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葫芦与传统漆艺结合的茶器设计

2017-11-11 09:47刘怡希
艺海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茶器胎体漆器

刘怡希

[摘要]天然葫芦与传统漆艺结合的茶器设计主要是把“葫芦”作为祈福精神的传递媒介,结合传统漆器工艺创作“轻胎”茶器设计作品。用现代艺术的语言诠释“传统与现代”、“工艺与设计”,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关键词]漆器 茶器 胎体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葫芦”具有吉祥如意、消灾解难的丰富民间寓意,又被誉为“福禄”的象征。常规实用性漆器通常是用竹木或皮质等作为胎体,通过复杂的漆工艺制作而成,这类漆器称之为“重胎漆器”。天然葫芦与传统漆艺结合的茶器设计主要是把“葫芦”作为祈福精神的传递媒介,结合传统漆器工艺创作“轻胎”茶器设计作品。

一、创作立意

作为蔓藤植物的葫芦,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葫芦文化的跨度可以追溯到14000年前,葫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果实,深深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我国古代,人们依据葫芦本身的形状、外观,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器物。由于葫芦谐音“福禄”,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葫芦在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中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陶、瓷器中就有不少造型来源于葫芦。在民俗生活中,也少不了葫芦,无论是具有实用性的葫芦碗、葫芦酒具,还是剪纸、年画等,总能从葫芦中找到相关的创作灵感。

漆文化源源流长,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应用。战国《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踞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大漆具有防腐蚀、耐酸、耐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等。

天然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稱为“漆器”。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现在,传统漆器工艺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元素,如漆艺与西洋乐器的结合等,甚至有艺术家认为,大漆工艺与西洋乐器的结合,是灵魂与艺术的完美呈现,这将使得传统大漆艺术更能为现代人所欣赏和追求。因此,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添人了新的生命元素。这也正是传统漆器工艺与葫芦的结合在现代茶具设计的意义所在。

二、漆器产品与文化

漆器在古代是贵族专用器物,传统漆器制作材料成本高,制作方式繁琐,生产效率低,传统的方式在现代的文化环境中就显得有些“土气”,从这些要素看,漆器被现代社会淘汰似乎很有理由;但是跳出产品生产的角度看问题,情况便大有改观。

所谓跳出产品生产的角度看漆器,就是说从文化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漆器的价值。如果能以这个观点看问题,漆器在市场上就会呈现出自己的优势。首先,漆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其次,漆工艺不单纯是一道道制作产品的工序,而是一种文化,而且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被人感悟到,并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例如,“修饰”这个概念,它就是来源于人们制作漆器产品时的经验。何谓“修饰”?修饰就是对文化概念的另一种表达,相对于“文化”这个词的抽象性,修饰更加具有形象性,因此用这个词来说文化,更加容易让人理解。简单的讲,文化就是对自然的加工改造,让它具有人的色彩,而修饰说的正是这个过程。修就是“髹”,在素胎上不断地刷漆,不断地打磨,其效果是满足了文化的要求。而我们还能够更深一层地由技悟道,整个修饰的过程,对于个人来说,还是一个修养的过程。从这些内容来看,漆的文化象征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在象征中国文化上,它的意义尤其明显。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用文化的眼光为漆器在当代市场上找位置,传统的漆器就不会停留在“器”的水平,而是包含了传统与现代审美趣味的联系。这并不是一个创作意义的产物,而是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这样的精神内涵。

三、产品设计构思

从产品创意构想到胎体设计与制作再到器形的髹饰都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收集漆工艺的资料,初步了解漆工艺,并实地考察漆器制作室,向民间漆艺家学习制作漆器工艺。尝试多种材料结合的材质美感,体现其丰富性与多样性。具备工艺美感的同时,兼具符合当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其次,挑选与主题相符的葫芦材质,并对其进行初步的造型加工。改变单一的设计语言,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与阅读,使茶具设计更加具有现代设计语言。

该设计的目的在于,把“葫芦”作为寓意丰富的优秀文化载体,用漆艺术的语言和形式,赋予它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两者皆为天然材质,葫芦材质的“轻”与“薄”与漆器追求的平、光、润、亮,在材质上两者之间的融合必定是自然的。作为文化的载体,葫芦的寓意美好与漆器的高雅,在文化上它们是相互交融。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葫芦漆器的设计较为单一化,装饰手法上多用素髹与变涂为主,在设计手法与制作上缺少一定的总结与梳理,设计层面上仍旧停留于对于材料本身的认知上,缺少一定的研究性与实用性。而现代的漆器茶具,仅仅现定于对葫芦“型”的研究上,并没有很好地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因此,大漆葫芦茶具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精神的意义。作为古老的材料,葫芦与大漆本身就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设计的缺失。大漆丰富的工艺技法可以增强葫芦的视觉效果。

四、材料造型的刨新与文化

1、胎体的选择。从目前所见的实物来看,漆器有木胎、竹胎、金属胎、陶胎、牙骨胎、皮胎以及脱胎(夹纻胎)等。

木胎:树木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长周期,材料的补给不足。在造型上用于比较常规的塑形,同时又破坏资源。

葫芦胎:生长的周期相对较短,轻、薄、造型各异,便于取材,适合设计者发散思维创新。其局限性是不便于保存、易烂。但正因选取天然材质,才能够创作出独特的茶器,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

该设计以探索新形式和工艺结合为特色,基于漆器的特性与天然材质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因此设计中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又有一种灵动的美。

2、材质与文化。“葫芦”既为食,又为器。因其本身造型天然优美,无需雕琢能作为器皿,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葫芦”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多子多福、驱灾辟邪的美好寓意。漆器工艺,乃是中国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的智慧结晶。该设计主要在于,把“葫芦”作为文化载体,用漆艺术的语言和形式,赋予它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作为文化的载体,它们又是相通的。葫芦作为人们寄托美好寓意的器物,漆器作为中国传统精湛工艺的代表之一,两者之间的结合必将是一次精彩的探究之旅。

该设计侧重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基于漆器的特性和自然肌理,留住瞬间的美。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会有意识地把这种东方韵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五、存在的问题该设计专注于实验性与探索创新的艺术形式为特色,选材为天然大漆和天然葫芦材质。在创作中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因葫芦本身材质轻、脆不便于保存,易于破碎。所以在胎体易碎、无法与漆更好附着在一起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创新,尝试使用多种漆工艺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二)挑选与设计主题相符的葫芦材质,并对葫芦进行初步的造型加工。挑选胎体,葫芦的大小、品相要进行逐个筛选。选好胎体做好防腐、防水的处理。根据葫芦天然的造型进行再设计,使葫芦茶具的每个部分能够准确无误地结合在一起,既美观又有实用性。

(三)对于大漆的掌控,掌握大漆、色漆与松节油、樟油之间的比例问题。

结语

这次创作使我意识到了许多问题的存在。首先,对漆工艺进行简单的学习才发现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而在其工艺上只是了解皮毛,要把漆器做好做精并非易事。另外,想要产品具有东方韵味也并非易事。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简简单单赋予给产品一个“传统符号”就是一个好的设计。而是需要更多的内涵、经历以及人文精神。或许“人文精神”才是创作此次作品的追求,甚至是一生所向往的信仰。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真正的意义,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关注那些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传统民间工艺。

(责任编辑:杨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器胎体漆器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一种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结构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漆器收藏三问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
复合胎体金刚石钻头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