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017-11-13 08:36吴俊锋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心肌梗死

吴俊锋

【摘要】 目的:比较尿激酶静脉溶栓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2015年所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基于溶栓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试验组采取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参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5个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溶栓后2 h血管再通率为95.0%,参照组血管再通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月病死率上,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而言,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明显较高,病死率较低,是有效、可行性强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尿激酶; 重组链激酶; 静脉溶栓;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029-02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导致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及坏死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心肌梗死发生之后治疗不及时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探讨快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目前,临床中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且疗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手段。其中溶栓治疗具有快速解除病情、安全等特点,本文就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将方法与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2015年所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基于溶栓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61.42±8.94)岁;梗死部位在前壁22例、下壁10例、侧壁3例、其他部位5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脂患者4例。参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9岁,平均(60.67±8.59)岁;梗死部位在前壁21例、下壁12例、侧壁3例、其他部位4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糖尿病13例、高血脂患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缺血性胸痛的时间持续30 min以上,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无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或者肌钙蛋白指标超出正常水平2倍或以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ST段抬高,胸导抬高0.2 mV以上,肢导在0.1 mV以上。排除标准:排除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排除由于其他心脏病原因造成心功能异常患者;排除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的患者;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各项检查,对电解质水平、血糖指标、凝血时间、心肌酶指标、血小板、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等进行分析。试验组采取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给予患者150万IU

注射用重组链激酶(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18)溶于100 ml的葡萄糖溶液中,在60 min内注射完毕。参照组采取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90)静脉溶栓治疗,给予150万IU的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在60 min内予以静脉注射,间隔24 h重复1次,最多不超过3次。两组患者同时給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30片)300 mg和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75 mg×7片)]300 mg嚼服,在溶栓治疗完成之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1)500 U皮下注射,间隔12 h注射1次,以1周作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3.1 冠状动脉再通率 再通标准为:用药之后2 h胸痛症状缓解;最高的ST段导联在2 h内回落超过50%;心肌酶CK-MB峰值提前;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

1.3.2 随访指标 对患者进行5个月的随访,了解5个月病死率、不稳定心绞痛、心肌再梗死、心力衰竭等发生率。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寒战、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脑出血、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5个月病死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溶栓后2 h血管再通率为95.0%,参照组血管再通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月病死率,试验组患者为2.5%、参照组患者为12.5%,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不稳定心绞痛发生率为5.0%、心肌再梗死率为7.5%、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0%,参照组分别为12.5%、2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试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12.5%,寒战发生率为5.0%,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0,牙龈出血发生率为2.5%,脑出血发生率为0,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2.5%;参照组分别为5.0%、2.5%、2.5%、5.0%、5.0%和2.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3 討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体发病原因在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梗死,研究发现梗死的相关动脉大都出现急性血栓闭塞,继而导致心肌细胞和组织发生缺血和缺氧症状[2-3]。一旦血管闭塞的时间超过0.5 h,心肌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坏死组织的面积逐渐扩大将对患者的循环、呼吸均产生影响,死亡率逐渐上升。有临床资料报道,冠状动脉阻塞之后心肌存活的时间一般为3~4 h,最多也不会超过6 h,因此,抢在这一时间之前对患者进行治疗、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性是改善患者健康的关键[4]。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都证实,尽早开通梗死的相关动脉对于恢复冠脉的血液运行、缩小梗死区域的面积、保护患者左心室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静脉溶栓是当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能够快速恢复动脉的通畅从而改善心肌功能[5]。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早期溶栓治疗能够较好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近期和远期的预后。尿激酶是通过人体肾组织培养得到的酶蛋白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对机体的内源性纤溶系统产生促进,促使纤溶酶原产生催化及裂解的作用转化成为纤溶酶[6]。纤溶酶不但能够促使纤维蛋白凝块快速溶解,还能够将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降解,具有较好的溶栓作用。尿激酶还能够通过诱导腺苷二磷酸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7]。重组链激酶是将纤溶酶原和链激酶以1∶1分子比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之后能够快速激活纤溶酶原的,使其转化成为纤溶酶,达到溶解血栓、促进血管再通的目的[8]。除此之外,重组链激酶的溶栓机制会随着纤维蛋白的存在得以加强,因此病情严重的患者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溶栓作用,对于血栓形成产生的病理变化疾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本文中,对试验组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参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5.0%、参照组患者为60.0%,试验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5%、参照组为1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发现,试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重组链激酶在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较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寒战,这类反应可能与输液的速度等因素相关,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输注的速度,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预防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成效,有进一步研究与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凡强,胡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通的预测[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76-1377.

[2]汪海涛,郭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ST段回落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1):81-83.

[3]朱桂华,焦永春,张向东,等.心肌缺血分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0):15-18.

[4]侯俊会.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6例[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93-94.

[5]吉亚军,张海中,胡建强,等.尿激酶溶栓联合不同抗凝剂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脏超声指数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7):806-808.

[6]徐星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意义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471-472.

[7]孙育民,王骏,周赟,等.常规急诊及尿激酶溶栓失败后补救性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1):54-57.

[8]王红星,王付兰,张光明,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3):430-432.

(收稿日期:2017-0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激酶静脉溶栓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