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11-13 20:29李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李娜

摘要 茶产业是景谷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景谷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发展壮大景谷茶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270-02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东与宁洱县接壤,南以威远江和小黑江为界与思茅区和宁洱县一水相连,西沿澜沧江与澜沧县及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相望,北和镇沅县毗邻[1]。县人民政府距普洱市130 km,距昆明市 466 km。国土面积7 777 km2,共辖6个乡4个镇,141个村(居)委会,1 997个村(居)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09万人,县内居住着汉、傣、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14.8万人。2016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658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9 162元。

景谷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总体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但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从低海拔的峡谷地区到高寒山区,形成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5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为1 354 mm,蒸发量1 916.4 mm;年平均雨日数164.1 d,平均日照时数2 065.3 h,平均温度20.2 ℃,绝对低温0.2 ℃,绝对高温38.6 ℃,无霜期日数346 d,具有冬不甚寒、夏不甚炎、年溫差小、四季温和的特点。

景谷土地总面积75.19万hm2,人均占有量2.58 hm2,是云南省第四大面积县。山区地形占全县面积94.6%,河谷坝区面积仅占6.4%。土壤从坝区河谷到山区半山区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等,以赤红壤面积为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60.6%。

1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景谷县茶叶栽培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就有栽种“南宋茶”;宣统三年(1911年),景谷县境内四方有茶分布;至民国23年(1934年),有8个区18个乡属茶区,成为云南著名茶区。

1.1 发展规模

经过近20多年的大力推广,景谷县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2016年末,全县有10个乡镇、127个村、1 144个村民小组、15 732户农户10万余人种植茶叶;茶园12 213.33 hm2,其中有机(转换)认证2 000 hm2,绿色食品认证600 hm2;有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有219家,其中:由政府扶持组建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47家,自治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指导规范运作的合作社10家,建设标准化茶叶初制所18家,培育省、市龙头企业5家,创地域品牌5个。景谷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表彰为“2015年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

1.2 经济效益

景谷县茶叶经济效益日益突显。2013年全县采摘茶叶7 933.33 hm2,总产量8 790.20 t,茶叶总产值8.5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23亿元、工业产值5.29亿元、第三产值1.55亿元,实现茶叶税收253万元(其中国税244万元、地税9万元)。至2015年末,全县茶园种植面积12 213.33 hm2,茶叶产量9 820 t,茶叶总产值13.4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11亿元,工业产值8.22亿元,第三产值1 600万元。截至2016年9月,全县采摘茶叶10 146.67 hm2,总产量8 021.10 t,茶叶总产值10.8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1亿元、工业产值8.10亿元、第三产值1.60亿元,至10月实现茶叶税收163万元(其中国税152万元、地税11万元)。目前,景谷县茶叶产业已形成了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受益人口多、能有效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传统型农业支柱产业。

2 存在的问题

2.1 茶园管理水平低,茶叶生产质量不高

景谷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管理粗放,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低。生态茶园建设后续管理不到位,部分已种植的覆荫树苗木枯萎或死亡;其余茶园的管理水平更低,致使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又因部分茶企业及茶农发展绿色生态农产业的意识不强,在茶园中施用违禁农药化肥,使有毒有害农药流入茶叶基地,存在一定质量安全隐患。

2.2 茶叶历史文化挖掘和宣传不够,传承流失

景谷是唯一发现距今约3 540万年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被誉为茶叶始祖之源。在清乾隆年间,景谷就生产贡茶供皇亲贵族饮用。清光绪年间就生产出团茶运往下关并在全国各地销售而使景谷成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新中国成立后,景谷茶场是正式拥有产品编号(其尾号为“5”)的茶叶生产企业,并且是“滇青毛茶收购标准样”的制样厂。景谷茶产业文化底蕴丰厚,但目前对资源潜力的挖掘、包装、宣传工作重视不够,优势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开发利用的层次较低,传承流失。如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的景谷镇纪家村是纪襄廷故乡,却未能彰显“景谷之茶,衣食万姓”的功效。昔日的“白龙须贡茶”,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最能彰显景谷茶企业文化的基尼斯之最纪录的“天赐大茶筒”“江山龙茶母”饼,后续也没有发展和衍生出系列品牌。

2.3 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

2006年全县古茶树资源调查证实,景谷共有古茶树面积2 751.20 hm2,其中野生茶树面积约333.33 hm2,有人工种植老茶园2 417.87 hm2。古茶园的干茶价格为60~800元/kg,是全县高产值茶园。由于茶农受古茶高价利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砍树采摘野生茶现象,致使部分野茶树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加之历史原因,全县有近400 hm2老茶园被人工矮化改造,原有风貌被破坏,甚至部分已遭毁垦。endprint

2.4 茶叶企业带动能力弱,专业合作社运作不规范

景谷茶业企业的规模、技术、设备参差不齐,品牌杂乱,市场占有率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年产量在1 000 t以上、销售额逾2 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少,中小企业居多,市场营销能力较弱,坐商现象较为普遍,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出现了不少“空壳合作社”,合作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 对策

3.1 加强生态茶园建设,提高茶叶生产质量

一是对生态环境较差、植被较少的茶园,要通过补植生态树木、间套作等方式,完善茶园生态系统;更加重视覆荫树种植与护管,使之充分发挥效用[2]。二是实行茶园农药准入制,鼓励和引导茶农建立“联保制”,对茶园肥料、农药、覆盖物等投入品,推行统一预测预报、统一肥培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档案记录的“四统一”茶园投入品管理模式,加大对茶叶违禁农药、化肥的监管力度,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严把茶叶污染第一关,提高茶园茶叶品质。三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生物地面覆盖和有机肥施用技术,减轻和消除化肥对茶园土壤及水资源环境的污染[3]。

3.2 加大历史茶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力度

结合当地实际,从景谷县茶史、茶马古道遗迹、民间茶俗等方面下大力气挖掘整理、研究升华茶文化,大力弘扬茶文化,坚持文化兴茶。充分利用各种主流媒体,对茶文化和品牌进行多层面、多元化、立体式宣传和推介,不断提升景谷茶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渗透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要以节庆活动为契机,举办茶文化旅游周、斗茶大赛、茶道和茶艺表演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茶事活动,促进茶叶消费和茶叶贸易。在城市开发建设、文化旅游宣传中融入“茶祖之源”宽叶木兰化石元素,突出形象宣传景谷县“茶祖之源”。注重开展茶文化和茶知识的宣传普及,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茶農,形成人人懂茶、识茶、爱茶、宣传茶的良好氛围,让兴茶理念深入人心。

3.3 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提高产业发展综合价值

当地政府要制定出台《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和措施,指导重点古茶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使古茶树保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古茶树资源数据化信息库,对具有代表性的单株古茶树实行专项补贴、专户管护。指导帮助茶农科学合理的对古茶园进行改造、管理、采摘、养护,禁止掠夺式采摘行为,拯救濒危古茶树,确保古茶树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加强古茶园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如建观光茶园等,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综合价值[4]。

3.4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升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水平

积极组织和引导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把品牌打造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精深加工、创立培育特色品牌、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打造景谷县“茶祖之源”区域公共品牌,有序引导区域内品牌整合优化。推行“公司+初制所+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大力整合景谷县现有茶叶基地、加工、人才和品牌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扶持壮大景谷县茶叶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与基地、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下,促进茶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对已建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指导,帮助专业合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和完善利益分配、积累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使之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进而向股份制方向发展[5]。

4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208-2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5197-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 王菊兰.谈生态茶园建设[J].农业装备技术,2009(6):21-22.

[4] 文新建,王登良.复合生态茶园环境质量分析[J].茶叶科学技术,2009(2):28-29.

[5] 洪达科,金元养,余新祖.借标准化生产强茶产业经济:婺源县以实施农业部GAP项目为契机打造绿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J].农业考古,2006(2):291-2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