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民教育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模式

2017-11-11 10:04辛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9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则相对滞后。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概念,把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从文本转变为人本,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

【關键词】公民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37-0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成果丰硕,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然而,其教育模式却长期存在简单重复、泛政治化、缺乏解释力、教条性、缺乏实践指导作用的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理念,可最终价值目标实际上变成了培养工具的人,由于大学生是我们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向,如果高校思教总是以空泛的文本和缺乏实效性收场,长此以往,不仅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外在化、低效性,还会引发社会性的价值观缺失。

我国高校思教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原因,二是现实原因。 首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初期我国教育模式一切照搬老大哥苏联,形成了重理轻文的价值理念。其次,现实的高校思教有着教育内容与学科设置上的片面性和手段、方法选择上的单一性。最后还存在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功利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缺少人文关怀的情怀和能力等等。而且虽然近年来以上种种原因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和低效性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是还远远不够。习主席说,“道不可空论,德不能空谈”。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什么叫不“坐论”,不“空谈”?就是不能把道德只放在书本里。

本文认为改变旧的文本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人本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与实践的纽带与中介。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都在不断的发掘自身的不足中持续发展。实际上,西方很多公民教育的模式和手段值得我们借鉴。“公民”一词最早用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现代公民教育源于近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公民地位的确立而派生出来的,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公民教育就是以公民理念为核心和目标而开展的为民主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有效能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是终身教育过程。”公民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教育中避免了强迫的灌注而注重推理、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注重发挥各个学科和社会的渗透功能。这个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是契合的。它贯穿于公民的整个生命历程,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是终身教育过程。”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从法律的角度体现了对于“人”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也要从人本入手。首先是在教学体系中增加以人为本的内容,变更一下文本的说教方式,出现更多生动的教材和书籍,让我们的大学生能够自觉的,甚至是期待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韩毓海老师的新书——《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中所作的,他不仅是把马克思的思想通俗化,更重要的,他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和青年们对话,告诉青年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生动活泼,痛快淋漓;如春风化雨,普渡众生,使人脱胎换骨,如获新生。”其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作为一门单一科目来教授,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疏离。人本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走教材模式向教学模式转化之路,继而向大的教育体系模式转化。再次,隐形的思教。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以生活为凭借和依据,着眼于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同伴关系社会关系与互动,以人性化、生活化的方式实现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最后,公民教育选修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虽然以上很多内容来自于公民教育的提示,但对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缺乏正规的公民教育,现在补上公民这一课是理所应当的。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模式就是充分尊重主体的认知能力和道德领悟能力,试图以生活为凭借和依据,着眼于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同伴关系社会关系与互动,以人性化、生活化的方式实现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参考文献:

[1]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作者简介:辛鹏(1988.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