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学困现象探析

2017-11-11 22:17唐志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9期

唐志颖

【摘要】对外汉语写作是对外汉语教学与学习中公认的难点部分,学困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对学困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并基于学困原因,从营造汉语写作环境、增强学生写作自信、汉语写作趣味性、注重汉语写作非母语性等方面提出预防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汉语写作 学困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51-0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及实践性。

留学生汉语写作既是写作的组成部分,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技能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外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综合运用汉语字、词、句、语法等,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汉语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它要求学习者具有熟练掌握及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跨文化性、应用性。这些特性使对外汉语写作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与学习中公认的难点部分,学困现象尤为突出。

对外汉语写作学习中的学困现象即是留学生在学习运用汉语写作时遇到困难和障碍,难以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现象。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升温,社会对留学生汉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汉

语写作也和汉语听说读一样,逐渐成为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不论是为了考试,还是在中国生活和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又或者将来从事翻译、贸易、教育、外交等工作,外国学习者都需要具备更好的写作能力。只有具备相当的汉语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因此分析留学生汉语写作中学困现象,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学习能力,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一、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调查

笔者以在高校学习的70名留学生为样本,从留学生汉语写作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两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1.留学生写作心理状态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88%的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写作有用;37%的学生认为“写”与听、说、读一样重要;95%的学生认为汉语写作难于汉语听、说、读;40%的学生认为汉语写作有趣;35%的学生有使用汉语记录自己的感受的习惯;50%的学生会尽量避免使用汉语进行写作;60%的学生选择回避参加要用汉语写作的场合;60%的学生对自己能写出好的汉语作文不自信;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84%的学生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74%学生会因为作文被评价感到不安和担心;37%的学生在意别人对自己的作文的评价;53%的学生害怕自己的作文作为课堂讨论的对象。

从调查得到结论:多数留学生认为学习写作有用,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写作难,对汉语写作的兴趣不高。对汉语写作任务既不呈现非常积极的态度,也不会过于回避。当他们不认为汉语写作是一种目标的时候,少数学生也会选择用汉语记录自己的感受,多数学生没有汉语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在课堂上接受评价,部分学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大部分学生则不愿意自己的作文在课堂上被讨论。多数学生对汉语写作不自信。多数学生存在写作焦虑。

2.留学生写作学习状态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80%的学生认为汉字书写很难,53%的学生在使用汉语写作时,会用自己国家的写作格式和写作风格;58%的学生在写作时会用母语进行思考,再翻译为汉语;56%的学生认为选择恰当的词语很难;60%的学生认为难以无语法错误使用句子;6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按汉语习惯链接连贯文章;67%的学生认为40%的学生在使用汉语写作的时候喜欢选择简单句;70%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范文,模仿写作;82%学生一般不做课前预习。

从调查中得到结论:汉字的正确书写是留学生汉语写作的薄弱环节之一。学生遣词用句的能力不强,不能综合运用汉语知识,母语的干扰普遍较大,主要表现在学生写作时会使用母语进行思考,和选用母语写作的风格,不习惯汉语文章结构方式等。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二、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的归因分析

造成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的因素很多,根据调查结果,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心理因素

(1)对写作技能学习重视不够。很多留学生满足于顺利地汉语口头交际,重听说,轻书写,认为汉语写作只用于特定的环境,学不学不是很重要。特别是一些不需要用汉语来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更是早早放弃写作学习;

(2)缺乏汉语写作兴趣。造成學生兴趣缺乏的原因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

在教的方面,一些教师在教授汉语写作时总是采用讲范文——做练习——模仿写作的单一模式,机械枯燥,加之一些范文缺少完整性、真实性、时代感,更是大大降低了写作课的趣味性;此外一些原本应该在其他课堂上完成的教学内容,如讲解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占用了较多的写作课堂时间,也无形中增加了写作课难度;还有教学活动不丰富,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多数学生从头听到尾,主体地位不明确,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方面,一些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在基础依赖性较强的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就会日益增多,畏难情绪往往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如一味钻研范文,缺少必要的阅读扩展、写作之前准备不足等等也会影响学习的兴趣。

(3)对汉语写作没信心。多数留学生会因语言、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不适应产生一定的焦虑,这些焦虑直接影响学习,在写作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这样那样总的担心,担心写不出汉字,担心不会用恰当词语表达等等,这让学生缺失写作自信,给写作学习带来困难。

(4)缺乏切实的学习目标。这类学生来中国留学之初就是被父母要求或是只想来感受中国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学业没有明确规划,缺乏学习目标,因此常常旷课、迟到、课堂上精神欠佳、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差等等。这类学生汉语的其他几项技能都学不好,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endprint

2.非母语因素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母语写作是将内化语言直接转化为用于书面表达的外化语言,而留学生汉语写作时不仅要调动生活经历和语言积累,还要建立起一套汉语信号思维系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形成书面表达,这就涉及到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知识背景等更复杂的因素。因此留学生虽然可以借助母语写作知识和写作经验来进行汉语写作,但常常会在母语与汉语的转换当中因语言知识、思维方式不同产生偏误,造成汉语写作的学困现象。因非母语性导致的具体写作学困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够准确,书写格式不规范。标点符号是汉语交际,特别是书面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达语气,还表达语意,它涉及语义、语法、语用等问题。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往往忽视了标点符号,对标点符号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肤浅的表层,在汉语写作中存在大量的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有些学生即使可以顺利地进行口头交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标点符号,一到写作仍然表现为标点符号漏用和误用上的问题比较明显。此外多数学生不重视书写格式,随意书写,影响作文的规范性。

(2)汉字书写问题依旧是难题。汉字数量繁多,方块形结构复杂,这对未接受过长期字形记忆训练、缺乏使用汉字大环境的留学生来说,自然困难重重。对于一些笔画较多的汉字,学生会出现多笔少笔的现象,且不能准确辨别形似字,近音字等,别字多。

(3)词汇积累拓展不够,用词不丰富。句式单调,使用简单句较多,复句较少,句与句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常给人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很多学生汉语阅读有限,词汇句式没有得到充分的扩展,而学过的词汇、句子,特别是一些书面表达的词汇句式也没有得到巩固,不能自如运用。

(4)语法错误在写作中明显。没有语法就没有正确的表达。在汉语语法的教与学中,如果不能与其它汉语知识的教与学相融合,或是只知道语法点的结构与意义,不注重掌握其用法,语法教学就会越学越难,多数学生表现为难以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写作中学生常常因定语、状语、补语等错位混淆,词类用法不清楚等语法问题,导致语句不通,语意不明。

(5)语篇问题多。衔接与连贯是语篇表达的两个重要问题,其中衔接是实现连贯的重要途径,衔接又是思考方式、语言知识的综合体现。由于留学生汉语思维习惯尚未形成,没有汉语语感,以及篇章教学的缺失,多数学生的作文中表现出句子的衔接比较生硬,缺少对连接词或关联词的使用,段落的衔接也不够流畅。部分留学生很少在句子中使用连接词,也很少使用关联词,一些留学生尝试使用关联词,但是会出现搭配不当,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

(6)部分学习者尝试在写作中使用修辞手法,但是对修辞手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不太确定。在汉语写作中使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使表达更为得体和适度。而修辞又有较强的民族性,文化不同、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修辞习惯也不同,体现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色彩。对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来说修辞的学习本身就是难点,要将修辞合理运用于写作中更是难中之难。虽然一些汉语水平较好的留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了一些修辞方法,在写作的时候会尝试使用,但是有时会用错修辞方法,出现辞不达意的现象。

三、预防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的策略建议

1.多为留学生营造汉语写作的环境,创造汉语写作的条件,强调听、说、读与写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通过多写,让学生认识“写”是对已学过的字、词、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促进汉语听、说、读的学习,认识到写作的重要,从而加大学生的汉语写作动力。

2. 制定切实可行的写作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过高或是过低的教学目标目标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学生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产生畏惧和挫败感;而学习目标过低,学生很容易就达到目标,会感到没有挑战和倦怠。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减少学生的写作焦虑,给学生更多信心和动力。

3.注重汉语写作的趣味性

注重写作趣味性,首先要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活用教学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合理选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现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法主要有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分析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内容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各有优点:结果教学法能提供系统的写作训练;过程教学法写前活动丰富多样,评价阶段师生互动性强;体裁分析教学法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某类体裁的写作特点;任务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完成中的乐趣;内容教学法则是能促进学生用目的语构思写作依据学生水平和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结合使用,能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法。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真实有趣的情景。随着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材研究和教材编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汉语教材林林总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涵盖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课文内容的安排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教材,还要根据学习的进展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确保教材内容新颖易理解,能为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语料和写作情景。

另外,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汉语写作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写”,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接收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引导,比如提醒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提供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

最后,要提升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参与度。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听课-写作,势必会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设计出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充分参与,得到全面的训练与发展,提高学习的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对外汉语写作的非母语性。

教师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汉语写作的非母语性,注重汉语字、词、句、语法、语篇等汉语知识的讲练,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能熟练地综合运用字、词、句、语法,习惯于用漢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克服母语带来的负迁移,避免写作时频繁的语言基础知识出错,使写作得以顺利进行。具体在进行汉语知识讲练的时候,利用语言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听”与“读”保证大量的语言输入,培养语感;通过“说”训练语言的输出,学习从口头输出到书面输出,以听、说、读促进写作技能。还要遵循对外汉语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按照“词—句—语段—语篇”顺序进行训练,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此外,注重汉语写作的非母语性也要帮助学生在汉语写作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范文的学习,对中国风俗文化的了解等方式,不断积累自己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建立起汉语思维的习惯,学会用汉语进行写作构思;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语言偏误库,让学生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母语负迁移。

以上所述仅是以本调查为基础,对留学生写作学困现象的简单分析。留学生汉语写作学困现象难以避免,普遍存在,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研究探讨,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文化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08.

[3] 朱宇清,试论传统语文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4]王 宇,关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增刊.

[5] 祁玲,试析高级阶段汉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言外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51).

[6] 朱湘燕.对外汉语写作教学调查与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

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