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清热类中药饮片使用分析

2017-11-13 12:55王思文田会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

王思文 田会萍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情况,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利用Excel2013软件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2015年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使用频率、功效分类、用量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频率居前15位的清热类饮片中,清热解毒类占总体的40%以上,且平均用量超过现行药典剂量上限的品种>30%,且超出药典用量率>30%的占总品种数11%,未超出部分仅占39%。结论 使用清热药时应仔细辨证,注意用药合理性,使用剂量也需谨慎且应得到有效规范。

关键词:清热药;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11.032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11-0124-04

Analysis on Usage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for Heat Clearing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uring 2013–2015 WANG Si-wen, TIAN Hui-p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for heat clearing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o promote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and guarantee patients medication safety. Methods By using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 software, use frequencies, classifications of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and doses of TCM decoction pieces for heat clearing (DHC) from 2013 to 2015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to 2015, in top 15 DHC, the amounts of clearing away heat and toxin were more than 40%, and which of the average doses exceeded the upper limit of pharmacopoeia dosage, were more than 30%. The part that overdoes frequencies greater than 30% were 11.0% of the total, nevertheless, the part that not exceeded was 39.0% of the total. Conclusion The use of medicine for heat clearing should be carefully dialectical,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ity of medication. The dose should be careful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d.

Key words: medicine for heat clearing; analysis on medication;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燥湿及清虚热等作用,即《内经》“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之意。临床上,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患者体质差异及病情变化趋势不同,故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异,有实热、虚热之别。一般而言,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和清虛热5类[1]。清热药在中医防病治病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广泛且用量较大[2-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是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管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中药房年配制汤剂30余万剂。笔者通过汇总本院2013-2015年门诊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本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包括2013-2015年门诊中草药处方,如名称、用量等信息。

1.2 方法

登录本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3-2015年门诊中草药处方的全部数据。利用Excel2013软件筛选清热类饮片的使用频次和用量,并按照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和清虚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其使用频率和平均用量,并将其用量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规定用量进行对比。使用频率=使用频次÷总处方数×100%;超量率=超出药典最大用量的频次÷使用频次×100%。endprint

2 结果

2.1 使用频率

本院中药房清热类中药饮片共有44个品种,其中清热泻火7种、清热燥湿6种、清热解毒21种、清热凉血6种、清虚热4种。2013-2015年本院门诊中草药处方总数分别为13 602张、14 309张、15 793张。使用频率居前15位品种使用频次及排序情况见表1。其中,2013年使用频率>20%有3种,分别是牡丹皮(24.7%)、生地黄(22.1%)和黄芩(21.1%);2014年3种分别是牡丹皮(21.9%)、连翘(21.7%)和黄柏(20.1%);2015年2种,分别是牡丹皮(23.3%)、生地黄(21.3%)。2013年使用频率居于15%~20%有7种,2014年4种,2015年3种。其余中药饮片的使用频率均大于或接近于10%。牡丹皮连续3年使用频率高居榜首,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的使用頻率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

按照功效分类,2013-2015年使用频率居前15位的清热类中药饮片中,使用最多为清热解毒类(>40%),其后依次为清热凉血类(20%)、清热泻火类(>13%)、清热燥湿类(约13%),清虚热类则相对较少。详见表2。

2.2 用量

通过计算2013-2015年清热药使用的平均用量,并将其与药典规定的用量进行比较,发现2013-2015年超过药典剂量的品种数分别是7、10、10种。共计14个不同品种,占清热药总品种数32%。其中,连续3年使用超过药典用量的品种有4个,即黄芩、栀子、牡丹皮和蒲公英。另外,超出药典用量率>30%的品种占11%,10%~30%为16%,<10%为34%,未超出部分(即完全符合药典用量)仅占39%。详见表3。

3 讨论

3.1 用药趋势

查阅文献发现,近年来医院中药饮片的使用中清热类用量较大[5-6],因此其合理使用对促进中医药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医理论,凡温热疫毒邪气入侵气分、营血、脏腑,或五志过极,脏腑阳气偏胜而致里热证,见身热、口渴洗冷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均为清热药的适用范围。现代研究表明,清热药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菌、抗炎、抗毒素、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高血压、慢性气管炎、感冒、烧伤、百日咳、胃溃疡、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炎、带状疱疹、水肿、咽喉肿痛等[7]。因此,清热药在现代中医临床使用中也愈加广泛和频繁。

2013-2015年,牡丹皮在本院清热药饮片的使用中均位居第一,这主要是其具有抗菌消炎、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缺血再灌注器官、保肝、增强免疫等诸多药理作用[8]。而黄芩、黄柏、连翘、金银花、鱼腥草也因具有抗菌抗炎等功效而应用广泛[9-10],这在本院也得到印证。另外,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等清热类中药在肿瘤的治疗中能发挥一定积极作用[11-13],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这几味中药在本院的使用频次也呈明显增加趋势。

3.2 用药剂量

由表3可以看出,2013-2015年,本院清热类中药的平均用量超过药典规定最大剂量的有14个品种,占清热药品种的32%,其中黄芩、栀子、牡丹皮和蒲公英连续3年的平均用量超量。另外,从单次用量来看,使用超出药典用量率>30%的品种占清热药总数11%,而未超出部分(即完全符合药典用量的)仅占39%。

对现代处方用量进行大样本调研发现,常用药物的单味药平均用量接近药典规定用量的上限,且与经方原剂量和临床实际用量相比,药典中规定的剂量阈值较窄[14]。中药饮片的用量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不同阶段、药材质量、地域差别等,而每个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用药心得,因而使用剂量也不尽相同[15]。然而,清热类饮片大多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若超量使用,有可能引起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其使用剂量应得到有效规范。

3.3 用药警示

根据中医药理论,清热类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且苦寒易化燥伤阴,故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在现代中医临床上,清热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清热药的不良反应屡见不鲜,多表现为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个别患者即使服用小剂量黄芩,也可出现遍身潮红、瘙痒、水疱等不良反应[16]。天花粉所含的大分子植物蛋白易致敏而引起变态反应,出现发热、局部疼痛、皮疹、恶心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17],故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有报道,黄连会引起皮肤过敏,面色青紫、呼吸浅弱不规则、口苦等不良反应[18]。另外,苦参常见的不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胸闷冷汗、乏力、烦躁不安等[19]。据文献报道,引发不良反应的最常见原因是药品应用超量,其次是未遵医嘱自行用药[20]。因此,患者在使用清热药饮片时应遵循医嘱,避免擅自使用;医生开立医嘱时应辨证论治,把握好药物的药性和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本院门诊清热类中药的使用还需进一步规范,尤其医生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更需谨慎,尽量避免超剂量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做好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确保药材种植与生产质量规范化,减少影响药材质量的外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中药饮片的合理使用,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朱育凤,张倩,金叶妹.我院2008-2011年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9):3729-3731.

[3] 朱育凤,金叶妹,张倩,等.我院2008-2012年清热类中药饮片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1):1040-1042.endprint

[4] 國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 徐虹,周小建.2010-2013年我院中药饮片使用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2):70-71.

[6] 田会萍,王冬梅,马侗,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中药饮片临床使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121-123.

[7] 李瑞奇,白明,苗明三.清热药的特点及现代研究[J].中医学报,2013, 28(7):1003-1005.

[8] 杨小龙,张珂,许俊锋,等.牡丹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57-158.

[9] 吴国友.连翘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10):1508- 1509.

[10] 李娟,邵慧,钟正灵,等.鱼腥草抗菌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2):1427-1431.

[11] 罗金强,刘宏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2):481-484.

[12] 牛国晓,李洁.半枝莲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2, 39(2):231-233.

[13] 齐绪林,高鹏飞,乔田奎,等.中药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5,24(1):53-56.

[14] 姬航宇,陈欣燕,焦拥政.对药典规定中药饮片用量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7):1095-1097.

[15] 程京艳,许保海.浅谈中药饮片用量与疗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96-97.

[16] 张瑜,武斌.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6):1091-1093.

[17] 王雨,林志健,张晓朦,等.清热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567-572.

[18] 武胜萍,徐立鹏,刘洪兴,等.黄连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92-94.

[19] 余伟方.清热解毒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举隅[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51.

[20] 黄胜男,张冰,林志健,等.清热类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与药学监护[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4):701-7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分析
2015年某医院活血化瘀类药品医保扣费分析
我院开展“合理用药月”活动对用药监管的成效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某中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