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中如何突破思维定势

2017-11-11 10:27张针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9期
关键词:史观定势考查

【摘要】新课标高考下的历史试题突出能力要求,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突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124-02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人人皆知,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打破思维常规成功解决问题的人寥寥无几。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新情景、新材料的题一出现,很多学生束手无策,而思维灵活的学生却应对自如。新课标高考下的历史试题突出能力要求,善于打破思维定势的学生一定会脱颖而出。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如何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能力呢?

一 、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开放思维的学习环境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真正理解掌握,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教师应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我们在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上应该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为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开拓思维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包括引人入胜的导言、真诚积极的小组合作探究、精彩的展示点评、大胆的质疑以及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探究问题选取至关重要,可侧重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材料新、难度适中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如: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的探究,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以了解中外学者对新政不同的看法,从而多角度思考新政的影响。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既辩证地认识了主干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根据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把师生带入历史,身临其境,学生思想的火花就会被点燃。

二、介绍史学动态,运用新史观,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应多看史学著作,了解史学前沿问题及研究成果,只有自己先开拓视野,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人民版每节中的“学习思考”、“史学争鸣”和“知識链接”可以筛选运用。例如对罗马法、美国联邦宪法的不同评价,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不同观点,对辛亥革命成败的争论,类似的思考题能引发学生多视角看问题,利于突破思维定势。有些知识链接弥补了教材正文的不足,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关注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就主干知识运用新史观去阐释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重大的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理解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如:新航路的开辟、鸦片战争及启蒙运动等。

三、引导学生强化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突破思维定势

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打破模块对思维的束缚,平时要引导,结合初中通史内容,高考复习可用通史阶段特征分析法,把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整理起来,再分析特点。如复习中国近代史可用三条线索概括:中华民族抗争史、民族经济发展史、学习西方的历程。比较历史问题也可以使学生思维打开,如:比较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古希腊城邦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联系、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打破学科知识对思维的束缚,指的是有些问题仅依靠历史知识难以解决,需要借助语文、地理和政治等学科知识,例如: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对历史地图中信息的提取和说明等,需要学生平时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注意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解题的能力

1、选择题:主要针对易错易混点、新材料和新角度题型。全国新课标历史高考题近年来都涉及到考查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解题的能力,如:2017年全国I卷第27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却有扩大地方权力的效果,这就超出了学生知识储备范围。2015年全国I卷第30题考查国民政府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2013年全国I卷第30题考查1928年中共仍强调城市革命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2013年全国I卷31题考查胡佛对经济的有限干预,从而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这样的选择题就需要学生突破经验性思维,从题干出发,结合所学知识重新做判断,再进行综合分析。

2、非选择题:对于解读图片类型题需明确反映的主题,注意图片间的关联性和个性,有助于拓展答题思路,如:2013全国新课标卷I第41题,汉唐历史地图。对于观点立场类开放型题需要围绕观点找论据,避免已学观点的干扰。对于新概念材料分析题,需要将概念放入材料中,推断概念的内涵,明确思考、解答问题的方向,如:2010全国新课标卷I第40题:原工业化。对于选做题,新课标全国卷选取的都是远离教材又是历史中的内容,如:中外历史人物中的包拯、丘处机、高仙芝和俾斯麦等,改革中的谱牒改革、养廉银制度、济贫制度和庙号改革等,这样的题更需要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科学的方法,立足材料回答问题。

五、及时纠正不科学的惯性思维

要引导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不受他人思维的影响,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避免将错误的认识变成定势。做题时要注重独立思考,自主组织答案,不能迷信参考答案。

总之,突破思维定势是势在必行,但不是走极端、盲目突破,是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对知识全方位认识和灵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善于创新、有改革精神的人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简介:张针琴(1979.12-),女,汉族,陕西白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猜你喜欢
史观定势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