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垃圾分类,值得借鉴

2017-11-14 09:03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源头垃圾处理垃圾桶

瑞典:“榨干”垃圾的“油水”

瑞典的垃圾分类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从家庭到社区,垃圾桶们都是“结伴而立,从未孤单”。日常垃圾、报纸、包装纸盒、塑料包装、玻璃等,各有各的“居所”。在瑞典,对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几乎可以说是“榨干”垃圾的最后一滴“油水”,连渣子都不剩。

瑞典处理废弃物有四个层次,首先考虑回收再利用;回收有困难的,尝试生物技术处理;生物技术处理不了的,焚烧处理;确实不能焚烧的再掩埋。欧盟数据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瑞典人制造的生活垃圾中,被填埋的非可再生垃圾只占1%,36%可得到循环利用,14%再生成化肥,另外49%被焚燒发电。

日本:垃圾分类细致化管理

日本各地对垃圾分类要求十分严格,基本上都细分到十几种。一个饮料瓶,要经过好几步才能扔掉。首先将标签和盖子取下来,归入可燃烧垃圾,塑料瓶身要用水洗涮干净,归入资源类垃圾。扔垃圾时间也非常固定。比如,厨余垃圾等可以在周二和周五扔掉,废旧报纸等只能在周四扔,小型金属物品等只能在每月的第二和第四个周六扔,每天限定在早上7点到9点。如果需要丢一些大件垃圾甚至是需要花钱的,比如桌子沙发之类的,日本国民要到便利店去购买一种叫垃圾处理卷的东西,并把这个垃圾处理卷贴到大件垃圾上,然后在指定的日期搬运到特定的地点。另外,日本许多的地方政府网站都会介绍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国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

德国:垃圾分类意识从小培养

几乎德国所有的住宅都会有3~4个垃圾桶,分别都存放着各种不同种类的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所有投放玻璃的垃圾桶一般都是白色、绿色和棕色的,分别用于投放透明的、绿色的和棕色的玻璃瓶。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上就会画有橙色的标记;专门投放包装物的垃圾桶则会被涂成黄色。德国的所有学校的老师和父母都会通过言传身教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识,所以从公民素质和习惯上,德国也是从源头解决了垃圾分类。

韩国:丢垃圾需要实名制

在韩国不仅倒垃圾必须要看日子,有的地方甚至在垃圾袋上都还要写上姓名。韩国首都首尔市政府除了在公共场所建立垃圾分类垃圾桶外,每个社区的垃圾回收还是定点定时的。通常只有周末和平日里白天均不允许丢垃圾,因为一般垃圾和食物垃圾车是每个周一到周五的凌晨才过来回收的。如果是周末的话,你就必须要把垃圾存放到周日晚上才能丢。

新加坡:全靠自愿 三步处理

在以法纪严明出名的新加坡,对于垃圾分类,没有任何惩处措施,一切全靠自愿。而即便是所谓的分类,也只是简单的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种。

其垃圾处理以“3R原则”为核心,也就是Reduce(源头减少)、Reuse(重新使用)和Recycle(回收利用)。从源头减少来说,新加坡颁布了简化商品包装的协定,由政府与工商业、非政府组织协商开发,尽量使用再循环材料,并简化产品包装。在回收利用环节,垃圾先被送到焚化厂,经过焚烧后,垃圾体积已经减少了90%。然后,专门的机器会进行继续分拣,将其中的金属分离,送厂售卖;适用的灰渣被制作成砖头,用于铺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源头垃圾处理垃圾桶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NO TIME TO WASTE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常回源头看看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