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当过铁道兵

2017-11-09 18:50王元玲
前卫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铁道兵沟壑津贴

王元玲

岁月如梭,不经意间,父亲坚毅的面容已多了刀刻的沧桑。

父亲是个老党员,现在退休在家,闲下来的时候,总爱对我们说起他的过去:“当过兵,要过饭,下过煤井,拉过炭。”这顺口溜是父亲自己编的,虽然说的时候风轻云淡,我却总能从他的眼神和话语中感受到其中的心酸,但在父亲看来则更多的是饱经沧桑的自豪和对岁月流逝的牵念。

父亲幼时家境贫寒,不得已外出乞讨过,那是他们那一辈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痛。成年后,父亲当了铁道兵,直至复员成为淄博矿务局旗下洪山煤矿的一名煤炭工人。父亲在煤炭岗位是出了名的挖煤干将,我曾目睹过他捧着“劳动模范”奖章时那一脸的自豪,也曾感受过他作为优秀职工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佳绩汇报时获得精彩掌声那一刻的兴奋,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父亲当铁道兵的经历。

父亲的讲述里,我能体味到那段岁月,若一段鲜活的历史。

父亲是1969年参军的,那年他21岁,专职修建铁路,在崇山峻岭中间开山凿洞,在沟壑上架桥,在斜山崖陡峭壁中筑墙体,那时候机械化程度很低,所有运输基本靠双手和推车。特别是在沟壑里架桥的时候,很多桥相当于现在的五层楼那么高。桥体全部由一块块的方石堆积起来,没有电力辅助,全部靠人力用绳子拉上去。那个年代,入伍第一年每月津贴只有6元,第二年每月津贴7元,有很多人坚持不到两年,就返回了家乡。

入伍的第二年,父亲病了,是黄疸性肝炎,住进了西昌第45医院传染科。在住院期间,父亲所在的一个病房3个人,后来活下来的只有父亲1个。

“你生命真是顽强,你真幸运!”我为父亲鼓掌。

“看着临床的病友一个又一个被抬走的时候,也是我最害怕的时候了。幸亏我碰见了个好的医生,天天看望我,鼓励我,不然早没命了。那个医生叫桂慧萍,人长得漂亮又善良。她们传染科医护人员每月补助2斤白糖,她都偷偷地留给了我,我就靠着这些白糖的营养活了下来,出院的时候还长胖了不少。”父亲一直感念著他的这位恩人。

“桂慧萍,真是你的救命恩人呢!”母亲每每听到这个名字,总是泛起些许醋意。

后来父亲痊愈了,又返回部队里,当上了班长。那个年代铁路通车后有资料统计:修建竣工2000公里的铁路,平均一公里伤亡2人。伤亡随时发生,多半都是山体塌方砸死的,其他的不是山洞爆破时候炸死的,就是架桥时不慎坠落的。父亲带领的一个班集体9个人安全完成了4年的铁路修建,成昆线、湘渝线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父亲为此感到很自豪,为安全活下来自豪,为没有人员伤亡自豪。

经历了这些严峻的考验,他出色地完成了铁道兵的使命,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高铁横贯祖国大江南北,老的铁路慢慢被淘汰,但是父亲这段关于铁道兵的经历,却永远鲜活地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道兵沟壑津贴
弯腰的谷穗
哲理漫画
渡江战役中的军事铁路运输
图表
军魂永在心间
我曾是一名铁道兵战士
发放高层次人才年度津贴52万元
外公
从哈尔滨走出的铁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