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少儿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7-11-13 20:29刘华萍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昆明市服务体系文化馆

刘华萍

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少儿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华萍

目前,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要以各县市区文化馆,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室,各村(社区)文化室等为主,开展的少儿艺术教育培训活动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面向全市各阶层的广大少年儿童开展免费的教学培训活动。

昆明市文化馆多年致力于少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研究工作,早在1958年就成立了昆明市红领巾艺术团,开展少儿艺术活动。红领巾艺术团是云南省、昆明市成立最早、历史最长、最为活跃的少年业余文艺团体,是非营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少年儿童艺术需求的文化服务机构。多年来,昆明市红领巾艺术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部署,加快文化昆明建设以及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步伐,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服务宗旨。五十多年如一日,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始终注重加强管理、突出公益、服务基层,促进了昆明市少儿艺术事业发展。不断创新理念,取得许多骄人的成绩。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公益文化投入,红领巾艺术团因地制宜在县区文化馆及农村文化站、室设立分点,进行免费艺术培训及公益文艺演出。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使我们的少儿艺术不断融入时代的感情,讴歌美好的生活。2000年至今,已在十四个县(市)区设立16个分点。其中红领巾艺术团安宁八街镇花灯、民俗学习点、官渡牛街滇剧学习点、石林彝族撒尼支系学习点、寻甸回族、苗族学习点已成为传承民族、民俗文化少儿特色示范点,在八街村委会、朝阳村、凤仪村、鸣凤村建立未成年人文化活动示范点,积极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活动的培训工作,已成为城乡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传承平台,受到各民族地区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对于推动昆明市少儿民族艺术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有关领导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本着为广大少年儿童艺术爱好者提供服务的宗旨,昆明市文化馆还加强培训辅导的功能作用,从做好各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入手,积极开展各类免费艺术培训活动。经常利用假期对中小学生开展校外文化艺术活动的辅导培训,并定期深入村镇,为农村的未成年人进行相应的辅导培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但是,昆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少儿艺术教育活动方面还存在一些的不足。

目前,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少儿艺术教育主要依靠各县区文化馆(站)的免费培训辅导。从文化馆这一文化的窗口来看,免费培训辅导给社会上爱好文艺的少儿提供学习机会,但仍然跟不上我市少儿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同时,文化设施还存在总量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县级文化馆设施大部分显得老化陈旧,街道(乡镇)站大部分没有独立站址,处在城市中心区的街道办事处文化站能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的仅占35%,村(社区)文化室,大部分没有独立用房,设施面积大部分仅有80m。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基层少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此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人才匮乏,各类文化人才相对紧缺,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对少儿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制约。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机构人员的思想观念也还有待更新。长期以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管理相对薄弱,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存在因循守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和特征理解不深入,对文化工作缺少整体规划。

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能共建共享,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滞后。首先,目前少儿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工程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实现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部门内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开展有待提高。其次,没有实现少儿艺术教育共享资源的共建,要共建“大文化”框架下的资源共享,实现共建共享由于现有的条块管理体制等原因,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大文化”框架仍未建立起来。如各地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资源,分属不同行业部门主管,普遍是“各建各的、各管各的、各用各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生存困难和服务缺失。

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们对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和参与度还不够高,没有较好地形成服务的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互动。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花着几百元钱一节课的学费,而不愿把孩子送到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加这些机构举办的免费艺术教育培训活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少儿艺术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少儿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

少儿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是:提高广大少儿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少儿艺术教育要从全面培养少儿的综合素质出发。不仅要通过艺术教育给予少儿以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少儿的良好品德。寓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于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培养少儿从小就要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不怕困难、勇于创造、团结友爱等良好品德,为“百年树人”打下良好基础。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少儿艺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增加体制内人员编制和发掘体制外人才资源“两手抓”路子,健全以少儿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从社会、企业、学校等单位挖掘少儿艺术教育各类人才,建立文化指导员队伍,培训指导或参与各种公益性少儿艺术教育文化服务工作,建立指导员工作激励机制。

建立少儿艺术教育志愿者队伍。教育、文化、共青团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作,有计划地推荐、组织大中专学生文化志愿者定期、定点的深入到社区、村社,通过学分奖励、社区表彰等激励方式,参与少儿艺术教育文化活动。

采取招标或邀约方式,将部分公共文化场馆、站室,外包委托文化企业、文艺行业协会、民间文化艺术组织和退休公职人员中的文化人才或团队管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少儿艺术教育运作新模式。

通过以上途径,开掘社会文化人才资源,聚集壮大编外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生力军,补强、做大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专业队伍。

3.开展好社区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

加大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运作机制,在社区建立少儿艺术活动中心,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少儿艺术教育的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扩大市民参与,实现城市社区少儿艺术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加大鼓励社区少儿艺术活动中心通过契约式委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给符合条件的专业化社会组织对其进行开发和管理,实现社区少儿艺术活动中心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搭建覆盖面广的文化参与平台,为社区的少年儿童创造更为开放的文化参与空间,构建“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人人享有文化”的文化氛围。

4.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少儿艺术教育的“个性化”

少儿艺术教育必须有利于少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少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我们需要的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为少儿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它要有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符合少儿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克服“成人化”的做法,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同时,开展活动要适量,避免给少儿造成过重负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5.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整合社会、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强化对各类艺术班的管理的同时,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艺术基础设施,举办面向学生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摩、欣赏、表演和展示,并在其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美好的情操。学校要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艺术教育课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在开展阵地性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既要对多数有各种艺术兴趣的少儿加以辅导做好普及工作,又要对少数有艺术特长的少儿加强培养做好提高的工作。文化部门和校外教育机构要积极配合学校在校内的艺术教育活动,抽出一定力量走进校园进行辅导,送文化艺术到学校。实行校内校外联手,形成对少儿艺术教育的强大合力。

6.以讲求实效为出发点,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少儿艺术教育办出特色

少儿艺术教育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扎扎实实。提倡以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活动为主,避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讲实效的倾向。要根据本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特长和不同文化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搞出自己的特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昆明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胡耀池

猜你喜欢
昆明市服务体系文化馆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童眼看兵器
作品鉴赏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