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学习”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017-11-13 21:24杜学文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合情推理数学活动数学思想

杜学文

【摘 要】合情推理是小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要能力,合情推理对于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基本数学思想有重要作用。以《鸽巢问题》的学历案为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学习方式设计展开研究,从而提出情境问题化、问题数学化、数学符号化三条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活动 数学思想 合情推理 学历案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推理,既有用于猜想发现的合情推理,又有用于严格证明的演绎推理。美国著名数学家莫里斯·克莱因 (Morris Kline)说过,推理的方法是数学最显著的特征1。另一位美籍数学家波利亚(George Polya)则十分强调合情推理的重要性,他认为演绎推理可用于肯定数学知识,而合情推理可以为猜想提供依据,并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因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应该反映数学的发明过程2。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3《课标》相较2003版课标,更加注重过程中的教育,鼓励学生通过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进而感悟数学思想。4

“学历案”即学习经历的方案,核心是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包括核心问题设计、有效活动设计和学习方式设计,强调“做”中学和“教”中学。学历案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5学历案的这种特点,非常契合《课标》的“经历数学活动感悟数学思想”的目标。

二、 《鸽巢问题》的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广角是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阵地。但是,实际教学中,“数学广角”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过于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数学思想的渗透不够。6

《鸽巢问题》中蕴含的“抽屉原理”(也叫“鸽巢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在几何、近世代数、高等代数、初等数论、离散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常见形式有第一抽屉原理和第二抽屉原理;教材内容属于第一抽屉原理,教材第一节内容是第一抽屉原理的原理1,即“把多于n+1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教材第二节内容是第一抽屉原理的原理2,即“把多于mn(m×n)+1(n不为0)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m+1)的物体”;教材第三节内容是简单构造抽屉的方法。

分析教材不难发现,《鸽巢问题》从小学生身边的生活事实出发,凭借学生的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推断出“抽屉原理”,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正是《课标》所讲的合情推理。

三、 《鸽巢问题》学历案介绍

基于《鸽巢问题》的教材分析和授课小学的学情调研,设计以下学历案。

(一)学习目标

《鸽巢问题》中的抽屉原理是公务员考试、數学竞赛中的“熟面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小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内容?让学生达到什么程度的“终点”?

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学习结果类型划分理论,1“抽屉原理”属于“智慧技能”中的规则学习,规则学习强调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学习者的办事规则,即: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学习者经历“怎么做”的活动过程,进而理解“是什么”。2基于此,《鸽巢问题》的学习重点是经历“抽屉原理”的发现过程,理解抽屉原理的算理和本质。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到授课班级有2~3人接触过抽屉原因;结合教材分析,将教材第一、二两节合并为一个课时,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枚举法、平均分法的应用过程;了解至少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理解并能准确说出抽屉原理的内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类比,发现、归纳,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并总结出抽屉原理的内容,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留心观察、细心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和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知理论认为,学科内容按照“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的发展顺序进行学习,是最优的发展轨迹。为此,学习过程设计如下。

1.游戏导入

兴趣是学习者学习的内生力量。如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突出学生主体,并照顾到全体学生?教材以5个学生抽扑克牌为例,这种方法突出趣味性,但要照顾全体学生,实施成本过高。有的老师以抢凳子游戏导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此,学历案设计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4人一组,老师宣布开始后,全班学生同时出手势,之后老师说出并板书“不管哪一组,总有一种手势至少有2个人出”。3随后,学生再出3~4次,以验证老师的说法。学生在玩游戏时,好奇于老师的结论并有所质疑,老师借机引出游戏背后蕴含的“抽屉原理”。

本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创设了关于抽屉原理的“行为表征”的情境,提出了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不管……总有……至少……”?

2.合作探究

考虑到学习的效率、直观性、趣味性,课堂学习中以磁扣和圆圈为工具进行活动设计。本环节的核心问题为“将4个磁扣放进3个圆圈内,一共有几种摆放方法?”该问题本质是“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变式,它将行为问题变式为数学语言形式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要求学生按小组合作学习,不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预设的解决方法有枚举法(包括画图法和算式法)、平均分法,另外考虑到有个别学生参加过课外辅导班,增加反证法和公式法。endprint

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结果展示,将数学语言问题用“图像表征”形式进行解决,其中,画图枚举法、平均分法、反证法都属于“图像表征”的方法,算式枚举法和公式法属于简单的“符号表征”方法。同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举一反三:用“符号表征”总结规律

围绕上一环节的问题模式,本环节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设计问题和学习活动。一是“磁扣数量和圆圈数量同时加1个”(这种情况是第一抽屉原理的原理1);二是“增加磁扣数量,圆圈数量不变”;三是“增加圆圈数量,磁扣数量不变”(二和三是第一抽屉原理的原理2)。

设计和开展这种“变化”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质疑、猜想、验证、类比、归纳的过程,最终能够用“符号表征”准确表达抽屉原理的“至少数公式”。

(三)评价任务

本学历案微课教学中,有老师提出“抽屉原理虽然很重要,但有什么实际价值”的问题,《课标》提出“数学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为此,设计如下课堂检测性作业。

1.13个人中至少有2个人是同一个月生日,为什么?

2.现在非常流行用星座测性格,用星座测运势,你们信吗?为什么?全国13亿人中,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星座?

第一道题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现身说法,很有亲切感,其中的数字数量级较小便于计算和验证。第二道题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用抽屉原理解决该问题可以发现有很多人是同一星座,他们的“性格和运势是一样的”显然不合理。因此,星座测性格和运势是不科学的。

通过课堂的评价,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将“抽屉原理”回歸生活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反思

《鸽巢问题》学历案经过一次微课模拟授课和两次小学实际授课。通过授课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于将教材的一、二小节合并为一个课时进行授课时。本学历案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在授课小学的学情调研中发现,约10%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时接触过相关知识;合并授课可以让课堂学习更加紧凑,但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这种合并授课的学历案设计并不通用。

四、发展合情推理的策略

通过《鸽巢问题》学历案教学与反思,笔者认为学历案教学模式与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路径不谋而合,同时,发展合情推理可遵循一定的策略。

第一步,情境问题化。即通过学历案活动设计创设一定的情境,这种情境应遵循趣味性、与教学的相关性、操作的便利性原则;在真实的情境中,或预设生成学习的核心问题。

第二步,问题数学化。即将第一步的情境问题通过“关联、迁移、类比”等方法,变式为真正的数学问题,将研究锁定在数学内部。

第三步,数学符号化。 即凭借经验和直觉,将数学问题通过“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的三次表征、两次抽象,经历归纳和类比等过程,运用数学符号推断出结果并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不局限于上述固定的策略与步骤,由于实际教学的多样性,我们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00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情推理数学活动数学思想
有效运用合情推理,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归纳、类比、联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例谈对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