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产业融合优势 开发名山茶旅发展新模式

2017-11-11 20:55崔鹏鹏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茶产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文章根据对雅安名山茶产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名山茶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名山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茶产业;旅游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6.12;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2.063

名山种茶,历史悠久,其蒙顶山被认为茶文化发源地,茶文化圣山。名山茶旅融合发展对茶产业、旅游业发展都将起到推动作用,这也是名山茶产业必然的发展之路。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阐述了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名山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 产业融合的界定

关于产业融合,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厉无畏认为是产业间或产业内相互交叉、渗透,形成新产业的过程[1]。程锦认为突破了产业界限,竞争合作关系加强产生了融合[2]。杨颖认为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扩散,使农业与旅游业的产品结合为一体,为游客提供服务[3]。陈琳认为,农产品和农事劳动变成了可销售和体验的旅游产品,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发展[4]。中国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始于农家乐,吃住行游玩均与农有关[5]。1991年上海南汇桃花节,1998年华夏城乡游,带动了农业旅游发展。2001年出现了“农业旅游”概念[6]。张文建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延伸融合的产物,从不同的产业获得不同满足,使两产业优化发展[7]。杨良山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促进了两者融合[8]。

农业旅游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9]。农业旅游为农村提供就业机会,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业旅游使传统的农耕方式、田园风光等转变为丰富的旅游活动,形成了体验游、观光游等,开拓了旅游新领域,满足了游客不同需求,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10]。两者相互延伸融合,创造了具有双重性质的农业旅游新业态[11]。

2 名山万亩茶产业发展现状

2.1 茶产业发展规模

名山区共有 9 镇 11 乡,主要历代名人有吴理真、吴之英,何崇政等。名山致力于“茶业富县”战略,在茶业发展上引进新技术、投入资金、出台扶持政策,使得名山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县,其产值、机械化率、良种茶苗均排在前列。截至2017年,全区茶园面积35万亩,茶叶产量4.65万吨,鲜叶产值17.17亿元,综合产值达45亿元。

2.2 茶农收入

2012年名山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7896元,2015年全区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2元,同比增长39.3%;2015年上半年全区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226元,2016年上半年5764元,同比增长10.3%。以中峰乡牛碾坪所在的海棠村为例,2015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910元,2016年上半年海棠村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6255元,同比增长27.4%。其中,2015年采摘体验、餐饮住宿、茶产品销售等人均经营性收入占增收额的54.9%,2016年采摘体验、餐饮住宿、茶产品销售等人均经营性收入占增收额的59.9%,茶旅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充分带动了当地茶农经济收入增长。

2.3 茶旅产业发展雏形

2.3.1茶旅产业发展优势 交通优势明显。三条高速(成雅、邛名、雅乐)交汇名山,318国道线纵贯全境;雅乐、雅眉资遂两条铁路开建在即,成康铁路正在建设;生态優势明显,地处神奇的北纬3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5.4℃;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Ⅰ类标准;森林覆盖率48%,绿化率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是典型的生态宜居城市;茶产业优势突出。一是茶文化历史悠久:蒙顶山是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二是茶园规模大、品质高、环境优良。中峰牛碾坪茶园获评2015年“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称号;三是品牌特色:“蒙顶山茶”品牌价值23.68亿元,居四川第一;国家AAAA级景区——蒙顶山景区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蒙顶山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名片。梳理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对于了解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现状和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权威分类方法, 对蒙顶山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归类。蒙顶山有9大主类景观,24类基本类型,200多处景点,旅游资源丰富。

2.3.2茶旅产业主要运作模式 村民独立运作模式。受农业旅游业发展推动,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开办了饭店、旅馆。通常是自发投资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也对农户进行统一指导培训和管理,在通过包装宣传,形成规模和品牌,以吸引游客。典型案例是名山区旅游景区开办的各种农家乐、茶馆;企业独立运作模式。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住乡村,由企业对乡村资源进行统一开发打造。企业不招收当地农户,完全引进外来工作人员,农户则搬迁离开。企业既经营农业又经营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均较高,收费也较高。典型代表是蒙顶山景区,由名山区蒙顶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管理;“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实力较强的企业收购土地使用权,建立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现场采制为一体的茶叶观光园。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指导农户种植优良品种茶叶,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建成规模化生态茶园基地。基地建成后,企业向农户收购茶叶进行加工,包装后进行销售。典型案例是名山区牛碾坪万亩生态观光园。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以当地茶树良种繁育地场为基础,利用深厚茶文化底蕴和优质茶叶资源,将蒙顶山茶生产系统打造为集加工展示、产品展示、茶科技展览、茶旅体验和茶文化展示位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展区。

2.4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村民独立运作模式成效及存在问题。成效:农家乐、茶家乐等农户独立运作模式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由于农户自身素质等原因,很难掌握和获得农家乐管理经验,导致投入盲目,缺乏管理经验和技术,容易导致低效益,易破产。而且,独立运作比较分散,易导致过度竞争、破坏环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企业独立开发运作模式成效及存在问题。成效:企业统一开发经营,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能使企业获得丰原利润,有助于增加地方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有利于创新农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地品牌,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存在问题:农户无法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法分到企业的股份和利益容易导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冲突,危害当地的安全稳定;“企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成效及存在问题。成效:企业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压力降低,企业将有更多的资金重点建立好栽培示范基地和加工生产线,有利于茶叶品牌建设;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对原材料进行收购再进行加工销售,可以解决茶农销售难题;企业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带动农户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种植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有利于发展生态绿色旅游。存在问题: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协议容易受市场价格影响。当协议价格远低于市价时,会影响农户种植优质茶叶积极性,甚至导致农户退出协议,最终导致企业原材料供给不足;农户受自身因素影响,对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接受程度不同,容易增加农户茶叶生产成本,而企业要给茶农留出一定利润空间,就会增加企业成本。endprint

3名山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3.1茶旅融合的关联基础

茶旅关联基础是旅游业向茶产业延伸,为茶产业提供服务和创意,茶产业为旅游业提供茶事体验、感受茶文化。两者讲各自的要素放在一个关联的系统里,全方位协调发展[12]。茶旅将两者的基础资源整合在一起,找出相互关联的要素从而进行融合。以名山茶旅为例来看主要归纳为观光型旅游、休闲度假型旅游、民俗体验型旅游。

3.2茶旅融合的动力

3.2.1需求拉动 在紧绷的现代生活节奏下,旅游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也正是这种需求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并且社会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旅游需求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创新,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2017年“五一”假期,名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同比增长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26.03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蒙顶山景区接待游客2.28万人次,牛碾坪景区接待游客6.08万人次,红草坪景区接待游客2.81万人次。

3.2.2投资拉动 在灾后重建茶旅融合发展上,名山区加快推进百里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建设,建成雨城名山交界处、茅河成佳交界处、成雅高速太平出口、名邛高速百丈湖出口4个节点;中峰乡牛碾坪、双河乡骑龙场和万古乡红草坪3个万亩观光茶园;蒙顶山景区、水韵茶乡茅河、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3个核心区域,打造了成雅高速名山出口—蒙顶山景区、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丰丰加工园区—中峰茶树良种繁育场、水韵茶乡茅河和骑游茶乡万古4条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3.71亿元,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2.3政策扶持 2016年,雅安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雅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农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名山区扶贫移民局发布2016年工作计划中提及要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乡村休闲观光和度假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带动旅游扶贫,实现“旅游富民兴区”。同时名山区规划组建基地、企业、品牌三大联盟,培育国家茶树良种繁育场、蒙顶山茶、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三大品牌,打造市场、文化、宣传三大平台,推进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旅游业三个融合,构建蒙顶山茶产业发展的大体系大格局。

3.3名山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3.3.1 “企业+基地+村委+农户”发展模式 实力雄厚企业整体开发运作,进行品牌建设。农户可作为员工参与股份分红,并在企业规划下经营特色餐饮、特色民宿、旅游纪念品。村委将土地、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等折为股价参与入股,同时负责协调农户与企业关系并对企业进行监督。

其特点:一是有利于农户增收。由于农户通过土地以及现金等方式入股成为了企业股东,有权参与利益分配,增加就业,拓宽了收入来源。二是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充分发挥大企业优势,利于旅游品牌打造、包装、宣传。三是有利于减少矛盾。村委既参与经营管理,还负责协调与监督,可减少矛盾。四是有利于环境保护。企业开发可避免农户自主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有能力治理污染。同时村委可对企业污染环境等行为进行监督。

3.3.2 “村委+协会+农户”发展模式 村委确立茶旅发展思路,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借助当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打造茶旅品牌。农户既是员工,也可是农家乐的老板,有一定自主经营权,但受村委管理和监督。同时,引进人才成立技术指导协会,规范经营行为,引导不同村落发展不同特色,已形成合理发展,避免过度竞争。

其特点:首先是统一规范经营,可避免出现自主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过度竞争局面。这种模式有利于规范管理,形成合力。同时技术指导协会负责培训,提高经营主体服务意识和服务,利于留住游客,做大做强。农户收入来源增多,种茶收入、股份分红、自主经营民宿饭店茶馆收入。

4结语

名山茶旅融合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茶旅发展影响到茶产业结构调整、农户生产生活、乡村环境,借此影响到名山区茶旅品牌的建设推广、经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要做好名山万亩茶园茶旅融合发展就要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确定其适合的融合发展模式,使茶旅发展真正带动当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04):4-6.

[2]程锦,陆林,朱付彪.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刊,2011,26(04):13-19.

[3]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04):6-10.

[4]陈琳.基于产业融合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谭豹.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6-05-17(013).

[6]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济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5):100-105.

[7]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26(10):11-12.

[8]杨良山,王丽娟,章伟江.浙江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探討[J].浙江农业科学,2012(09):1229-1234.

[9]孟雪,高雪姮.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发展研究,2015(01):7-8.

[10]钟晟.基于文化意象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张白平,彭瑛.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3,41(07):203-205,211.

[12]周昌芹.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崔鹏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产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