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可行性研究

2017-11-13 19:14刘琴金立元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输入输出产出导向法

刘琴+金立元

摘要: 本文在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以文化主题为教学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以文化主题为教学内容、以“产出驱动”-“输入促成”-“产出评价”为教学过程的大学英语文化英语教学模式,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文化 产出导向法 输入 输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05-02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而现实是经过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很多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连基本的语言知识也有所退化,这和大学生缺少语言运用的语境有很大关系,缺少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不重视文化教学,很多大学生文化交流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文化障碍也成为阻碍交流的原因之一。因此,正是基于以上问题的困扰,笔者以文秋芳为代表提出的产出导向理论体系为基础,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在阅读课中,以文本为重要媒介,通过说、读、写的互动,实现评估模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产出能力。

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欠佳和文化交流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以文秋芳提出的产出导向理论体系为基础,尝试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突出文化素材,将大学生从传统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听和读的输入激活说和写的产出,弥补教学中文化关注的不足,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化交流能力。

一、理论基础

文秋芳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适合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出路,经过多年的探讨和总结,她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 “产出导向法”(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主张教学要以输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提出要改变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用分离”的现状,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将输入和产出二者紧密结合(2015:550)。笔者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结合文化渗透,以产出为导向,以输入驱动学生产出的欲望,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欲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多年以来,Krashen(1985)的“输入假设”理论和Swain(1985,1993,1995)的 “输出假设”理论对我国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影响深远,但语言学家也一直在探索适合我国文化与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文秋芳(2015)的产出导向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文秋芳(2008)在Swain的“输出假说”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2013)认为“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教学方面,相比较而言,输出较输入对英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输出驱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与欲望。而且从外语学习的目标来看,说、写、译这三方面的语言输出更符合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2014年文秋芳进一步提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教学不再以课文为中心,强调教学的目的从教课文转变为教学生用英语做事,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学生能否用课堂所学完成产出任务。

文秋芳(2015)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过程包括三个核心环节。“驱动”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驱动作用,教师必须设置合理的交际场景、布置合适的产出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产出的动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促成”,根据产出任务,教师选择合适的听、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第三个作用是“评价”,评价可以是课堂产出过程的现场评价,现场评价可以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有效协助和导向。也可以是课后产出任务的过后评价。产出导向法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不再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中介对任务的产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环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

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既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又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产出比输入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更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将大学英语从传统的教材转向以文化为主题的产出教学是可行的,进入我校本科专业的学生经过了至少6年正式的英语学习,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中国文化也有一些基本了解。本研究过程中课程的设计及实施主要针对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以文化为主题组织课堂教学,通过相关材料进行大量的听读输入,以产出任务驱动输出,对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从产出导向的视角研究大学英语文化课堂的输入、输出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产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主题

在教学流程中,不再将英语学习切分为词汇、听力、课文精读等部分,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文化语境,以文化冲突、文化对比为主题,选择输入材料和布置产出任务。

(二)教学目标

初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课文为中心,结合语言点和词汇,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对国外文化了解的需求增大,而语言是了解文化的桥梁。并且因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英语学习者也应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因为这种文化交流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再拘泥于传统教材,与时俱进,正确引导并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基本功、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英文表达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避免因文化冲突导致的失误。

(三)教学过程

根据产出导向法,课堂教学包括三个核心环节:驱动、促成和评价。

“驱动”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驱动作用,教师必须设置合理的交际场景、布置合适的产出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产出的动力。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促成”,根据产出任务,教师选择合适的听、读材料,指导学生進行学习,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第三个作用是“评价”,评价可以是课堂产出过程的现场评价,现场评价可以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有效协助和导向。也可以是课后产出任务的过后评价。产出导向法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不再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中介对任务的产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环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endprint

在输入驱动环节,主要根据文化冲突案例,让学生置身在文化语境中,结合阅读材料、图片、视频来将跨文化交际场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进行输入刺激,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在输入驱动下,教师布置学习者产出任务,产出任务多样化,包括说、写、译三方面的汇报,说的产出任务包括分组讨论、小组展示、词汇竞赛、辩论赛、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都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产出任务包括写和译,可以布置话题写作任务和调查报告等。产出任务的提交形式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确保产出任务的及时反馈与及时评价。创设课外文化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增加以下三个方面的文化语境输入,布置产出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增加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体验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2)观看英语影视作品,体验异国风情;3)通过网络结交外国朋友,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

三、教学实践面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

(一)驱动性的输出任务的设计

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课堂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具有“潜在交际价值”(文秋芳,2014)的产出任务。在产出任务的设计上必须结合教学价值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在难度上,一方面,既要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必须是大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可以布置分级任务,結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让学生因为产出任务难度太大而放弃。

(二)教师促成活动的安排

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促成”,根据产出任务,教师选择合适的听、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这个环节是保证产出任务完成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下,产出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教师的有效促成。与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区别在于,首先对于材料的把握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完成产出任务,学生在输入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发挥其主动性,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教师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应该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到一个无形的导演的作用,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完成产出任务。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促成尤为重要,充分的指导能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语言运用的障碍,完成产出任务。

四、结语

本研究在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以文化对比为主题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目的、内容、方法以及策略,本文认为以产出为导向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可行性,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我国的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可以为跨文化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Neil J.Anderson.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 and Strategies[M].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2000.

[2]Swain,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In G.Cook &B.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r of H.G.Widdowson[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5]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8]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5).

[9]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责任编辑: 于 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输入输出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