫衣怎么穿得和别人不一样?
扑流萤
扑流萤
流萤
夏日骄阳
西江月·流萤夜
疯狂编辑部之老叔长高记
老叔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