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养生活 经营丘壑

2017-11-09 23:34朱铁力
家庭文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永志灵气笔墨

朱铁力

就中国画而言,笔墨是核心。石涛曾言:“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将笔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追根求源,揭示笔墨性质,强调笔与墨有神有灵是源于画家的精神修养。作为画家,那些才情灵气得到蒙养,以合中正,则笔墨一体,生动传神。

最近看到杨永志的一批山水画创作,头脑中不禁涌现出石濤这句画论,而且在理解上更有体会,就是“蒙养”与“生活”所指。

“蒙养”是笔墨的本质,来自上天赋予的生命之元气为“蒙”,来自大地的滋润为“养”,笔墨的“蒙养”即是创作中显现的精神灵气;“生活”之意不单是一丘一壑的外形,更是山川万物的整体形势和体现出的生命气象。

杨永志的这批山水画新作令人有一种久违的舒畅。他从传统型的花鸟画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创作出灵气神韵的山水作品,完成向山水画家的转型,我认为他基于的经验就是紧紧抓住将笔与“神”结合,以示笔之质;将墨与“灵”结合,以示墨之本,将笔墨视为一整体。

杨永志是一位颇有成绩的花鸟画家,于2011年在北京投著名画家李魁正教授门下专心研习花鸟画,并取得斐然成绩。他的花鸟作品大刀阔斧、笔墨淋漓,花光艳逸、活色生香、虫鸟活泼、栩栩如生,深受藏家所喜爱。

但他没有受到商业市场的诱惑,毅然决然放弃所擅长的传统型花鸟画,而全心投入对现代山水的探索和追求。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杨永志内心深处非常眷恋家乡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小桥老屋、长松垂柳,一幅幅田园美景,永远是他心中的梦,这种山水精神使得他在绘画观念上得到根本转变,走上一条“笔墨当随时代”的山水之路。

现代山水画的走向,并非与传统完全决裂。在他的山水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传统山水的基因,他吸纳传统的生命活力、元素与现代文脉中获得的知识相融洽,创作出在构图、用色、意境,等等,全新的艺术之路。

当然,“写意”是传统的基因之一,也是中国画的审美特性,由此产生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格调高雅、色彩虚拟,等等,这些都在杨永志的这批作品中得到继承和全新的表现。

“知不足而好学“是杨永志的一大品性,2015年9月,他又开始了随黄格胜教授研习山水之路,一年多的学习,他受益匪浅,视野更加开阔。他的画很有生活,这得益于他不间断的写生。

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传统亦十分了解。就拿这批山水画来说,他在构图取景上既非北宋全景式的构图,亦非南宋时期“马一角”“夏半边”式的取景方法。而是截取景致最优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截,即“截断法”。这需大量的写生训练,对自然了如指掌,处处取、处处截,无处不山,无处不景。而“截断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一画一景,无尘俗之境”。另外他的这批山水画作品中有一些重彩山水作品也很引人注目,他这些重彩山水有别于传统的金碧山水,更多借鉴西方色彩学与传统设色的大胆融合创新,画面鲜明跳跃,但不失沉稳、平和、大气。说明他擅于以新的审美视觉来发扬与传统绘画诸多元素的从新组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绘画语言。

当然,清以降,画论繁多,多有论“俗”之说,谓之画病于俗,不可就要。而去俗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和精神高度,这是对画家的素质要求。杨永志阅历丰富、为人质朴,具有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坚韧的志节,由此才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自由,运筹笔墨于尺幅,再造丘壑于淡然。

绘画创作永远在路上,杨永志也为山水画的创新开辟新的尝试。

猜你喜欢
永志灵气笔墨
印花之心
小区如画
镂空工艺
加油站站长潜逃14年终落网
夜游长江
兴隆湖初冬
一路惊喜
笔墨厨神
为练笔墨才写荷
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