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小学语文的人性之美

2017-11-10 21:31薛纯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习题人文文本

薛纯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阅读教学的成败将影响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也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途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性之美,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创设刻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还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人文性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国民素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语文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全面认识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就会发现,语文的“工具性”是和“人文性”统一的,我们在学习语文知识,体现其工具性的同时,必须要以“人文性”作为价值取向。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语文教材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因素,不仅可以让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受到有益的影响,还能促进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激励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如果把二者割裂单独进行,只能造成阅读教学效果低下。抓住语文的人文性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人性之美,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把握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让语文教学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新课改强调的是“生本教育”,也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在观照学生主体情况下进行。【1】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人文因素,或者是拓展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人文素材,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体现语文的人性之美。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有限,但是他们对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孩子纯洁的心灵中装着的,都是世间万物的有趣和美好。要在教材文本中挖掘他们感兴趣的人文因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例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联想生活中要下雨了什么样,然后再一起走进文本去看看文中的小动物们都是什么样。小学生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有限的生活经验也足以让他们理解课文,并且产生对神奇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所以学起课文来也就轻松多了。

二、面向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个体阅读经验差异很大,班级之间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语文教师在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要面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制定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

为了使阅读教学的目标更贴近学生实际,也更有操作性。语文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先设置几个前置习题。所谓的前置习题,就是教师根据要完成的阅读理解内容,先设计几个基础性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在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前提下,再确定阅读教学过程的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但是前置习题的意义和普通的预习是不一样的。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提前进入文本的学习,而前置习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阅读基础。【2】

在进行《草原》这节课教学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前置习题:“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草原,你想用哪几个词语?”然后我把这道题提前布置给了学生,在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我发现学生对草原的印象大多数都来自于影视作品中的印象,能想到的词语也只有“广阔”、“宽阔”“一望无际”等比较贫乏的几个。于是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赏析文中描写草原语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确定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这种处理办法,让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上的欠缺也得到了及时的弥补,其语文能力的形成也加快了速度。

三、为阅读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阅读兴趣

一节阅读课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迅速打开思路,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其兴趣点和好奇心以及表现欲都得到激发,以保证阅读教学的目标顺利达成。

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科技教学设施运用于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等。这些科技手段可以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更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长久保持学习动机。【3】所以充分利用这些影像结合的设备,有效为学生创设文本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主动性,还可以明显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

在完成《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几组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又播放了一段介绍小兴安岭富饶资源的视频。在阅读课文之前,学生就已经了解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并且在颜色绚丽的图片和清新悦耳的音乐中,喜歡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走进文本的学习,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内容的理解以及主题的感悟。一节课学生都是兴致盎然的在读,在找找画画,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拿一件和课文有关的实物,为学生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念一段新闻,猜一个谜语等等。只要是能够让学生迅速走入文本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高涨的情况下,进行文本的阅读理解,都是成功的。

四、提倡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单位,通过单位内部的探讨交流,以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了交流和补充,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强了,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为其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奠定了基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展开思路的问题来进行合作学习,而且问题一定要有开放性。

在设计《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合作学习内容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把一棵大榕树称作“鸟的天堂”呢?在学生开始讨论之后,我走进各个小组了解他们理解的情况。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看法并没有回答出我要问的内容。稍加思考以后,我在这个问题的前面又加了一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作“天堂”吗?这一次学生先探讨了“天堂”的含义,然后把这个含义和大榕树的特点结合起来,很容易他们就归纳出了“鸟的天堂”的含义。

一篇课文,一百个教师可以有一百种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一百名学生也可以有一百种理解。汉民族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蕴,决定了阅读教学也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实施方式。但是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却是唯一的,那就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世界中成长,成才,成人。语文教师一定要牢记这一点,时时把学生放在心里,在每一次阅读教学中,都致力于用语文的人性之美去照亮孩子们成长之路,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语文,让每一节语文课都精彩。

【参考文献】

【1】鲍占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J】. 文学教育(上),2007(07)

【2】李长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王万顺,孔涛. 巧妙应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题人文文本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