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柔韧素质在曲棍球项目中的作用及练习方法

2017-11-11 23:35于淑珍
速读·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阵型曲棍球柔韧性

摘 要:一般来讲,柔韧素质是舞蹈专用名词,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当然随着各类体育竞技项目的发展,柔韧素质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都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代表着一位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的同时,也表现了运动员一定的敏捷和灵活性。本文来谈谈柔韧素质和柔韧素质在曲棍球中的作用。

关键词:柔韧素质;曲棍球;柔韧素质在曲棍球中的作用

1柔韧素质作用及训练方法

1.1柔韧素质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作用

柔韧素质训练是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重要素质。柔韧性包括关节活动的幅度及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皮肤的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小,肌肉伸展性差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柔韧性练习,可以提高关节肌肉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的协调性及紧张和放松的能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人们通常把柔韧素质简称为柔韧性。但不能把柔韧性和柔软性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可用体活动幅度的大小来衡量,可是他们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从字义上讲,柔韧是既柔和又韧,即柔中有刚,刚柔不济;而柔软只是柔与不硬,或曰柔中无刚,刚柔相济。从性能上看韧是在幅度中还含有速度和力量的因素,即在做大幅度动作时,肌肉仍能快速有力收缩钢丝一样,既能变曲又能迅速伸直。而柔软是幅度大,却缺乏速度和力量,做动作时软绵绵的,打得开却收不拢。体育运动中需要的柔韧性而不是柔软性。

1.2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一定要动静结合,如果静力练习时间过长,被拉长的韧带、肌肉恢复时间又不足,不仅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引起关节松脱或肌肉松弛,因此,在柔韧练习中必须要辅以摆腿、踢腿等动力性练习。此外,在平时训练中柔韧和力量一定要结合进行,尤其是在力量训练之后更应采用专门的牵拉练习来帮助肌肉疲劳的恢复。

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基本有两种,即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在这两种方法中又都有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不同的方式。

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程度是要暂时静止不动。动力拉伸法是指一种有节奏的、速度較快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拉伸练习。在训练实践中又常常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拉伸练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发展腿部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柔韧性时,常采用压、搬、踢、摆等手段,一做法是摆(属动)——压(属静)——踢(属动)。

在柔韧性训练中普遍运用静力拉伸法,其优点是:第一,节省能源;第二,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肌肉、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损伤;第三,不会激发牵张反射。赫伯特·德弗里斯在关于肌肉酸痛的痉挛理论一文中写道:我们如果快速扣击肌肉或肌腱,所得到的反应比慢慢地伸展所得到的反应大得多。相反若慢慢地拉伸它,我们可能根本得不到任何反应。运用静力拉伸法很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拉伸用多大的力量和当软组织被拉长之后应停留多长时间。拉伸力量的大小(强度)应以运动员感到酸、胀、痛为界限(或者还可略微地超过一点),训练如果低于这个强度,运动员的机体就得不到应有强度刺激,不可能把软组织拉到可能拉到的长度,收不到训练的效果。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损害软组织,即使暂时还看不出有多大伤害,久而久之也会积累成外伤。一般讲,当软组织拉伸到酸、胀、痛时,停留的时间为8~10秒。练习反复的次数为8~10次。

运用动力拉伸法,重要一条是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用力过猛,切忌运用爆发力。从比赛来看,也可能要求运动员急骤式的拉长软组织。但训练,特别是训练的开始阶段不可急骤式地拉长。1次训练课动力拉长的练习可控制在15~25个之间,每个练习可做7~30次。柔韧素质训练的总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

2曲棍球与柔韧素质

2.1曲棍球的训练

1975年我国正式开始训练曲棍球,时至今日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尽管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较基础显得相对薄弱,但是在国家的重视下,社会的关注下,我国的曲棍球运动事业依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我国的女子曲棍球在亚洲甚至是在整个欧洲都名列前茅,而男子曲棍球在亚洲也处于前六名的地位。尤其在近两届奥运会上我国女子曲棍球都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体坛的魅力,分别取得了第五名和第四名的优秀成绩。然而由于我国曲棍球运动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科学系统化的训练模式,阻碍了其快速发展。在2009年的曲棍球年度大会上,教练们针对实际情况总结出了我国曲棍球训练的弊端“年轻运动员技术水平薄弱,对于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不合理,再加上由于缺乏经验应用能力不如老队员,尤其是传球和接球的配合质量低,导致了最后进攻阶段和射门时错失良机。”因此我国曲棍球运动迫切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化的体系来提升训练质。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曲棍球项目的投入加大,促进了曲棍球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曲棍球比赛是由双方各11名队员参加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比赛队员在赛场上都有明确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阵型的选择需要根据队员自身的特点及比赛的特点来决定,以充分发挥出全队在进攻和防守上的优势。但曲棍球比赛战局是瞬息万变的,队员无法完成按照事前预定的战术进行比赛,所以每个队员在明确自身基本位置和主要职责的前提下,结合比赛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战术调整。同时,比赛阵型还需要通过日常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队员们的整体战术修养及战术运用的协调性,从而加强球队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参与了很多全国性的曲棍球比赛,依据这些比赛经验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全国性曲棍球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并没有显著性的变化,但是每个参赛队伍实力明显增强,同时每个队伍在比赛阵型设计上也有所改变。我们在每次比赛时,主要通过竞争队伍实力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对我队位置、战术及打法进行合理调整,重点对比赛阵型进行改变。这种方法就是现场观察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比赛都是可以靠现场发挥的,这时候可以观看过去的比赛录像来分析战术和训练技巧。曲棍球教学与日常训练过程中,能够观看到世界杯曲棍球比赛与奥运会曲棍球比赛相关录像,能够帮助队员们了解目前曲棍球比赛发展情况,同时能够看到每个参赛队伍实力及比赛阵型变化,现将观看比赛录音后感想表达出来,并深入研究。

2.1.1柔韧素质在曲棍球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曲棍球是一项进攻性,技巧性,创新性很强的竞技类运动项目,由于比赛场地很大,比赛持续时问长,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体能。平均一场曲棍球比赛,通常情况下运动员的运动距离为6100,7210m,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达到了10010m,再加上曲棍球是一项团体配合竞技类运动,因此不时的需要进行快跑,助攻,一般情况下进攻冲刺的次数为55、60次,也就是1010~1550m。结合曲棍球运动特点,在对队员平常基本功的训练时,应该加大对提升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训练。就现在而言,曲棍球这项比赛项目已经不再是仅仅拥有耐力就能横扫赛场的运动项目,它对灵活与技巧的要求更高,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们当以耐力训练为基础,然后再以柔韧素质训练为进阶。在前面所讲的方法中提高自身的柔韧素质,再灵活的将这种训练成果运用到平时比赛中去,这样才能在真正的赛场上做到灵活与耐力的完美结合,将曲棍球的技巧与震撼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耐力好的基础上,柔韧素质较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更好的放开手脚,在冲刺中可以更好的闪避,可以有效的防止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81).

[2]于淑珍.曲棍球训练规律及其规定分析[D].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曲棍球训练基地.

[3]张晓磊.浅谈曲棍球运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3).

作者简介:

于淑珍(1967.01—),女,职称:教练员中级;研究方向:曲棍球任何方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阵型曲棍球柔韧性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关于人体的柔韧性练习的思考
老年人也需要柔韧性锻炼
欢乐世界杯之排兵布阵
4141阵型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区域防守的特点及分析
做柔体操可摆脱身体僵硬
浅谈足球4231阵型的特点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