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与思考

2017-11-12 21:31李伟山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

李伟山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城镇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不够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以及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困难,针对困难和现状,探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十八大把就业上升到战略高度加以强调,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新目标。而实现更高质量和充分就业的最直接、最有效和关键性、根本性的措施则是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以及就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就促进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的普及应用,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多地少”日趋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流趋势。通过职业介绍、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有效措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劳动力富余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峻,通过调查分析,此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1、陈旧的择业观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铁饭碗”和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加之部分富余劳动力依靠城乡结合部的地理区域优势,有着丰厚的房租收入,养成了懒散和生活方式,主动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2、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难以适应和满足现在用工需求。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起到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就业岗位和工资收入。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可以从事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担当重任。而文化素质低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初高中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较差。在一无技术、二无知识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主要靠出卖体力逆城务工,大多从事建筑、环卫、运输、搬运等行业,从事着脏、苦、累且薪水较低的工作,在当前讲技术、拼文凭的时代,农村劳动力处于劣势,可供选择的就业面也比较窄,成为阻碍城乡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就业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

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农村劳动力盲目、自发转移就业多。因就业信息不对称,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村劳动力在进城务工寻求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很大,此前农民工一度被称作“盲流”。他们进城务工并不知道城里什么单位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人,自己也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使得他们常常处于盲目应聘。虽然,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但由于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多为朋带朋、亲带亲的自发转移就业属多。

4、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高科技的应用逐步减少就业岗位。加之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就更少了,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

1、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之一,各地区应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好的公共就业服务。实行劳动力就业实名制、实行动态管理。将就业纳入政府考核,采取县乡村劳动力就业目标责任管理,明确专人负责与企业用工需求的对接和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企业用工和求职等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依法规范中介、劳务派遣及用工单位的招用工行为,有效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2、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水平和竞争力。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分对象、分层次、分行业、分渠道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由“体力型”劳动逐渐向“技能型”劳动转变。另外,支持大型、密集型用工单位或者劳动力输出中介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支持和鼓励农民参加相关技能和技术的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3、依托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服務行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服务业还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要依托新型城镇、新兴产业聚集区等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力度,在社区建立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在农产品产地建立农产品的运输、储藏、贸易和技术推广等生产性服务;充分发挥服务外包的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4、扶持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创业是就业之源。政府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体系,通过减免税费,给予资金、场地等扶持,改善创业环境等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自主创业。通过开办创业培训、建立孵化基地,强化项目信息、政府咨询、开业指导、融资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不断提高创业功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现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
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中学音乐教育发展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学生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