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机理与功能

2017-11-13 23:22陈祥敏朱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知识经济

陈祥敏++朱蓉

摘要:将“配置”理念引入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配置理念的客观论证与科学阐释以及由此构建的管理传导理论,形成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三层次论”,其逻辑架构与理论体系为在现代管理学领衔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传导层次;配置机理;组织目标;管理绩效;知识经济;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6-0034-08

现代管理理论对于“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职能与机理的阐释构成其理论层次,而其具体功能与践行过程实现则为其实践层次,处于职能理论层次与管理实践层次之间的“战略与决策、配置与协调”则组合并构成其传导层次,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三层次论”。具体而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传导层次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第一传导层面“战略与决策”与第二传导层面“配置与协调”,即管理职能理论通过“传递、导入等管理行为过渡到实现具体组织目标的衔接性功能、机制与程序,体现为衔接、导向、有序、系统的动态性管理行为与管理过程”①的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既是管理的重要行为,是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内容、方面与环节,也是管理传导理论的基本内容,与协调共同构成对第一传导层次“战略与决策”的贯彻与实施。以往的管理学理论中并无配置概念,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基本内容的配置是依据组织目标实现资源与要素基本配备与组合的行为与过程。“适合、有效与最优”是现代管理资源配置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既是资源数量有限性的必然,也是由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否则,“用日益减少的资源最有效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物质需求目标”是不可能的②。

一、配置的内涵与特征

在可用资源及要素数量越来越有限、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昂,且事物搭配或组合比例、条件及关系等保障基础和环境条件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关于现代管理“配置”问题的受重视程度日增,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对“配置”的内涵、特征、机理与功能及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科学阐释是非常必要的。

(一)配置的内涵

配置意为配备与设置。作为各种配置行为与功能的重要内容与方面的资源配置,一般是指在资源数量已知或确定情况下,怎样适合、有效地把有限的人财物力以及技术与信息等资源投向相关方面,以实现效率、效益最大化,从而使得组织能够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作为配置对象的资源,其范围宽窄、数量多寡直接影响配置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的资源与日益增长的人们需求是一对矛盾,为实现社会效益最佳,要求人们基于效率、效益最佳原则对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与获益之间进行选择,以得到相对最优的抉择结果。

在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熟悉的名词、概念、规则、理论等往往超出原有范畴或领域,被赋予新的内涵并走向更多的受众。“配置”一词也早已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其内容与特征亦在相应的丰富与演变之中。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在作战时将兵力与武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等,称为军事“配置”;作为一种规范并定义了基本的java语言微型编辑平台的运行环境,则为计算机科学的“配置”;资源在不同企业甚至行业间的适合、有效流动与使用,就是经济领域的“配置”。“配置”应用领域广泛,其理念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分配以及收入支配等。

毫无疑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每一职能与功能的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相向联动。配置作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层面”(职能—传导—实践)中传导层面“四个维度”之一,担负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导向与衔接、承启与落实的职责与功能,使得职能层面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能够有效地引领与指导组织将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技术、信息、政策等资源与要素整合、调配到最适合的方面与环节,以求组织获得稳定、正常、协调、持续的发展。再言之,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范畴链条中的配置,其基本内涵即是指组织根据既有资源和具体需求,将各种有产出可能的有限资源与要素有效匹配并设置于适合的运行单元,以获取最佳效果并实现最大效益的行为与过程。简单说,就是解决怎样适合、有效使用资源以及如何使之更有績效的问题。

对于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要素进行选择、整合和分配并充分有效利用的内在逻辑即为配置的必要性。对虚拟性和实物性资源及复合性资源(包括组织拥有的相应要素)所进行的配置与调控本质上就是管理。现实中,我们不得不面对所有资源或要素都是稀缺并有限的这一现今日益严峻的基本事实与现实,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性资源或再生性极困难的资源,如矿产资源、日益灭绝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等。这就决定了人们在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上必须慎重考虑和突出侧重,科学组合与调整,实现适合并有效。适合有效的管理必须实现对于资源有限性的切实把握与组织持续运行的现实追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因此,将配置理念引入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十分必要和重要。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是有限的、需求是多样的、生产是单一的、主体是多元的、利益是独立的、要素是流动的、组织是动态的、目标是确定的,各类各种利益主体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资源及其互通有无,但是多元的各种资源提供主体的资源占有量、种类、用途及自身特定目标的差异性及其不同所有者之间利益的独立性,要求各利益主体必须通过交换获得相关的种种资源,并且这种交换从宏观考虑,总体上应该有比例;从微观考虑,必须适合需求。这里,有比例与适合需求实质上就是资源与要素合情、合理、合规的配置,既是现代管理的客观基础,也是相应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基础。可见,配置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见图1)。

(二)配置的基本特征

把握配置的特征,在于认识配置的机理与功效,有利于配置的准确践行。

基础性。组织的运转首先需要有必要的资源配置,否则无法正常运行。组织制定的发展战略也必须建立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恰当的资源配置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endprint

广泛性。组织所有层级的全方位时空都面临配置问题,组织的人、财、物及技术、信息等资源都是配置的对象与内容,其内容覆盖组织的各方面、各环节。管理内容的繁杂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广泛性。

综合性。配置一般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加以考虑,因为资源与要素往往是相关或互联的。配置所涉及的层级越高,内容越广泛、越重要,综合性就越强,就越具有战略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部门的情况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利益性。人们与组织各种活动的根本目的,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利益的追求。配置不但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各方面利益的平衡,而且关系到组织间利益的竞争与获取。利益引领配置,配置实现利益。

局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配置的局限性。绝大多数组织会面临资源不足问题,即使是处境较优的组织,其资源配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种较优状态而不是最优状态,因而配置的节约、简约与集约绝对必要。

关联性。配置某方面的改变无论是增是减,一般都会引致连锁后果,导致对于其他资源需求的变更,或者配置的改变。这一方面是由配置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资源或要素的相关性、互补性、替代性等引起的。

长远性。配置具有战略性的基础意义,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决定着组织一定时期可能的最佳表现。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往往是组织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

配置的特征决定着组织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方面,如资源配置的模式、方式、结构、创新及效益等,这些方面既体现着组织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及管理配置的理念与能力,又直接关系到管理绩效的获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配置的对象

配置作为管理的一种行为与过程,其作用对象与组织发展、目标实现乃至社会进步密不可分,主要是指实物性、虚拟性及复合性资源。

实物性资源,指在管理活动中所调配的一切实实在在的物质性资源,也称硬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具有稀缺性,大多不可再生或难以再生,因此其利用效率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绝对不可小视的大问题;经过加工后的经济资源比物质资源具有更适合、更直接、更重要的使用价值,如何利用同一经济资源起到多种功效和用不同的资源起到相同功效是配置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虚拟性资源,主要指包括信息资源、权力使用和经济政策等无形资源的使用与处置。现代管理中配置的对象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但能体会到其存在的资源,这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起着辅助实物性资源并使其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作用,也称软资源。信息资源是战略性资源,其动态性、流动性、时效性、重复使用性、共享性、主导性等特征决定着配置功能在对其利用上大有可为;权力作为管理配置的对象,是要更好地把组织的主观目的变成群体性的客观行为与过程。组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对特定客体施加影响或支配的行为即为权力使用,它是保证与约束组织体系中各单元、各部门、各层级、各环节和行使职能、履行责任与承担义务的必备功能。利益是权力的天然导向,往往以获取或惩罚的方式强化或约束权力;经济政策也是管理配置的对象,依据市场需求有效地引领、调控、疏导经济发展,使市场分散的经济主体进行合理、有利的竞争,从而使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协调运转。特别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大有益处和作为。

复合性资源,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既有实物性又有虚拟性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由于复合性资源的复杂与多元,使得其配置方法需要多种组合才能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人力资源是最独特、最重要的具有生命性与能动性的资源,同时还具有社会性、思想性、时效性、再生性、生产性和消费性等特征。充足的人力资源存量是人力资本的基础和保障,是人类社会各种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则是促进社会经济进展最有力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力资源既是配置的对象,又是配置主体的来源;市场资源主要是指其物化形态,即区域的空间占有,包括场地分割、供给份额以及市场性经济资源的占有等。

当然,从不同角度与侧重考虑,还可以有生产力发展的区域配置,国家与地区发展的结构配置,改革与发展的时空配置以及分层次、有步骤改善民生等諸方面的配置。

二、配置的机理与功能

把配置引入管理学领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与贡献。配置在管理领域中的运行机理与机制是其功能的内在原因与基础。

(一)配置机理

配置的内在逻辑性、空间比例性及时间有序性组成配置的机理,也就是说,其特征的实现性、机制的运行性及功能的有效性就是配置机理的体现。

1. 配置的内在逻辑性。配置的内在逻辑性即管理配置必须遵循的规则、比例、顺序与数量等,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运行逻辑,作为调节与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比例与量化的逻辑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的函数,亦即配置是环境的因变量,受环境中资源与要素的数量、质量、供给时限与方式等多因素制约,必须遵循、顺应甚至利导环境的条件与要求,努力达成主客观所提出的需求目标。同时,没有实践或者不经实践检验的配置不可能具备客观性和适合性。

覆盖全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在于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目的是为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组织是人们社会性的必然,管理是组织的必然,配置是管理的必然,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亦是服务于人类社会需求。因此,只要有人类活动,就有配置行为与过程。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物质与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实现效率取决甚至依赖配置对整个社会可获取、可利用资源与要素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配置存在并覆盖全社会,依据一定的程度和比例渗透并作用于社会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

绩效第一。配置作为管理自身内容、环节与过程,以及作为资源与要素的比例与数量的调配与优化的手段与过程,不仅要通过管理绩效实现其机能,而且要用绩效验证、强化和提炼自身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endprint

科技引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资源和要素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等客观定律,但其结构、成分、功效等物理或化学机能却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进行重组、重构和改造,从而改善、强化、更新、重塑或创新其功能或作用,配置通过现代科技的支持与引领而如虎添翼、格局一新。从局部看,组织对科技的获取或拥有又是不均衡的。所以,有限的資源或要素通过科技引领配置,面目一新的资源与要素的分解、合成、流转与匹配将更适合、有效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服务发展。发展需要效率和效益、需要更丰富的资源与要素品种和类别、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创造等,从而要求管理及其配置服务发展,这是配置的高境界。配置只有服务发展,才能切实体现配置的机理与功能;配置也只有服务发展,才有积极、永恒的保持必要性和生命力。

改善民生。民生是人类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是物质与文化需求的体现形式与载体,是现代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一切社会形态都注重的根本问题。配置所要求的适合、有效、效率、效益、有序、优化等等,都是为了改善民生。民生改善不仅与资源和要素配置的方式方法、效率效益紧密关联,也与配置的机理、功能、作用完善、到位与否密切相关。配置一旦违背改善民生这一内在逻辑,就失去了原本动力和目标。

配置机理蕴含、从属或依附于配置及其对象的物质性——生态环境以及人力、物质、科技、金融、信息等资源。也就是说,虽然配置机理是其作用对象物质性与功能的客观展现,但我们不能离开配置的客观性讨论配置机理,否则,配置就失去了依据和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配置的客观依存性。配置的客观依存性体现为时空性,亦即时间序列性和空间关联性,这是配置机理的基础和根本(见图2)。

配置的时间序列性体现在时序性和物质性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无论是作为配置对象的资源和要素,还是配置本身的展开,都遵循着一定的时序性:其使用或场合,在时间上都存在相应的先后性和秩序性。不可能所有的资源或要素,同时开发利用、相向流转或构成一律,同时进行着同性质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不同资源或要素体现其物质性并相互依存,决定着配置的步骤、程序、环节等方面也是相互依存的客观实在,配置及其对象的物质性遵循着应有的相辅相成及因果逻辑。此外,配置作为管理的内容,其实施的步骤、展开的计划、依据的原则等也遵从对应理论的规则而依序展开,体现其过程的时间序列性。

配置的空间关联性体现在并存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两者也是相辅相成。配置对象是客观的,只有遵循相辅相成、相向协同、协调持续的并存性和有效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与效益,保障配置的节约、简约、集约和公约的不断发展和升级。配置及其对象的并存性和有效性的相互适合、协调与促进是配置机理的必备条件。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配置,其宏观比例性和微观适合性正是配置机理空间关联性的体现。

当然,配置的时间序列性和空间关联性不仅有自己独立的运行和发展路径,而且也是交互共赢、相依相随的。同时,依据适合、有效、比例原则共同构成配置对象科学、有效运行的载体和平台,以使配置及其对象的特征和机制得到体现,功能和目标得以实现。

整个配置及其对象基于其客观依存性在时空上的体现和实现、内在逻辑性的秩序遵循和目标达成,共同构筑起配置及其对象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的配置运行理论。

(二)配置机制

配置机理与过程外化为配置机制与功能。配置机制与功能和配置方式与类型密切相关。配置方式与类型是配置机制的载体。就资源配置而言,其机制或方式有以下几种。

计划方式。通过作为资源与要素拥有者的国家相关部门以高度集权与行政方式制定统一计划并通过指令安排和调拨资源与要素的配置行为与过程。平衡计划的重要信号不是产品价值或价格而是其稀缺度与需求力。计划方式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与要素配置形式与过程。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需求比较简单、生产规模和结构相对稳定、技术进步不够迅速、资源替代和产品替代可能性较小的粗放经济条件下一般较为有效,特别是在灾难、危机、战争时期优越性明显。但传统计划方式随着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暴露出的机械、僵化和官本位的缺陷日趋明显,纠正失衡的过程与环节更是复杂和多重。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层次看,则要耗费巨大的社会交易成本,导致经济效率下降。效率的下降和不断膨胀的管理机构,又会反过来加大资源配置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市场方式。通过价格波动与竞争力量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形式与过程。在此方式下,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分散的利益主体,配置的推动力量是经济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及其市场竞争,资源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为市场价格。由于资源流转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资源配置通过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调节,使收入按投入资源贡献率和市场效率实施分配。因此,市场方式能够有效地刺激利益主体以最优配置投入资源,努力在竞争中提高市场效率并获得收入最大化,成为宏观经济保持良好资源配置效率的微观基础。由于市场存在着各类型的条块分割、利益主体信息获取与利用差异、本能的垄断追求等原因,市场配置不仅对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失衡问题力不从心或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补才可纠正,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供求的有效均衡,而且忽视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对消费者和社会长远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按生产贡献率和市场效率进行收入分配,难以适应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求,蕴含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并引发严重社会冲突,有导致周期性经济严重失衡的可能,因而市场方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第三方式③。管理及其配置行为与过程,即通过社会文化、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及相互信用等手段的管理与配置,对社会或组织的资源进行匹配组合与再分配,弥补政府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不足,从而提升组织与总体的效率与效益。第三方式是由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之外的管理及其配置所实施的资源整合措施与手段,实质上是通过管理配置资源,即管理配置(也称第三配置)。无论是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从管理的视域考察,其调节对象均是社会的资源与经济活动。管理或第三配置的对象也是如此。但它不同于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因为它的调节主体、调节手段与方式、方法等与前两者截然相异。从调节主体上看,计划配置的主体是政府,市场配置的主体是市场,第三配置的主体既不是政府也不是市场,而是其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管理。从根本上来讲,这种力量来自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遵从一定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利益主体;从调节手段上来看,计划调节是由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依据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来推动资源的配置与调节,市场调节则是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调节和配置资源,第三调节则是通过经济主体的管理活动以及自身的规范性、有序性、约束性、自律性等行为来调节和配置资源。由于经济行为主体的不同层次,第三配置的范围相应地也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次的具体领域。endprint

第三方式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有其必要性。首先,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均有局限。市场方式只是对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而难以对非市场交易活动进行调节,且常有“市场失灵”并存在市场误区;计划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市场方式并弥补其不足与缺陷,可以依据社会公正原则和宏观经济战略自覺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但计划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计划失灵”与计划误区同样存在。其次,只依靠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市场方式是一种通过市场实践的不断“试错”、校正与纠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经济运行,很多资源在无形中变得低效甚至浪费;政府方式运用诸多经济法规和通过强力组织及众多环节实现行政动员调节与促进经济发展,投入成本高昂,效果也无法保障,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将因此而偏离预定路线或方向。再则,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也都蕴含着道德伦理,包括大量的前提、假设均有相对性。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诸如社会公正等伦理原则来调节经济运行,而市场的“经济人”假设亦有问题。实际上,无论是计划方式还是市场方式,都不能缺少管理的过程及其配置功能。因而,在现实生活中第三方式的存在是完全必要的。

混合方式。市场配置为主、计划指导配置为辅,或者前者为基础或根本、后者为补充或辅助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基本经济活动的开展及其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达成,经济主体直接受市场调节,价格波动信息成为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收益分配则以市场效率和投入资源贡献率为主要尺度,通过收益再分配促进公平,使收益分配不仅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而且成为资源配置的动力。粗线条、大弹性、宽口径、强基础的计划是参数而不是指令,是指导力量而不是强制行为,是基本框架而不是捆绑绳索。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方式不仅突出了市场的主体作用,而且强调了国家宏观调控或计划指导作为市场方式必要的补充、校正与纠偏作用,既规范政府的职能行为及活动规范,又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宏观经济发展的信息引领,促使其决策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向相符与协调。政府因为对全社会及其中关键单元有相当程度的督促和制约能力,所以其在对“市场失灵”调适和纠偏方面拥有巨大能量且效果显著。

配置的空间概念主要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考虑,就是配置全社会资源,指资源与要素在各时期、各地区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其合理性的反映是如何使必要资源能够高效配置到最合适最需要的位置,如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等;从微观方面考虑,指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种必要资源、要素的合理组合与搭配,其合理性的反映是使各种资源、要素的组合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用。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各单元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微观组织的各种资源配置,只有遵循与符合社会总体的按比例原则,才能实现合适与有效配置社会整体资源的目的和要求。

配置对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而言,既是物的配置,又是人的配置,以及人与物的配置;既是宏观的配置,又是微观的配置;不只是经济方面的配置,还包括社会、文化、企业等诸多方面的配置。当然,配置更多的是指资源配置,就是在符合特定环境基础上使各种资源能在不同使用者与不同用途之间实现有效流转,尽可能地节约与集约使用资源,用最合适、最有限、最高效的资源投入获得预期的最大产出,甚至超出预期的产出,以实现整个经济社会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配置机理与机制的区别在于:前者阐释配置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说明配置的理论基础及其构成,也即配置成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重要机制与功能的理论依据;后者则为配置运行的方式与过程,表明配置在现代管理实践中怎样发挥作用、践行路径以及方式方法,亦即如何使资源与要素得以有效利用和优化。当然,两者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和理论依据;后者为前者的体现与实现。简言之,配置机理是配置机制的内涵,配置机制是配置机理的外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缺一。

(三)配置功能

配置功能是其机理与机制的实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资源组合最优化。划分与组合是管理的基本概念,组合是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结合成的整体。配置是合理划分基础上的有效组合。一般而言,组织发展是各种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管理中,资源的性质、形态与作用不同,资源组合优化首先要考虑的是各种不同资源之间的关系,各种资源综合构成的整体作用往往大于各部分资源独自作用的总和,按一定逻辑顺序与比例将各种资源优化排列构成的整合体,效益最大的概率最高。这就是说,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组合最优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投入不同的生产成本,得到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不合理甚至盲目地使用资源,在浪费资源的同时,往往难以实现预期效益。优化配置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并在节约、简约、集约的基础上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以求效率与效益最佳。管理配置使生产活动积极、适度、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必要途径。

人力资本集约化。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人,人不仅是管理对象,也是管理主体。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是组织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组织必要的投入与实现收益的载体。有效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使之迅速转化为人力资本,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利于组织顺畅达成既定目标。道理很显然,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最佳的节约;人力资本的效率是最优的效率;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及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力资本集约化的关键。

生态环境可持续。环境是一切活动的平台,良好的生态是人类民生与发展永恒主题的载体。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不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组织只有实现管理配置的适合、有效与优化,才能实现各类资源与要素的节约、集约、高效与效益最大化,这样,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配置的原则与意义

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和要求的管理配置,才有可能把有限资源调配到合适、需要的位置,才有可能使得资源利用的优化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endprint

(一)配置的原则

资源配置的抉择一般遵循“组合最优、效率最高和效益最大”原则,这既是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管理配置的意义所在。

客观适合原则。情况千差万别与原则规范劃一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资源配置讲求从实际出发与“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是尊重客观现实,注重适合也是尊重客观现实,管理配置的根本原则就是尊重客观现实、按规律办事,适合即最佳。

效率优先原则。具体而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就是把既定有限资源配置到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效生产者最急需的部门或环节。从技术层面来看,配置效率最优是指以既定资源获得的各种产品数量达到最大值,或者说,在各种产品数量既定条件下,尽可能少的消耗所用资源;或者寻找两者的最佳交汇点。没有效率,适合就是空话,优先亦无从谈起。

效益最大原则。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资源配置最优是指资源投入最小而净收益最大的可行性。理想的资源配置最优必须同时满足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但在现实运作中,被同时满足的情况很少。因此,当两者冲突时,往往选择经济效益高的资源配置方案。

统筹兼顾原则。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统筹全局并兼顾各个方面:既要从社会经济整体性、全局性出发分配与使用资源并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要在组织现有条件下,规模最优并促成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资源闲置和浪费。事实上,影响组织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的价格、资源自由转移的程度与资源的短缺程度。资源配置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不是截然对立或毫不相关的,统筹兼顾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将有利因素最大化,不利因素最小化,切实化解管理配置中的各种矛盾,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关键性的方面和根本性的局部。

管理配置的基本原则不是僵硬和孤立的,而是灵活、关联的有机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但也不要平分秋色或“向右看齐”。客观、适合、有效也是运用管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配置的意义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将“配置”理念引入其理论体系,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与理论阐释,创意性地确立了管理配置理论。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进展和运行环境状态,首创性地将“管理配置”升华为与计划配置(计划方式或计划调节方式)、市场配置(市场方式或市场调节方式)、“第三配置”(也称第三方式)与混合配置(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管理配置理论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创新性提出的管理传导理论相辅相成,综合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新体系——“三层次论”,从而自成一体、别具一格。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并没有“配置”概念,或者没有明确表述配置的本质内容,个别学者即使偶尔使用“配置”一词,也只是将其内涵局限于“伦理道德”方面或“经济思想或经济理论”范畴或领域。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导入“配置”理念特别是 “第三方式”(第三配置)等范畴,包括管理配置理论的创立,极大增强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属性与基本特征。

注释:

①②王毅武、陈祥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传导层次及其功能》,载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45页。

③“第三方式”一词在王毅武、康星华主编的《现代管理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中首次提出,本文此处是对其内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武.现代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毅武.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王毅武,陈祥敏.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传导层次及其功能[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6):45-48.

[4]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5]王毅武.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文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6]唐任伍.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拓展性创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1):19-23.

[7]武建奇.构建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中国理论”——兼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1):24-29.

责任编辑:李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知识经济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