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据表象的思考

2017-11-13 00:15宋玉彬
东疆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句丽学术界渤海

[摘 要]

根据《高句丽渤海国史研究文献目录》著录的国内外高句丽渤海研究文献目录信息,依托统计数据介绍了韩国高校在培养高句丽渤海研究方向高端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结合学术命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应该给予关注的韩国学术界开展高句丽渤海研究的诸多选项。在此基础上,透过统计数据的表象,围绕语言能力、专业素养、研究理念、话语主张等具体问题,针对新时期的高句丽渤海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学术思考。

[关键词]

《高句丽渤海国史研究文献目录》;语言能力;专业素养;研究理念;话语主张

[中图分类号] K31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7

)04005607

[收稿日期] 2017-04-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东北亚视野下的渤海遗存研究》,项目编号:16ZDA149。

[作者简介]

宋玉彬,男,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句丽渤海考古。(长春 130012)

随着学术信息数字化、学术交流国际化时代的到来,高句丽渤海研究日益凸显其国际性课题的客观属性。为此,面对已经渐入开放式、互动式发展模式的高句丽渤海研究,为了争取最大限度地分享国际化学术平台汇总的动态化信息和基础性资料,每一名以高句丽渤海研究为己任的探索者均需及时更新研究理念、适时强化认知能力,以便于顺应学科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开展前沿式学术研究。总之,在全新的科研环境下,是否拥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学识素养已经成为能否构建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话语主张的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尹铉哲主编的《高句丽渤海国史研究文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一书可谓适时之作。[1]对于身处国际化学术浪潮之中、正在谋求创新发展的我国高句丽渤海研究学术团队而言,该书堪称实现自我调整的信息指南。阅读此书,不仅有助于我国学术界全面洞察国外高句丽渤海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而且能够让置身其中的我国学者理性判断自己的认知空间与研究层次。鉴于此,本文将透过《目录》统计数据的表象,客观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开展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理念及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术讨论主要围绕韩国学术界成果而展开),以期引发全新的学术思考,藉此推动新时期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进步。

一、《目录》数据统计

作为文献目录索引类工具书,《目录》将全书分为Ⅰ、Ⅱ两个部分,《目录·Ⅰ》为高句丽文献目录,《目录·Ⅱ》是渤海文献目录。每一部分信息均以国别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著录了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学术界出版、发表的高句丽·渤海著作、论文以及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在总计收录的8696条文献目录中,高句丽研究学术成果5216条(表一),渤海研究学术成果3480条(表二)。

通过梳理文献目录而得出的学术认识是,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学术界开展了高句丽研究,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学术界开展了渤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国际学术界在高句丽研究领域里取得的学术成果明显多于渤海研究方面的学术著述;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答辩的高句丽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明显多于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学术界对高句丽的学术关注程度明显大于渤海研究。

表一 高句丽学术成果数据统计表

著 作 论 文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中 国 125 1981 17 54

1948年之前的朝鲜半岛 17

朝 鲜 33 209

韩 国 188 1554 54 321

日 本 34 629

俄罗斯

分项统计 397 4373 71 375

总 计 5216

根据《目录·Ⅰ》内容汇总而成的表一显示,高句丽文献目录包括著作、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等4项统计数据。其中,韩国学术界3项数据第一(著作、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学术界1项数据第一(论文)。表一没有著录俄罗斯学术界有关高句丽研究的学术成果,但据笔者所知,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术界曾经出版过有关高句丽研究的学术著述

1984年,蘇联《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出版了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言·哲学研究所Ю.М.布金著《朝鲜:从朝鲜到三国(公元前2世纪~公元4世纪)》(Ю.М.Бутин КОРЕЯ:от чосона к трем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КА》 сибир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 Новосибирск.1984.),该著作涉及高句丽研究。

表二 渤海学术成果数据统计表

著 作 论 文 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中 国 109 1457 10 36

朝 鲜 31 154

韩 国 85 712 19 75

日 本 152 567 6

俄罗斯 10 55 2

分项统计 387 2945 35 113

总 计 3480

根据《目录·Ⅱ》内容汇总而成的表二显示,与表一相同,渤海文献目录也包括著作、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等4项统计数据。其中,韩国学术界2项数据第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学术界1项数据第一(论文),日本学术界1项数据第一(著作)。

汇总表一、表二有8项统计数据。以往国际学术界所开展的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大致情况是,韩国学术界有5项数据位列第一:高句丽著作、高句丽博士学位论文、高句丽硕士学位论文、渤海博士学位论文、渤海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学术界有2项数据位列第一:高句丽论文、渤海论文;日本学术界有1项数据位列第一:渤海著作。这一统计结果,应该会让多数中国高句丽渤海研究者感到有些意外。虽然不能完全依靠上述统计数据衡量各国学术界开展高句丽渤海研究的综合实力,但学位论文统计数据客观反映了韩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明显优势。通过梳理学位论文文字信息得以了解,韩国已有76所高校培养了高句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22所高校培养了高句丽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韩国的34所高校培养了渤海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14所高校培养了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endprint

韩国培养渤海研究方向硕士的34高校,基本为培养高句丽研究方向的76所高校所涵盖。即,韩国约有30余所高校可以培养高句丽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

。与之对照,我国则有17所高校培养了高句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7所高校培养了高句丽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有16所高校培养了渤海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3所高校培养了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人数上,韩国高校培养的高句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人数是我国的6倍,博士研究生人数是我国的6倍

表一统计的中国的17名高句丽研究方向的博士中,有5人为韩国高校所培养。

;韩国高校培养的渤海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人数是我国的2倍,博士研究生人数是我国的4倍

表二统计的中国的10名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中,有5名为日本、韩国、朝鲜高校所培养。

。面对上述数据,应该承认,韩国学术界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养的高句丽渤海研究学术团队。并且,在人员构成及梯队建设方面,我国从事高句丽渤海研究学术团队的整体实力已经滞后于韩国学术界。有鉴于此,我国高校应该加大高句丽渤海研究方向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目录·Ⅰ》高句丽文献目录之数据分析

根据《目录·Ⅰ》整理而成的高句丽文献目录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国际学术界完成的高句丽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著作397部、论文4373篇、博士学位论文71篇,硕士学位论文375篇。

按照学术论文统计数据,我国比韩国多出400余篇成果,但根据文章题目以及文章出处判断,我国的近百篇“成果”应该从统计数据中予以剔除

以笔者之见,一些发表于报纸(如《企业文化报》)、非专业学术刊物(如《科技致富向导》)上的文章,难以归入专业学术论文之列。

。结合学术论文之命题、学位论文之选题,本文对韩国学术界开展的高句丽学术研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目录》著录的绝大多数的国外学术著述,笔者均是初识其名且不知其详。鉴于此,本文开展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围绕客体对象的学术命题而展开,学术关注点重点在于韩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及其介入的视角。

在学科分类方面,中国的1981篇文章中,历史学视角的学术成果约为1400余篇,考古学视角的学术成果近500篇,两者份额之比约为3∶ 1;韩国的1554篇文章中,历史学视角成果约1200篇,考古学视角成果近300篇,其份额之比约为4∶ 1。这些数据表明,借助地域优势,我国学术界开展了诸多考古学视角的高句丽研究。至于历史学研究成果,去除“水分”后,中韩两国大体相当。

在学术团队的人员构成方面,在韩国高校培养的321名高句丽研究方向的硕士中,72人发表过与其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成果,并且,有16人获得了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韩国高校培养的54名高句丽研究方向的博士中,40人发表了高句丽研究学术成果,其中,18人发表了10篇以上的學术成果,并且,8人的学术成果在20篇以上。就学术主张而言,这些成果成为韩国学术界构建高句丽研究话语体系的主要学术支撑。

在学术视角方面,韩国学术界开展的高句丽研究,其诸多学术切入点是我国学术界未予关注或涉猎不多的研究领域。归纳起来,一是卢泰敦

[韩]卢泰敦:《五至六世纪东亚的国际形势和高句丽的对外关系》,《东方学志》33,1984年。

、金钟完

[韩]金钟完:《南北朝时期册封研究——以赐予官爵为重点》,《东亚研究》19,1989年。

余昊奎

以“东亚的国际秩序”为视角,针对不同时期的“高句丽对外政策”,余昊奎开展了以下系列研究:

《4世纪的东亚国际秩序与高句丽对外政策的变化——对前燕关系为中心》,《历史与现实》36,2000年;

《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东亚的国际秩序和高句丽对外政策的变化》,《历史与现实》46,2002年;

《4世纪东北亚国际局势和高句丽故国原王的生涯》,《历史文化研究》20,2004年;

《通过册封号的授受看到的隋、唐的东方政策和三国对应》,《历史与现实》61,2006年;

《三世纪前半叶东亚国际形势和高句丽的对外政策》,《历史学报》194,2007年;

《3世纪前半东亚细亚的国际形势和高句丽的对外政策》,《朝鲜学报》227,2013年。

林起焕

[韩]林起焕:《南北朝时期韩中的册封、朝贡关系性质——以高句丽和百济的册封、朝贡认识为中心》,《韩国古代史研究》32,2003年。

、金恩淑

[韩]金恩淑:《7世纪东亚细亚的国际关系——以隋朝建立到百济灭亡为中心》,《韩日关系史研究》26,2007年。

等人开展的东亚视域下的册封、朝贡研究;

二是韩圭哲

[韩]韩圭哲:《高句丽时期的靺鞨研究》,《釜山史学》14、15,1988年。

金贤淑

[韩]金贤淑:《试论高句丽时期对靺鞨的统治》,《韩国古代史研究》6,1992年。

金贤淑:《6~7世纪高句丽史上的靺鞨》,《讲座韩国古代史》10,2003年。

、金钟福

[韩]金钟福:《高句丽灭亡前后的靺鞨动向》,《北方史论丛》5,2005年。

、朴卢锡

[韩]朴卢锡:《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高句丽和靺鞨关系——以〈隋书·靺鞨传〉为中心》,《满洲研究》15,2013年。

等人开展的高句丽时期的靺鞨研究;三是林相先

[韩]林相先:《渤海“东京”地区的高句丽文化要素》,《高句丽研究》25,2006年。endprint

、金贤淑

[韩]金贤淑:《从延边地区的长城看高句丽对东夫余的统治》,《国史馆论丛》88,2000年。

、梁时恩

[韩]梁时恩:《延边地区高句丽遗迹的现状及课题》,《东北亚历史论丛》38,2012年。

、林起焕

[韩]林起焕:《高句丽的延边地区经营:以栅城和新城为中心》,《东北亚历史论丛》38,2012年。

、朴京哲

[韩]朴京哲:《高句丽势力对延边地区的渗透及其支配真相》,《东北亚历史论丛》38,2012年。

等人针对图们江流域高句丽史及其遗迹而开展的学术研究;四是白种伍、金希燦等人开展的高句丽瓦及瓦当研究

高句丽瓦当是韩国学术界关注较多的研究领域,《目录》收录了韩国学术界发表的30篇瓦当研究论文。此外,2005年,白种伍以《高句丽瓦研究》为题通过了檀国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2013年,中国学者王飞峰以《高句丽瓦当研究》为题通过了高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以瓦当为学术视角,金希燦开展了渤海对高句丽继承性问题的系列实证研究。

;五是崔钟泽等人开展的汉江流域高句丽遗存考古学研究

[韩]崔钟泽:《从考古学上看高句丽在汉江流域的活动》,《百济研究》28,1998年;

《南韩地域高句丽陶器的编年研究》,《先史和古代》24,2006年;

《南韩地区的高句丽遗迹研究现状和课题》,《高句丽渤海研究》50,2014年。

;六是韩国学术界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高句丽问题表述方式的现实关注

[韩]秦京淑:《高中“国史”教科书内容分析——以古代史部分为中心》,《江原史学》8,1992年;

林相先:《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高句丽、渤海史》,《中国无大高句丽史:韩中开始历史战争》,2004年;

申柱泽:《韩国近代史中的高句丽和渤海认识: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历史与现实》55,2005年;

具兰憙:《中国历史教育中的“民族”及其对高句丽、渤海的叙述变化考》,《中国的历史教育及其实质和意图(高句丽研究财团第5次国内学术会议)》,2006年;

林起焕:《高中国史教科书(7次)的三国时代政治史叙述考》,《历史文化论丛》2,2006年;

朴长培:《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以1950年为中心》,《白山学报》75,2006年;

裴俞珍:《韩国、朝鲜中学国史教科书的高句丽史叙述和认识》,《历史教育论集》40,2008年。

此外,《目录》著录的韩国高校通过答辩的321篇高句丽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有12篇是围绕教科书中的高句丽问题进行的学术命题,见《目录》第263~271页。

;七是韩国学术界对国外不同时期高句丽研究动态、学术成果的适时关注

《目录》显示,韩国学者发表了近50篇关于国外高句丽研究学术动态的评述性文章,其中包括:

金渭顯:《中国的韩国关系论著目录(1937~1968)》,《韩国史研究汇报》21,1978年;

朴性凤:《朝鲜高句丽史研究的动向与特点》,《东方学志》65,1990年;

宋基豪:《评李殿福、孙玉良共著的〈高句丽简史〉》,《韩国古代史论丛》1,1991年;

余昊奎:《中国学界的高句丽对外关系史研究现状》,《韩国古代史研究》31,2003年;

崔光植:《“东北工程”的背景和内容及其对应方案——以高句丽史研究动向和问题点为中心》,《韩国古代史研究》33,2004年;

林起焕:《中国东北工程和韩国历史学界的对策——以高句丽史认识为中心》,《史林》26,2006年。

金大吉:《东北亚诸国的历史曲解与对应方案》,《国学研究》10,2007年;

郑虎燮:《中国的东北工程和高句丽史动向分析》,《韩国史学报》51,2013年。

通过梳理《目录·Ⅰ》中韩国高句丽著述之学术命题而形成的上述认识,虽然属于主观

推测,但应该承认,以国际化学术视野标准审视我国学术界开展的高句丽研究,存在诸多有待我国学者发声的具体问题。并且,我国学术界对国际学术动态的关注程度相对薄弱。

三、《目录·Ⅱ》渤海文献目录之数据分析

根据《目录·Ⅱ》整理而成的渤海文献目录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国际学术界完成的渤海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著作387部、论文2945篇、博士学位论文35篇,硕士学位论文113篇。不过,笔者认为,统计数据中日本学术著作

的著录标准过于宽泛。例如,一些祝寿文集中可能仅收录了少量的渤海学术论文,一些学术专著也应该仅有部分章节涉及到渤海史问题,故而,不应该将此类著述视为渤海研究专著。此外,俄罗斯学术界出版、发表的渤海学术著述,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目录·Ⅱ》著录的篇目。

例如,Н.А.克柳耶夫编著的《19——20世纪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考古学》(中译本[宋玉彬等译],文物出版社,2010年)收录的俄罗斯学者撰写的渤海著述。

基于表二统计数据,笔者得出以下感性学术认识。

在学科分类方面,就统计数据而言,与高句丽研究相比,考古学成果在渤海研究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多。例如,中国学术界发表的1457篇文章中,史学视角的学术成果约1000余篇,考古学视角的学术成果近500篇,两者份额之比约为2:1。此外,俄罗斯、韩国学术界以俄、韩双语形式合作出版的渤海著述均为考古学视角的学术成果。

在学术团队的人员构成方面,同高句丽研究一样,韩国学术界从事渤海研究的学术团队同样拥有高学历、高素养方面的专业优势。统计数据显示,韩国高校培养的75名渤海研究方向的硕士中,有15人获得了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韩国高校培养的19名渤海研究方向的博士中,endprint

有17人发表了总计361篇的渤海问题学术成果

据《目录》整理的统计数据,宋基豪71篇、韩圭哲61篇、林相先43篇、金钟福30篇、金恩国28篇、尹载云26篇、李孝珩21篇、金镇光12篇、具兰憙10篇、权恩姝9篇、郑振宪8篇、朴真淑8篇、全炫室5篇、金玟志4篇、金东宇3篇、罗永男3篇。

,加上郑焟培、姜仁旭、梁银景等3名留学博士所发表的18篇渤海问题学术成果,上述20名博士发表的渤海研究学术成果,已经占据了韩国发表的渤海研究学术论文50%以上的份额(381∶712)。与高句丽研究一样,这些成果成为了韩国学术界构建渤海研究话语体系的主要学术支撑。

在学术视角方面,韩国学术界开展的渤海研究,其诸多学术切入点同样属于我国渤海研究未予关注或涉猎不多的认知领域。归纳起来,一是宋基豪

[韩]宋基豪:《东亚细亚国际关系中的渤海和新罗》,《韩国史市民讲座》5,1989年。

、卞麟锡

[韩]卞麟锡:《从8世纪东亚细亚情势看到的唐和渤海关系》,《国史馆论丛》85,1999年。

、徐荣洙

[韩]徐荣洙:《从东亚交涉史看到的渤海的国际地位》,《韩国古代史研究》36,2004年。

等人开展的东亚视野下的渤海问题研究;二是金玟志

[韩]金玟志、李顺媛:《渤海服饰研究(Ⅰ)——以贞孝公主墓壁画为中心》,《生活科学研究》18,1993年;

金玟志:《渤海服饰研究(Ⅱ)——以俄罗斯沿海州发现的青铜俑为中心》,《服饰》22,1994年;

《渤海服饰研究》,首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石国墓中出土的渤海三彩女俑服饰研究》,《服饰》50—3,2000年。

、全炫室

[韩]全炫室:《渤海与新罗服饰比较研究》,成均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渤海男子服饰研究——以对外关系为中心》,韩国基督教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渤海进口衣料研究》,《东北亚历史论丛》22,2009年;

《以渤海遗物为基础的韩国传统纹样DB构筑和服饰开发》,《高句丽研究》34,2009年;

《出现在对外交流中的渤海衣料考察——以对唐、日关系为中心》,《渤海史研究》12,2013年。

等人开展的渤海服饰研究;三是文明大

[韩]文明大:《通过科尔萨科夫卡寺庙发掘看到的渤海文化特征》,《展望》8月号,1993年。

、郑焟培

[韩]郑焟培:《沿海州契尔良基诺5渤海古墓群》,《渤海考古学的最新成果》,2003年;

《韩俄调查发掘渤海遗迹共同成果和课题》,《高句丽渤海研究》32,2008年;

《俄罗斯的渤海研究动向和争论点》,《东亚细亚渤海史争论点比较研究》,2009年;

《阿穆尔、沿海州地区的靺鞨——研究现状和课题》,《高句丽渤海研究》35,2009年;

《沿海州的渤海时期遗迹分布和渤海东北地区领域问题》,《高句丽渤海研究》40,2011年。

、金恩国

[韩]金恩国:《渤海的环东海交流与沿海州》,《白山学报》97,2013年;

《渤海盐州城发掘的展开及其方向》,《中央史论》42,2015年。

等人开展的俄罗斯境内渤海遗存研究;四是李秉建开展的建筑学视角下的渤海遗存研究

[韩]李秉建:《对渤海二十四块石遗址的建筑学研究》,建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韩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渤海建筑研究动向》,《白山学报》62,2002年;

《渤海江东二十四块石遗迹推定复原案研究》,《白山学报》65,2003年;

《渤海寺庙遗迹的建筑形式研究》,《高句丽研究》22,2006年;

《东北亚渤海佛塔的建筑意义研究》,《东北亚历史论丛》21,2008年;

《渤海上京城的建筑营造及形式》,《高句丽渤海研究》45,2013年。

;五是韩国学术界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渤海问题表述方式的现实关注

全国历史教师学会:《渤海的社会和文化》,《怎样教我们历史》(上),1995年;

林相先:《日本中等学校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渤海内容研究》,《社会教育》41—2,2002年;

林相先:《朝鲜〈朝鲜历史〉教科书的渤海史内容》,《清溪史学》18,2003年;

尹载云:《南北国时代的海洋文化和国史教科书叙述》,《韩国史学报》16,2004年;

林相先:《韩国、朝鲜、中国、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渤海史内容比较研究》,《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发表论文集》,2005年;

金恩淑:《近代日本的历史教育和高句丽、渤海史认识》,《历史教育》103,2007年;

金智勋:《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高句丽、渤海史叙述》,《東北工程和韩国学界的对应论理》,2008年;

郑虎燮:《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高句丽史、渤海史记述检讨》,《先史和古代》46,2015年。

此外,《目录》著录的韩国高校通过答辩的75篇渤海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有16篇是围绕教科书中的渤海问题进行的学术命题,见《目录》第455~458页。

;六是韩国学术界对国外不同时期渤海研究动态、学术成果的适时关注

[韩]宋基豪:《中共的韩国古代史研究介绍(1985年度)》,《亚细亚文化》2,1987年;

《渤海史,韩、朝、中、日、俄的自我中心解释》,《历史批评》秋季,1992年;

《沿海州的渤海遗迹研究动向》,《亚细亚文化》12,1996年;endprint

韩圭哲:《现代中国的满洲地域史研究——以渤海史研究为中心》,《中国问题研究》9,1997年;

《按年度看到的日本的渤海史研究》,《文化传统论集》2,2004年;

金恩国:《中国的渤海对外交流研究动向》,《中国的渤海史研究动向分析》,2004年;

《中国东北工程中的渤海史叙述》,《亚细亚文化研究》12,2007年;

崔光植:《東北工程后见于中国研究书的高句丽、渤海认识》,《先史和古代》29,,2008年;

韩圭哲:《中国的高句丽渤海认识和历史葛藤》,《东亚细亚国际关系史》,2010年;

尹载云:《中国的渤海史曲解论理及对应方案》,《韩国史学报》51,2013年。

基于上述感性分析,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

以国际化学术视野标准审视我国学术界的渤海研究,同样存在诸多有待填补的学术空白点。

四、透过《目录》数据表象的学术思考

根据《目录》,我们得以知晓,在高句丽渤海研究领域里,遵循不同理念、基于不同视角,国外学术界已经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学术成果。其中,多数成果不为我国学术界所了解。这是一个让我国学术界略显尴尬的学术事实,为了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句丽渤海研究学术话语体系,我国学术界需要适时了解国外研究成果,及时将之转化成可资借鉴利用的学术资源。然而,《目录》传递的毕竟只是学术命题层面的信息,若学术认知仅仅停留于此,则不足以推动我国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进步。事实上,《目录》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此,随着学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其所著录的多数研究成果(如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化检索平台查询到内容详实的具体信息。问题是,查询、研读

国外学术成果均需具备相关语种的语言素养,这一点恐怕会让多数中国研究者望而却步。如此,《目录》不仅为学术界开启了一扇全新的视域窗口,也促使每一名研究者思考: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按照国际课题标准开展高句丽渤海研究。有鉴于此,围绕语言能力、专业素养、研究理念、话语主张等具体问题,笔者将谈一谈透过《目录》数据表象的学术思考。

将语言能力问题排在首位,完全是笔者有感而发。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已经出版的高句丽渤海文献目录类工具书中,《目录》是信息容量最大的学术成果。并且可以预见,《目录》不仅有助于我国学术界了解国外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可以帮助通晓中文的国外高句丽渤海研究者感知我国的学术收获。《目录》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术界提供了信息丰富的韩国、日本、朝鲜高句丽渤海研究成果,这应该归功于课题组成员良好的韩文、日文素养。美中不足的是俄文信息的诸多缺失,显然,这是由于课题组缺少通晓俄语之人所导致的著录疏漏。因此,良好的语言素养已经成为开展新时期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基本素质要求。反之,即便是案头布满外文资料,研究者也只能望洋兴叹,甚至会因为无法了解国外学术动态而使自己的研究陷入步人后尘的境地。

关于专业素养,也是笔者基于《目录》的编撰工作而产生的联想。众所周知,支撑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资源有二:一是历史学文献信息;二是考古学实物遗存。由于文献史料匮乏,高句丽渤海研究已经越来越倚重于考古发现。学科发展的客观趋势也表明,考古学元素在高句丽渤海研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从事高句丽渤海问题研究的历史学者应该适时充实考古学知识储备。《目录》课题组成员均为历史学学者,由于缺少考古工作者介入,在著录高句丽渤海研究之考古学文献时,受视野范围、辨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出现了明显的信息遗失。上文提及的俄罗斯学术界渤海研究成果著录疏漏问题,既存在语言障碍因素,也受制于考古学素养的欠缺。2010年,中文出版的《19-20世纪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考古学》一书,著录了大量的俄罗斯境内的渤海遗存研究成果

[俄]Н.А.克柳耶夫编著、宋玉彬等译:《19-20世纪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物出版社,2010年。

。遗憾的是,由于课题组成员无法根据文章标题遴选渤海研究成果而导致大量信息与《目录》失之交臂。若在《目录》项目启动之初便吸纳考古学者参与信息采集工作,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著录问题的出现。因此,新时期的高句丽渤海研究,既需要研究者在充实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完善学识素养,也需要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同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互动。

关于研究理念,具体到高句丽渤海问题,主要应该包括研究者审视问题的角度以及使用材料的标准等方面的主观取向。虽然说学术研究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进行具体命题的学术研究时,为了形成广泛的学术影响,理应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尤为重要的是,开展学术讨论或进行学术对话时,彼此之间的学术命题需要明确概念、统一标准、角色齐全。毋庸讳言,高句丽渤海政权的性质问题是中韩学术纷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完善我国学术界所倡导的学术主张,需要适时关注国外相关学术研究,客观审视国外同一命题研究的视角、取向与观点(如韩国学术界开展的东亚视域下的册封、朝贡研究,韩国学者林起焕开展的《高句丽是多种族国家》

[韩]林起焕:《高句丽是多种族国家》,《展望明天的历史》44,2011年。

命题研究等等),藉此规避我国相关研究的认知盲区、学术疏漏。

关于话语主张,就高句丽渤海研究而言,旨在确立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基于此,不仅需要将我国学术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之中,还应该积极争取引领高句丽渤海研究的学术进步。借用一种时尚的表述方式,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的学术影响,借助国际学术论坛传导我国的学术主张,便是践行高句丽渤海研究的文化自信。对于此,令笔者深有感触的是,《目录》著录的韩国学者朴俊浩发表的《〈三国史记〉俄语翻译本和高句丽主体性》一文表明[2],饱受我国学者质疑甚至弃之不用的《三国史记》,得到了缺少高句丽遗存的俄罗斯学术界的关注。臆测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韩国的推介;二是我国的质疑不为人所知。

上述思考,简而言之,作为个体研究者,应该通过不断强化自我学识素养、拥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通过适时更新研究理念,开展国际标准的学术研究;作为学术团队,需要借助交流互动、构建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话语体系。

本文命题,得益于以尹铉哲为首的学术团队呈现给学术界的《目录》。该书既是一个国际性信息容量的数据库,也是一把适用性极强的学识素养自我检测标尺。它不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便利,还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自我完善。这是笔者的真实感受,相信能够得到多数阅读者的共鸣。虽然《目录》存在一些明显的疏漏,但瑕不掩瑜,随着时间推移,学术界对《目录》的反馈意见,应该会让付出辛勤努力的每一名课题组成员感到欣慰。因此,期盼更多此类著述问世。

参考文献:

[1]尹铉哲:《高句丽渤海国史研究文献目录》,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6年。

[2][韩]朴俊浩:《〈三国史记〉俄语翻译本和高句丽主体性》,《高句丽研究》18,2004年。

[责任编辑 全华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句丽学术界渤海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中国北方民族世界文化遗产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高句丽研究历程及其成果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渤海国文化浅析
乱世飘摇中的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