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的范式探究

2017-11-13 21:42史一丰
艺术评鉴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维亚笛子音乐创作

史一丰

摘要:地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既要具备扎实的创作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同时更要清楚的了解地方音乐的代表性种类和元素,才能创作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不失地方文化特征的音乐作品。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及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时代意义,给予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在范式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关键词:地方性 应用型 音乐创作人才 范式 评论 探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9-0021-02

《艺术百家》期刊在2017年第3期发表了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胡亮教授的文章《留住“民族记忆”——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风格与时代意义》(以下称“胡文”),文章关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大赛闭幕式上的笛子演奏节目,对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音乐创作和艺术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评说。笔者读后不仅感受到胡亮教授对该作品的深刻认识,更深刻地懂得胡亮教授对作曲家创作初衷和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的完美解析。同时,笔者也从中体会和联想到能体现民族记忆或者说包含地方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的创作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迫切需要提到一定的专业教学高度,并对其培养范式做准确、多维的定位和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对“胡文”的评析和认识

胡亮教授在该文中以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文章开头总的概括了该民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该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特性。还重点强调了作曲家的创作不羁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追求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音乐语言融汇结合,使得该作品更富有当下的时代气息,同时也肯定了作曲家扎实的创作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胡文”接着从三个部分对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和音乐内涵加以评析。第一部分,就该作品的音乐本体来说,“胡文”选取作品中几段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性的旋律片段进行结构分析,再融合作曲家自身的创作风格,认为该作品是典型混合性结构思维的融入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说,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并非单一的西洋技法或者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技法,而是结合两者的优点而完成的作品。“胡文”对作曲家这一创作技法的归纳是站在一个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角度所得出的客观、全面的评价,这也是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大赛所需要体现出的中国元素、中国情节的一个萌发点。

“胡文”第二部分就该作品中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重点点评,认为该作品的创作是“民族音乐语言的点描与渗透”。“胡文”把该作品中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比如深化了竹笛演奏的音乐表现范围,拓展了竹笛演奏所能展示的节奏,凸显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音乐风格,充分发挥了各主音民族调式的功能性特点。然而,这种中国音乐元素的使用不是通篇的,是基于西洋音乐创作技法的基础之上,结合的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手法。正如“胡文”所言:是“点描”、是“渗透”。从这两个词语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中西音乐创作技法理解至深和其创作功底之扎实,但又不拘于传统,处处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气息。

“胡文”第三部分是在聆听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演出和分析了乐谱之后所获得启示,并指出了该作品从创作过程到舞台表演的实际意义。不容置疑,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是以笛子为主奏乐器的民族管乐作品。作曲家开拓了竹笛演奏的新河,发展了竹笛演奏的技法。正如“胡文”中提到的作曲家是在尽力考虑如何能发展竹笛的表现力、如何能拓展竹笛的演奏技法,包括口风颤音、快指、吹奏角度等具体的演奏技巧。这一点上,我们认为,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维是不断发展着的,是具有创新性的音乐创作。通常一位作曲家的音乐写作风格会受到他(她)的人生经历、学习经历等相关背景的影响,并在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固有风格。作曲家郝维亚从他学习和创作的经历来看,其本科阶段的作品《山之北、云之南》、硕士阶段的作品《吟》和博士阶段的作品《梦三则》都可以看出作曲家一直在走行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和西洋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之路。“胡文”在这一点上的评价是中西音乐的嫁接,是一种融合、汲取和联姻。

“胡文”最后对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意义阐述道出了该作品问世的意义,开启了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创作与西洋音乐创作融合的新发展,同时也开拓了中国民间乐器——竹笛新的演奏技法。这两个方面是作曲家用心树立起中国民乐创作领域的一座新丰碑,是今后音乐创作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借用“胡文”中结尾处的一句话:(只有这样的创作风格的出现)才能迎来民族音乐辉煌的明天。

二、读“胡文”所能想到的

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问世并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大赛闭幕式成功演出并获得业界的认可,这不仅是对作曲家本人所拥有的时代性的创作理念的认可,也是对像郝维亚一样的作曲家这一音乐创作型人才培养范式的认可。库恩的范式理论有21种不同的用法,但是常规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从“胡文”对作曲家郝维亚创作技巧的形容来看,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可以认定为的“范式”,是一种不拘于传统学院派的创作技法,而是拥有立足于民族,融合中西,迎合时代发展的音乐创作理念的人才模式。作曲家郝维亚可谓是中央音乐学院为全国乃至全球音乐界塑造的音乐创作人才的一个模型、一种人才培养的范例,当然,这种模型、范例在今后的发展道路还可以在坚持培养理念、培养方向不变的大前提下继续改进、继续完善。故而,我们可以将作曲家郝维亚似的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范式。这种范式的具体内涵在于当下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具体培养方案上既要坚持传统、又要体现特色;既要吸收西方之长处,又要弘扬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

三、地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的实践构想

纵观“胡文”对作曲家郝维亚以及他的作品《第一笛子协奏曲》的解析,使得以作曲家郝维亚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创作人才的实践范式更加明晰。我们再倒退一步,考察能培育出以作曲家郝维亚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创作人才的人才培养范式,同样也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结果。重理论更注重于实践,向西方学习更需要立足于本土的音乐创作人才培养范式,给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以参照的人才培养方式。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方向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且有很强动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知道是什么,更知道怎么做”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范式。音乐学专业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群中并不是很凸显的专业,原因在于外界对音乐学专业传统观念的偏见:音乐即娱乐。因而,在地方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浪潮中如何来彰显音乐学专业的特色,尤其是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且如何能为弘扬地方文化服务,是办好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选好学科定位。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會发展,故而,人才培养必须打上地方的烙印。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地方着手,还需要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就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来说,选取地方文化元素来创作音乐作品的理论探讨专业实践是该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其次,要有“主人翁”意识。地方应用型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主体始终要把自己置于地方文化之中,把自己看作是弘扬地方文化的载体。当前,高校音乐创作人才多有学院派的学习经历,具有较为扎实的创作理论功底和西化的创作理念是这些人才的共性。所以,往往出现漠视地方文化,搞闭门创作的情形居多。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创作模式不能出好的作品,但是,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更为首要的是在专业实践中体现地方文化元素,这不仅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清醒的认识到,也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加以重点体现。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胡亮教授的《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风格与时代意义》一文从分析作品中对当代民族器乐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明晰的判断,这不仅是对已有的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的一个很好的肯定,也明确了今后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发展的方向。同样,这一启示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范式,这种人才培养的范式是作曲家郝维亚似的,更是当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音乐创作人才模式。

参考文献:

[1]胡亮.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郝维亚《第一笛子协奏曲》的创作风格与时代意义[J].艺术百家,2017,(03).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维亚笛子音乐创作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情系“寻偶图书馆”,书中自有颜如玉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法国非裔女议员被下属告“精神骚扰”
向图维亚开枪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笛子演奏家
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