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90后”辅导员胜任力提升的探索

2017-11-13 00:30王超苏慧琳罗铭琦洪丽娜
现代交际 2017年22期
关键词:艺术类辅导员政治

王超+苏慧琳+罗铭琦+洪丽娜

摘要: 近年来,“90后”逐步进入高校担任辅导员开始育人工作,同时特征鲜明的“95 后”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要生源。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当下“90后”初入职场的辅导员和“95后”艺术专业大学生所具有的特征,针对“90后”辅导员未能很好地胜任学生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对待自身应找准定位、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同时积极学习理论,不断提升自我;对待学生,应持续教育、以预防为主、善用资源、对症下药,从而提高辅导员的胜任力。

关键词: “90后”辅导员 “95后”艺术生 学生工作 胜任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17-02

“90后”已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笔者所在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共有51名辅导员,其中“90后”辅导员占314%。

“90后”辅导员基本上是毕业不久,活跃、富有激情但缺乏工作经验的一群人。自2013年起,以“95后”为主的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校园里新鲜的群体。“90后”辅导员在面对个性鲜明的“95后”艺术类学生时应如何顺利地开展学生工作呢?

一、“90后”高校辅导员的特征

自2011年起,越来越多的“90后”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出校园进入工作岗位,并逐渐成为各行业的主力军。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校在选拔辅导员时,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也较之以前有所提高(大部分院校要求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笔者所在学校辅导员队伍中硕士学历占843%。辅导员行业中涌入了大批刚毕业的“90后”,给该领域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但“90后”这一年轻群体在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表现出了其鲜明的特征。

(一)初入职场、角色不适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带着浓厚学生气息的辅导员来说,要真正意义地做到“为人师表”还需要一个过程。对初入职场的辅导员调研结果显示仅有187%对角色很适应,8125%的辅导员还没有完全地完成角色转变,仍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事务性工作,熟悉工作环境,完成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二)理论欠缺、经验不足

我国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虽是以思政类专业优先聘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所在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队伍中包括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体育艺术类专业,且所占比例相近。没有系统地学习管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上岗前只是参加简单的岗前培训,这使得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偏低。同时,初次接触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比较缺乏。

(三)与时俱进、个性鲜明

在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下,追求自由、时尚、不拘一格已是“90后”的代名词。“90后”辅导员也不例外,有着时代特色鲜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朝气十足、活力四射

因为与“95后”学生具有较小的年龄差、朝气十足、活力四射,使得“90后”辅导员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更好地融入到学生当中,更容易建立起师生关系以外的朋友关系。

二、“95后”大学生的共性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95后”这一代大学生受国家政策、成长环境、科技的发展及网络媒体进步的影响,有着如下的一些共性。

(一)成长环境特殊,学生个性鲜明

首先,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大部分“95后”都是独生子女,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艺术类学生875人,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占32%,他们大多在宠爱甚至是溺爱下成长,其中一些人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其次,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如潮汕(潮州、揭阳、汕头、汕尾)和湛江等地独有的思想观念及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导致这些地区“95后”学生兄弟姐妹众多(4—8个子女的家庭较为常见,占3714%),这对家庭来说是一种抚养负担,同时会导致个别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从而容易带来学生孤僻、偏激、自卑、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等一些問题。

(二)内心较为脆弱,处事过于自我

对于“95后”学生,很多学生因被父母娇生惯养,一切包办,导致进入大学这样的新环境中不能做到生活上完全自理,不能合理地协调学习和生活,不能充分运用好课余时间,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父母宠爱和溺爱的温室中成长,没有经历过坎坷和挫折,这使得初次走进大学校园的他们表现得过于自信,并且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表现为内心比较脆弱、处事过于自我。[2]

(三)对政策方针漠不关心,贯彻执行力度欠缺

成长在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和平年代,同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对中国政治及文化了解不够深入,甚至片面和极端。调查显示,大部分“95后”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学习和理解不够系统,导致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沉迷网络,依赖网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手机、电脑成为“95后”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调查显示6514%的学生会选择上网来打发业余时间,而这些学生当中有6386%是利用网络娱乐、购物和社交,个别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荒废。同时,网络交友软件(如:微信、QQ、陌陌、探探等)的出现使得一大批学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能够在网络上与人谈天说地畅所欲言,反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腼腆不善表达,难以处理好与父母、与朋友、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3]

三、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征endprint

受我国教育体制局限性的影响,艺术生对文化类和理论课程不够重视,同时授课老师对这些课程的要求不高[4],使得这类学生形成了如下特征。

(一)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意识淡薄

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独特,思维活跃,对思想政治理论不够重视,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无实际意义,纯属空谈,不愿占用专业学习时间来学习理论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263%的学生对政治感兴趣,大多数艺术生对政治热情参与度较低,对形势政策漠不关心,对入团、入党表现为消极被动。

(二)实操能力较强,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调查结果显示,有8537%的学生表示对实践和专业知识感兴趣,忽视对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甚至反感政治理论知识,认为理论课程对今后的生活、工作毫无意义,不愿花费时间在基础课程上,缺课和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三)自我意识强烈,集体意识不足

艺术类学生自由、放纵、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调查显示,5977%的学生认为必须要有个性才能激发灵感,必须要不羁才能创作好的作品。这导致自身行为随意散漫,对校纪校规、对老师的教诲抵触和反感,形成自我意识强烈、集体意识不足的现象。

(四)消费观念扭曲,拜金主义严重

艺术类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习用品及耗材消耗量大,学费昂贵(笔者所在学校艺术类学生学杂费在18000元左右),且消费结构不合理,一些学生将大量的费用花费在娱乐和购物上。同时,受社会消费观念的影响,形成盲目、无计划、从众、攀比的不健全消费现象,这将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带来负效应。[5]

四、“90后”辅导员提高胜任力的建议

我国对高等学校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6]面对特征鲜明的“95后”艺术类大学生,做好这一代学生的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找准定位,转变角色

新入职的辅导员应找准自身定位,尽快熟悉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日常事务性工作,迅速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做好学生的各项思想工作。同时,对于刚毕业的“90后”辅导员来说,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学生工作,胜任各项工作职责,尽快将角色从“学生”转变成“教师”显得至关重要。

(二)学习理论,提升自我

在社会情况越加复杂的情况下,学生问题情况也就越多,“打铁还需自身硬”。[7]新入职的辅导员,尤其大多数非思政类专业的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还应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习,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三)立足现实,统筹兼顾

对于“95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生工作,不能一概而论,应做到兼顾“整体和个体”。从整体的角度要看到艺术类大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当前“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追赶潮流,艺术生亦是如此。从个体角度出发,“95后”艺术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理论知识不敏感,主要是受到生活背景及学习背景的影响,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不能完全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概而论。

(四)持續教育,预防为主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不连续性和滞后性,艺术类专业学生亦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各类新生教育往往主要集中在入学初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等),但是在大学的后续时间却疏于管理和教育,只是在学生即将出现问题或已经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引导。这些对“90后”新入职的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是不利的,应分年级、分专业,持续教育,以预防为主。

(五)多元输入,善用资源

在这样一个网络和科技发达的时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95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在开展学生工作时,除了使用常规的教育手法(包括:政治理论学习、班会、讲座、谈话等方面)以外,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包括:贴吧、微博、QQ、微信、公众号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同时,也要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尤其要与学生干部保持紧密联系,以保证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五、结语

“90后”辅导员在面对“95后”艺术类大学生时,应结合各自特点,尽快完成自身角色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通过自身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真心与学生沟通,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而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Z].

[2]毛方方,贝金铸,刘洁等.“95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政工作新思路[J].现代商业,2011(11).

[3]曹婷.“90后”辅导员如何接招“95后”大学生[J].改革与开放,2017(1).

[4]安乾.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政工工作,2016(4).

[5]林梅,琚迎.“90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7]刘媛媛.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7(331).

责任编辑: 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类辅导员政治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办公室政治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