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连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10 09:52李树英
农家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李树英

摘 要:陆稻,是山区缺水地区群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坚果、油梨等经济林果产业的发展,全县陆稻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因此研究出一套陆稻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是解决孟连山区群众吃饭问题的关键。作者通过多年的种植、示范及推广,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特别是缺乏水稻基础设施地区内推广种植的陆稻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全县的陆稻产量提供指导。

关键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孟连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属边疆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山区面积占全国土面积的98%。 陆稻是孟连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是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粮,2016年末,全县有农业人口12.1万元,随着近年来坚果、油梨等经济林果产业的发展,陆稻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2016年播种面积1.6万亩左右,占稻谷种植面积的17.2%,平均单产256千克,因此,要保证全县人民的吃饭问题,研究出一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陆稻生产及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总结了一套促进陆稻高产、丰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旨在提高全县的陆稻产量。

一、备耕整地

在9月份稻谷收获后,先进行犁翻消灭稻茬,第二年2-3月份在杂草盛花时进行犁耙,这时杂草质地嫰幼,尚未结实,是除草作肥的好时期,同时通过犁耙,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止水分蒸发,以便抢墒播种。待雨季到来后,土壤耕作层水分充足,田间持水量达60—70%时(相当于土壤层潮濕,手捏的成团,丢下散得开),出苗容易齐全。

二、合理布局品种

海拔1200米以下,土地肥沃的区域,安排喜热耐肥的大粒种,如大白谷、小红谷、大黄糯、杂交稻、陆引46、云陆52等:海拔1200—1400米的,土地中等肥沃的区域,安排耐肥力中等的中粒种,如烂地谷、小白谷等;海拔1500—1700米地区,土地肥力中下的区域,安排耐瘠耐寒的品种,如香糯等。

三、合理轮作

连年种植陆稻,容易导至土壤养分不平衡、地力下降、病虫草害危害严重,陆稻品种良种特性下降等缺陷,所以孟连县种植陆稻要求与玉米、大豆、花生、小麦、油菜、冬荞等作物实行轮茬种植。轮作方式有陆稻—玉米(大豆、花生等)—陆稻。轮作可以合理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地力,降低陆稻病原体寄主,改变了病、 虫、 杂草的生态环境,更换了伴生作物和寄主,能有效地消灭和控制病虫和杂草危害。

四、实行间套种

为保证合理群体结构,陆稻实行点、条播,做到播种均匀,覆土深度3cm左右,使出苗整齐。种植规格18×15、21×12(cm),每亩播2—2.5万丛,基本苗12—15万。在陆稻地边行种植玉米,株距40cm。陆稻地的内外埂上套种玉米,每塘播种3粒,齐苗后留1株或间隔留双株,玉米植株5—6 叶时,每株施尿素5—10克左右,施肥后进行深耕培土,防止倒伏,一般可收玉米200千克以上,陆稻300千克以上,综合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

五、适时播种

1.种子处理 陆稻种子休眠期长,出苗缓慢,播种前要晒种1—2天 ,以提高种子的发芽数量和发芽速度。播种时亩用普钙10千克加50%多菌灵50克拌种点播,现拌现播。

2.播种节令 陆稻的播种节令因地而异,海拔较高,(1400—1600米)气温较低的山区,品种生育期长,为了保证正常早熟,避免后期低温对结石的不良影响,要适时早播,播种期应从3月初开始,在3月底结束。海拔较低(500—1300米)的山区、 半山区,由于气温高,品种生育期比山区短,结实不会受到低温的影响,所以播种节令可早可晚,要求不严格,一般4月中旬到5月中旬结束。

六、合理密植

1.播种方法

(1)点播。要求每亩播2—3塘,相应株行距可采用12×16、13×18、 13×20CM等规格,每塘落子3—6粒。

(2)条播。播幅16×18CM,幅距10×12CM,每塘落子1—2粒。

2.播种量

(1)耐肥品种。如杂交稻、 云陆52、 陆引46等,播种量每亩3—5千克,亩基本苗13—15万,有效穗18—19万,穗粒数110—120粒,千粒重23—26克,亩产可达400千克以上。

(2)耐肥力中等的品种。如小红谷、 烂地谷等,播种量每亩6公斤,亩基本苗12—13万,有效穗16—17万左右,穗粒数100—110粒,千粒重22—23克,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

(3)耐瘠品种。如小白谷,每亩播种量6—7.5千克,亩基本苗17—22万,有效穗18—24万穗,穗粒数60—80粒,千粒重20—22克,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

七、合理施肥

1.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陆稻多分布于山区、半山区,由于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影响,基本上没有施农家肥的习惯,因此,必须坚持测土配方施肥。目前,陆稻产区的土壤肥力,通过几十年的种植,加之培肥跟不上,大部分土壤的情况是:偏酸(PH值4.51—5.76)、 缺磷(有效磷0.2—21.4MG.KG)、 少钾(23—51MG.KG)、氮不足(75—120MG.KG)。因此,施肥原则应该是:增施有机肥,重施磷肥,适施钾肥,补足氮肥,适量施石灰中和酸碱度。丰产样板实践证明:亩产350—400千克陆稻,应该纯氮12.5—15 公斤,纯磷3.5—4 千克。施肥参数为:农家肥1000—1500千克,磷肥25—35 千克, 钾肥5—8 千克,氮肥12—15千克。因陆稻一般生育期长,在施肥总量中,可以相对加大追肥比例,可采用:基肥60%,追肥40%的比例,以满足陆稻生育后期对养分的要求,以避免脱肥早裒。

2.施肥方法

(1)底肥:农家肥和磷肥混合后撒施翻耕与土壤耕作层10—15 CM,用磷肥10千克、 钾肥5千克、 硼肥100克作种肥,下种时拌种点(条)播,达到集中施用,有利根系吸收的目的。endprint

(2)追肥:以氮肥为主,全生育期内可施尿素12—15千克,重点是在分蘖期,拔节期施用,以促进分蘖和小穗分化,一些生育期长和耐肥的品种,也可在孕穗期(打包时)补施少量氮肥,以满足其后期成穗结实对养分的需要。

(3)孕穗肥:孕穗和出穗期再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硫酸锌100克,硼砂50克兑水50千克喷施,促进抽穗整齐,增加粒重。

八、除草

1.人工薅除。一亩地需投入草工20—30个,且往往因为杂草太多薅除不及时而造成丢荒。近年来,推广了化学除草措施,省工省时,经济而有效,大大解决了陆稻杂草太多难处的问题,深受群从欢迎。

2.化学除草。第一次是掌握在播种后出苗前下一次透雨后,杂草将大量萌发时,用毒土法施药(亩用丁草胺150克 +西草净150克拌细土50千克撒施);第二次是在幼苗2—3叶期,相当于已先后萌发两批杂草,第一批杂草出苗1—2叶,第二批杂草大发生时用喷雾法施药(亩用丁草胺150克 +西草凈150克+水50千克喷施)。

九、防治病虫害

1.稻瘟病

(1)选用抗病高产良种:目前旱地抗病品种主要有杂交稻新组合类,陆引46、 云陆52等。实践经验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经济有效的根本措施。今后应加强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大粒型陆稻品种与其他品种比较,相对比较耐肥,而且抗病,应配合施肥和其他综合农业措施,积极推广大粒品种。

(2)合理施肥:主要是合理配方施肥,尤其要避免氮肥过量和施用时间过晚;氮、 磷、 钾要合理配合,做到看气候、 看土质、 看苗情合理施肥,以增强稻株的自身抗病能力。

(3)消灭病源:及时处理好病草、 病谷,是杜绝稻瘟病初次侵染源的有效措施。收稻后烧掉病草,不用病谷做种,播种时用多菌灵拌种。

(4)药剂防治:要掌握时期用药,生育期内应及时喷药2 – 3次进行防治。苗期叶瘟,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喷药,及早消灭发病中心;穗颈瘟应在打苞未期前喷药一次,齐穗后5 – 7天再喷药一次。抽穗期如遇阴雨连绵,应抓紧停雨间隙用药,不要延误良机。防治用“三磺唑”,治疗用“富士一号”,对于防治稻瘟病有显著效果。

2.粘虫

是一种暴食性和杂食性的世界性害虫。此虫在陆稻上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发生基本规律是:每年发生5—6代,年间隔2—3年大发生一次。我县主要是第2—3代幼虫危害,危害时间是七月上旬到八月下旬,此时,正是陆稻生长旺盛季节,叶片绿色面积大,食料充足,为粘虫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粘虫应抓好以下主要环节:

(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稻草和杂草,减少粘虫产卵和栖息场所。

(2)利用粘虫趋势性诱杀成虫。

(3)草把诱蛾产卵:在蛾子始见期前,每亩插草把10把左右,每隔3 – 4天换草把烧毁一次。把卵块消灭在孵化前;

(4)毒液诱杀:用白酒10%、 水20%、 红糖30、 酸醋40%,再加相当于总量1%的敌百虫,配均后即成为糖醋毒液,用盆盛装,每亩放一盆,或在草把上诱蛾产卵,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以前。

(5)药剂防治:主要是消灭三龄以前的幼虫,因三龄前的幼虫,虫体小、 食量少、 危害轻、 抗药力弱、 虫群集中,容易杀灭。每亩用20ml45%的乐斯本+20ml25%高效氯氟氰菊脂兑水喷雾。

十、适时收获

做到“九黄十收”,稻谷9成熟时即可收获,有利于稻米的优质高产和提高收割效率。

十一、做好良种繁育,保证良种供给

陆稻品种自然落粒严重,天然杂交率高,品种退化快,容易混杂,只有做好良种繁育,持续不断的更换种子(品种),才能保证取得高产。因此,必须把良种繁育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最终实现推广品种良种化、良种繁育基地化、种子供给公司化。

参考文献:

[1]王益谦编 农业广播学校教材《陆稻栽培》.

[2]《2015孟连年鉴》(总第5卷).

[3]2016孟连县气象资料.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