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 相生共荣
——散议新旧诗的关系

2017-11-14 22:11段维
心潮诗词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旧诗死水旧体诗

段维

兼容并蓄 相生共荣

——散议新旧诗的关系

段维

新诗与旧诗应该是兼容并蓄、相生共荣的。从新旧诗的相互渗透与非均衡发展来看,当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意在打破旧的秩序时,旧体诗就受到冲击、冷落、压制;追求稳定和秩序时,旧体诗就会复兴。新诗打碎字数规整、押韵、对仗等规范,正与破旧立新的潮流契合;而旧体诗的一整套规范,正与循规蹈矩、稳定均衡的秩序契合。从新旧诗的独立探索与相继迷失来看,新诗经常不满足于跟旧诗的界限不清晰,力求走得更远;旧诗呢,一方面不屑与新诗搭界,另一方面又力求超唐迈宋,写出不一样的风格来。从新旧诗的个性守持与融合发展来看,优秀的新诗与旧诗,总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与比较广泛的接收度。但他们同样注重意象、意境的营造,都有着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烙印。新旧诗不可能殊途同归,他们会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个性;但他们又并非势不两立,而是在相互借鉴中融合发展。

一、新旧诗的相互渗透与非均衡发展

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当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意在打破旧的秩序时,旧体诗就受到冲击、冷落、压制,比如五四运动和“文革”时期。当社会安定,追求稳定和秩序时,旧体诗就会复兴,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时期。新诗打碎字数规整、押韵、对仗等规范,正与破旧立新的潮流契合;而旧体诗的一整套规范,正与循规蹈矩、稳定均衡的秩序契合。当然,二者的发展并不平衡,虽然此起彼伏,但“起”与“伏”的时段并不对称。总的看,新诗勃兴的时段较长,但近年来旧诗有压倒新诗的势头。

然而,新诗毕竟是脱胎于旧诗的,一开始必然带有旧诗的印记。我们看看下面两首新诗: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死水》

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爸爸驮你打游击,/你说好耍不好耍?/小小屋中有自由,/门一关,就是家天下。//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流沙河《哄小儿》

上述两首新诗,格式整齐,一看就非常类似于旧体诗。更准确地说,十分类似于古体诗。

下面再看看保留旧体诗痕迹较少的三首新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以上几首新诗,格式参差,颇类似于旧体词;并且在传统意象、意境的营造方面都与旧诗有许多相通或暗合之处。

二、新旧诗的独立探索与相继迷失

新旧诗就像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怎么看都有相似的地方。甚至连缺点有时也带有某些相似性。新诗经常不满足于跟旧诗的界限不清晰,力求走得更远;旧诗呢,一方面不屑与新诗搭界,另一方面又力求超唐迈宋,写出不一样的风格来。

新诗在探索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迷失现象,出现过各种表现形式的“非诗”。下面我们简要举例: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乌青(废话体)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赵丽华(梨花体)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话说当年那个/想借某把时代的/大势与强势之刀/将与之无怨无仇/只是瞧着有点不顺眼的我/一刀宰杀的顶头上司/因为经济问题/手脚不干净/刚从某个高位上掉下来/落了个退回赃款/不追究法律责任/提前退休的/惨淡结局。

——伊沙(套话体)

你就像/1个屁1样TM的漂着。/所到之处,/寻找着同样腐烂的气味。/只不过是,/你选择了这里,TM的继续腐烂。/1个SB的领路人,/在通往不再SB的路上/1度SB的要死。/你要做的,/就是永远走在TM的路上。/等待无法预知的,TM的飞翔。

——范儿(粗话体)

这些所谓的新诗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探索”目的,都缺少“诗”的凝练、意蕴和韵律这样一些本质的东西。

那么旧诗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是也同样有过迷失呢?先看下面的例子:

忆江南·颂党八十寿辰

娘亲好,八十不忘公。纪律严明惩腐恶,行为规范树良风。永举党旗红。

——某老干体

西江月

放假何来休息,陪妻去逛商场。周围美女腿真长,看得心潮澎涨。 生活似云似雾,老婆如虎如狼。东西全是我来扛,还说你丫皮痒。

——口水诗(天涯社区)

第一首小令,完全在喊口号,是标准的“老干体”。它不讲意象、意境,空洞苍白。第二首词看似吸收了口语,但由于没有经过提炼和雅化,其实就是“口水诗”,不仅口水化,还低俗化。

三、新旧诗的个性守持与融合发展

优秀的新诗与旧诗,总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与比较广泛的接收度。下面我们看看两首流传较广的新诗。

谈不上街道,房子太少了,/只有一条小道/从唯一的酒店到唯一的铺子,/再不前进,消失在山顶,/山也不高,侵蚀着它的/是多年积累的绿色波涛,/草不断生长,越来越接近/这过去时间的最后据点。/很少发生什么;一条黑狗/在阳光里咬跳蚤就算是/历史大事。倒是有姑娘/挨门走过,她那速度/超过这平淡日子两重尺寸。/那么停住吧,村子,因为围绕着你/慢慢转动着一整个世界,/辽阔而富于意义,不亚于伟大的/柏拉图孤寂心灵的任何构想。

——R.S.托马斯《农村》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两首新诗都不讲求押韵,或者说遵循押韵的要求并不严格,但韵律仍然存在着;都不以意象和意境的营造为主,但诗中某些意象、意境不时闪现,不断地给人以审美愉悦。

下面我们再看看两首旧体诗词:

界岭三年一老兵,戎装未脱泪先倾。

抚摸帽上国旗色,折叠胸中边塞情。

足迹移交新战友,背包捆起旧歌声。

临行欲卸机车笛,怕向苍烟落照鸣。

——刘庆霖《老兵复员》

我有池塘养碧萝。要留清梦压星河。时将绿影花浓缩,便入柔肠细折磨。 闲意绪,小心歌。近来水面起风波。夜深常见西窗月,又碰蛙声又碰荷。

——蔡世平《鹧鸪天·观荷》

这两首作品显然平仄合律,且押旧韵,还同样注重意象、意境的营造;但其语言确实是从新诗中借鉴了不少,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刘庆霖的诗中,像“抚摸帽上国旗色,折叠胸中边塞情”和“足迹移交新战友,背包捆起旧歌声”这样的句子就是采用了新诗的语言风格。蔡世平的词中,像“时将绿影花浓缩,便入柔肠细折磨”和“夜深常见西窗月,又碰蛙声又碰荷”这样的句子也是采用新诗语言的典型。

下面再看看两首走得更远的词作:

天空流白海流蓝,血脉自循环。泥巴植物多欢笑,太阳是、某种遗传。果实互相寻觅,石头放弃交谈。 火光走失在民间,姓氏像王冠。无关领土和情欲,有风把、肉体掀翻。大雁高瞻远瞩,人们一日三餐。

——李子《风入松》

李子的词,白话中糅合了现代朦胧诗的元素,意象更加丰富一些,也就有了更加值得回味的东西。像“种子推翻泥土,溪流洗亮星辰”已经成为名句;而像“杨柳数行青涩,桃花一树绯闻”还具有象征意义。

连帧悬窗,向群山之罅,拉开光谱。鸟外众桥,争凌白云横步。银舱载梦航行,刮暗壁、碎成飞鼠。神姥子宫温,收藏瞬间无数。 轨匝月圆处。瞰古来庐舍,破烟岚旋舞。又姑妇,弈盲局,夜空笑语。冥冥有客同闻,遥挽我、翩然西溯。灵雨峡江轮,播灯为路。

——独孤食肉兽《惜秋华·动车蜀道》

作者是一位深受西方哲学和美学影响的现代城市诗词写作者,这首词充满超现实主义风格。词作以蜀山动车飞驰起,以峡江游轮徐行终。运笔大开大阖,造境极其玄幻。“动车”作为深度意象,结合梦境、幻觉、隐喻而充分展开,令这首词打上了鲜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烙印。

可见,新旧诗不可能殊途同归,他们会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个性;但他们又并非势不两立,而是在相互借鉴中融合发展。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刘 静

猜你喜欢
旧诗死水旧体诗
南极和北极
汉诗语境下的新与旧
主持人语5
死水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史》工程的一些信息和思路
再谈现当代旧体诗词“经典化”与“入史”问题
苍茫
吊诗人海子之父
闻一多《死水》三美特征分析
闻一多《死水》的艺术特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