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视角下的《我们看见了河岸》

2017-11-12 13:23钟丽娟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现代舞陌生人

钟丽娟

摘要:《我们看见了河岸》是北京舞蹈学院实验现代舞团于2001年5月北京中国国际现代舞展演的一次作品串演,其中所包括的六个作品都有着及其高的艺术价值。陌生化理论是二十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最为核心的概念,也是俄国形式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本文将以“陌生化”艺术评论视角,对《我们看见了河岸》中的“语言陌生化”、“结构陌生化”、“空间陌生化”进行深层解读,进一步分析其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陌生人;现代舞;《我们看见了河岸》

《我们看见了河岸》是北京舞蹈学院实验现代舞团于2001年5月北京中国国际现代舞展演的一次作品串演,分别有《兰花花》、《红心闪亮》、《也許是要飞翔》、《城市病人》、《我欲乘风归去》、《我们看见了河岸》六个现代舞作品。这次展演不仅是对中国过去现代舞发展的一次检阅,也是作为对现代舞这样一种“舶来艺术品”的一次致敬。在此,本文试从形式主义的理论主张“陌生化”艺术评论视角分析《我们看见了河岸》现代舞展演,运用“陌生化”这把钥匙,进一步解读王玫的现代舞创作。

一、“陌生化”概念及其观点

所谓“陌生化”,在于不断更新、不断革命、打破已有的、惯常化的制约,采用创造性的独特的方式,使人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重新唤起兴趣,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查看现代舞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就是一部艺术不断创新、不断革命的历史。现代化的艺术手法似乎没有规律可言,每一次动作的运用都充满了陌生化,或许陌生化就是现代舞形式创作的重要手段,谁运用的最为陌生,最让人感到新奇,谁的作品就越让观众认可。

王玫正是以“陌生化”这一手法,打破了舞蹈中观众已习惯的节奏、动作、神态,打破观众习以为常的艺术形式,以其“语言陌生化”、“结构陌生化”、“空间陌生化”,冲突现代舞已有局限,创作了《我们看见了河岸》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展演。

二、解读《我们看见了河岸》

事实上,在《我们看见了河岸》这部现代舞展演作品中,陌生化大抵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结构的陌生化”、“空间的陌生化”三个陌生化艺术处理方式来实现其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效果的。

(一)语言陌生化

在《我们看见了河岸》现代舞展演中,除了舞蹈的动作语言,其中使用的音乐、道具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也促进了观众和作品的联系与沟通。编导通过对动作、道具、音乐的重新解构,建立新的表现形式,使其变得与以往不同的艺术形式,产生陌生化。例如现代舞《兰花花》作品运用“民族音乐”结合现代舞舞蹈语言,一反日常已经习惯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现代音乐+现代舞”的传统表现形式,创作出对中国现代舞的一种新的尝试,在深沉的音乐中塑造一个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

熟悉的道具在《我们看见了河岸》中同样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熟悉与陌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例如最后一个作品《我们看见了河岸》中道具:转椅、自行车、电扇等道具的运用。这样一些用具本身,为一种慵懒的思索状态提供了可能,在熟悉的道具中,它又能方面舞蹈动作的呈现,以促成瞬间表达某些极具冲击性的抒情,引起了观众的极大震撼。

语言陌生化是艺术作品陌生化艺术处理中最为常见和使用的方式。现代舞的艺术语言经过编导扭曲、变形或创造后,产生了新的舞蹈语言,这种新的语言既新颖别致又耐人寻味,从而冲击着观众的惯性思维,使其在已有认知的现代舞中产生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最终使作品达到形式上陌生化的效果,这样一些形式在《我们看见了河岸》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二)结构陌生化

在《我们看见了河岸》的现代舞作品展演中,选取的六个作品首先以一种时间性的推进进行展演,各个作品都是阶段性的优秀成果。作品的重新组合,正是打破原来单一作品的方式,运用展演进行作品的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主题形式,形成了《我们看见了河岸》现代舞作品的新的结构方式。

而在个别作品中的结构也有着十分突出的特点。例如:在最后一个作品《我们看见了河岸》便在音乐处理上实现的大段的闲置现象。“第一乐章”:演员在一阵挣扎之后,随着音乐进入释重的部分,又一动不动,只任整段音乐在舞台上流淌;进入第二章:在激烈的争斗后,三个女人同样坐在舞台一动不动,再次任音乐在舞台流淌。

事实上,作品中的结构还包括十分重要的构图结构,它在舞蹈结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独舞的构图是单线的,双人舞的构图是复线的,群舞的构图是多线条的,这些在作品中错综复杂交汇融合而成,再加上舞蹈中的队形构图而占有作品结构的很大一部分。如在《我们看见了河岸》中《兰花花》是群舞构图占有主要结构,配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线条结构;而《我欲乘风飞去》和《也许是要飞翔》只是独舞中单线结构的运用。

舞蹈结构的陌生化也是《我们看见了河岸》中产生陌生化艺术形式的重要方式。结构的陌生化,使观众原有的完整性观念被割裂,重新建立新的结构认知。

(三)空间陌生化

舞蹈的空间陌生化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力的空间占有和变化位置实现的,同时包括舞蹈人的身体在舞台空间的呈现方式在这里,陌生化的空间,通过转换位置、变换力量,达到空间的不断变化,而这也许就是延长审美愉悦的关键所在。

“陌生化”的空间是现代舞艺术特质的非常态体现。例如:《我欲乘风飞去》一支舞蹈中,身体在地面的造型变化,以及不断重复的舞蹈动作在地面一度空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中的连接,这样一些处理方式把非常态的“触摸感”退到了极限,三层位置的表变动使观众在空间的幻觉中建立立体的想象,在非常态的视觉构成中,打破观众对自然的认知力量,重新获得审美的愉悦与认知力量。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神秘莫测的空间形态,谁也难以定其意义所在。因而,在舞蹈作品中身体的不断转换、变动以及力量的运动、延伸、收缩等等都有着十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在《我们看见了河岸》这样一次展演中,在六支舞蹈作品中,身体与力量的空间陌生化也是其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使观众在“空间陌生”的触感中感受审美的新奇与愉悦。

参考文献:

[1]陈建男、吴海清《舞蹈批评方法论》.《南开大学出版社》M.2011年

[2]杨涵.《也许是要飞翔》.《舞蹈空间》J.

[3]青鸢.《我们看见了河岸》.《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2001年第2期.[58].

[4]王玫.《关于我们看见了河岸》.《舞蹈》J.2001年第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舞陌生人
浅谈现代舞在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学中的开展与普及
当陌生人来敲门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JUST DANCE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