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寿命与中国发展

2017-11-13 15:41华说
特别文摘 2017年14期
关键词:平均寿命时代建筑

记忆所及,“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的新闻已经炒作过不止一次,似乎每次总能引起一些波澜。中国建筑的“红颜薄命”,果真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质量问题”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么?難道以现代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如今钢筋混凝土造出来的房子竟然不如传统的砖木结构来得坚固?难道所有的建筑都是“豆腐渣”工程,只能维持个二三十年,命中注定“非正常死亡”?事实是,不可能。

不是说中国的建筑没有质量问题,当然有,屡见报端的倒塌事件就是证据。但质量问题不会是主要问题。倘若将“平均寿命30年”的责任尽归于此,则未免失之轻率。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质量不是造成中国的建筑“英年早逝”的主要因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建筑在生命力旺盛之时就被“牺牲”了?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墙面上经常看见的一个大大的字——拆!不错,中国建筑的短命,是一种“被短命”。数之不尽的市政设施、居民住宅等还远未达到设计寿命,就被生生地拆除了,结束了短暂的一生。这就是“平均寿命30年”的最大症结所在。

设计寿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建筑,在使用了一二十年后就“香消玉殒”,确实令人心颤。什么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为政府官员的好大喜功;归结为政策的“短视”,只看眼前,不顾将来;归结为城市规划的循规蹈矩,缺乏前瞻性。有这方面的因素么?一定有。但问题是,既然政府好大喜功,为什么他们不是一开始就上马如今的工程,非要不断地拆拆建建才到达今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政策的“短视”?这甚至造成了城市发展规划跟不上时代步伐的错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之新陈代谢,真称得上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是巨变,也是剧变。而这变化之大、之剧,有着两方面的推动力。一方面是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内生的动力。以落后国家向前追赶,基础差,底子薄,稍有发展便卓然可观,何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其势至今不衰!另一方面当中国发力追赶之时,恰逢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拍岸而来——这是外来的力量。风云际会,中国借势而起。两种力量互相交织,推动中国前行,即便想慢也慢不来。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神女高高在上,大可感叹一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现状面前,却不得不一次次地面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尴尬。即使在当初策划、设计时候已经考虑了未来的发展,似乎已经很有想象力了,但相比高速发展的现实常常显得苍白。上海至南京的沪宁高速刚开通的时候车辆寥寥无几,没过几年因不堪流量大增而不得不加宽一倍;10年之前,很多城市的机场上每天起落的飞机没有几架次,但现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修建或者准备修建第二个机场;20年之前,拥有地铁的城市只有北京,但现在很多城市的地铁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30年之前,普通百姓拥有一辆私人小汽车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如今,城市小区里停车位不足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够了,不想再举例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中,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局限。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选修了一门有关历史的课程,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讲过的一句话至今记得。大意是说,对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我们要有一颗“历史的同情心”。对于“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的问题,同样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譬如说,30年之前,为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各大院校、机关大院、厂区内修建了大量的简易楼。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楼已经“不适宜居住”,于是这些还可以挺上20年的简易楼房面临拆迁。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产生,有着很大的时代因素。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现象的背后,不是说其中没有质量问题,也不是说其中没有行政权力及长官意志、政策和规划的短视问题,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迁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当前快速变动的状态会逐渐平稳下来,而这问题因此也会消解。“事后诸葛亮”永远容易,也永远正确;愤世嫉俗也永远容易,永远正确。但这显然不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方法。

(摘自“华说新浪博客”)

猜你喜欢
平均寿命时代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2050年,富国人均寿命120?
世卫称日本平均寿命全球第一
犬子宫蓄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