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2017-11-13 09:39庄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0期
关键词:浅析

庄博

【摘要】 目的 分析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方法 60例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并对其实施房角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检查和屈光状态检查。结果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有55例

(91.67%)患者未发生远视眼。有2例(3.33%)患者出现高眼压症状。5例(8.33%)患者出现前房角窄Ⅱ~Ⅲ以及前房角粘连关闭症状。患者角膜异变值为(0.305±0.050), 与正常参考值的(0.365±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31.28±354.69)个/mm, 与正常参考值(2869.65±298.54)个/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六角形细胞占比为50.00%, 与正常参考值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较典型症状, 配合实验室检查可取得较好诊断效果。

【关键词】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对侧眼;房角镜;浅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0.043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当前眼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伤害也较为巨大, 甚至可能会导致失明等情况, 造成严重后果[1]。在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发病过程中, 会导致虹膜异常、瞳孔变形或多个瞳孔等诸多情况。若没有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 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2]。本文分析了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19例。年龄27~79岁, 平均年龄(53.63±25.37)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记录。其中单眼发病31例, 双眼发病29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并且在对其实施临床检验后显示, 其符合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 均可得到确诊。

1. 2 方法 首先需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方法的检查, 即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尤其是需对患者对侧眼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观察, 找出其发病时的典型症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房角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检查和屈光状态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房角镜检查 在对患者实施房角镜检查时, 采取静态检查法即原位检查法。在检查过程中, 需让患者如向正前方平视, 并将接触镜角膜面随时保持在角膜中间位置, 尽量避免接触到镜片, 避免压迫到角膜, 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3]。在此时可让医师对患者的房角情况进行相应的观察。

1. 2. 2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在实施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过程中, 使用SUSBMATE软件进行分析。让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均保持头部的舒适位置。医师使用一只手固定眼杯, 另一只手拿着探头, 让探头顺时针旋转1周, 观察探头和角膜边缘是否保持在垂直状态。并根据睑裂的大小, 选择合适眼杯。为降低检查时患者出现的痛苦, 可以对其眼球表面进行麻醉。麻醉完成后将眼杯放置在眼睑中, 倒入蒸馏水观察, 并采集图像分析。

1. 2. 3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要在暗室中进行, 首先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 让其下颌放置在托架上, 并让患者前额和托架上的横档进行贴紧。并且需要对下颌托架高度进行调整, 让其睑裂和显微镜一致。双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 让光源投射的方向和显微镜观察方向呈现出30~50°, 可将光线进行调整。

1. 2. 4 屈光状态检查 首先可对患者实施视力检查和视野检查, 并需对其进行双眼协和运动试验以及眼位检查, 查明是否出现了隐斜视等情况。使用手电筒加放大镜检查, 分析其眼部一般情况。最后可使用眼压测试, 使用指测法按压眼球, 分析眼压高低。

1. 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 并将其角膜异变度、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占比和临床参考值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據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表现分析 60例患者中对侧眼有55例(91.67%)患者未发生远视眼。有2例(3.33%)患者出现高眼压症状。5例(8.33%)患者出现前房角窄Ⅱ~Ⅲ以及前房角粘连关闭症状。

2. 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60例患者角膜异变值(0.305±

0.050), 与正常参考值的(0.365±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5, P<0.05);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31.28±

354.69)个/mm, 与正常参考值的(2869.65±298.54)个/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4, P<0.05);六角形细胞占比为50.00%, 与正常参考值的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当前眼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大部分患者为单眼发病[4]。在发病原因上, 导致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确切原因当前仍然并不清晰[5-7]。但可以确定的是,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为获得性疾病, 眼部血管异常、角膜内皮增殖以及虹膜基质炎症等均为导致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重要因素[8, 9]。同时淋巴细胞在角膜后部的营养不良, 或是遗传性角膜疾病也会导致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出现[5, 10]。endprint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有55例(91.67%)患者未发生远视眼。有2例(3.33%)患者出现高眼压症状。5例(8.33%)患者出现前房角窄Ⅱ~Ⅲ以及前房角粘连关闭症状。另在对其实施实验室检查后显示, 60例患者角膜异变值(0.305±0.050), 与正常参考值的(0.365±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5, P<0.05);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31.28±354.69)个/mm, 与正常参考值的(2869.65±298.54)个/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4, P<0.05);六角形细胞占比为50.00%, 与正常参考值的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显示, 在对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 通过临床症状分析的方法可能无法取得较好效果。因此需在常规症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 联合角膜异变度、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占比诊断, 以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馮波, 唐炘.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误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一例. 眼科, 2012, 21(1):69.

[2] 尹奕, 王艳玲.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23):1895-1898.

[3] 劳苇, 钟敬祥, 杨智豪, 等.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例.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3, 31(11):1503.

[4] 董骋寰, 朱学军.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研究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5):826-827.

[5] 汤微. 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5):604-605.

[6] 刘祖国, 张梅, 陈家祺, 等.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中华眼科杂志, 2002, 38(1):16-20.

[7] 李琼.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4(9):124.

[8] 曹文红, 李静贞, 洪涛. 八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眼科, 2000, 9(5):281-285.

[9] 李满, 杨永升, 刘健, 等. 并发单眼青光眼的双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1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 24(4):270-271.

[10] 赵红姝, 唐炘. 双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病例的误诊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19):1317-1320.

[收稿日期:2017-0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浅析
浅析《受戒》中文学的性质
浅析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维护与维修案例浅析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渤海国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