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护理体会

2017-11-14 11:13杨菊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护理体会

杨菊霞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护理方法,为患者成功脱机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给予患者呼吸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适宜脱机时机、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脱机情况。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28例患者一次性脱机成功,成功率93.33%,2例患者二次脱机成功(6.67%),无患者多次脱机不成功或出现呼吸机依赖。结论:给予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选择适当脱机时机是提高脱机质量的关键,对降低患者呼吸机依赖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脱机; 护理体会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080-02

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代替自主呼吸运动,以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疾病所致呼吸功能衰竭对生命产生威胁的一种通气方式,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呼吸衰竭和支持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呼吸的最可靠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2]。机械通气的关键和最终目标是脱机,有效护理对促进脱机成功、减少呼吸机依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具备机械通气脱机指征,意识清醒。入选病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2~85岁,平均(66.7±8.1)岁,机械通气时间2~7 d,平均(3.4±1.1)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中暑1例,心衰1例,窒息1例,血气胸1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河豚中毒1例。

1.2 机械通气脱机指征

参照文献[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执行的《机械通气与脱机指南(草案)》(2012版)和文献[4]美国机械通气撤机评估标准拟定:(1)基础病因好转,病情稳定;(2)呼吸衰竭显著改善,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 ml;(3)患者意识清醒,反应良好,有张口和咳嗽反射;(4)血流动力学稳定;(5)动脉血氧分压(PaO2)≥7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6)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

1.3 方法

全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均行呼吸训练、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适宜脱机时机、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脱机情况。呼吸机治疗及脱机期间,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3.1 脱机前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患者清醒后及时告知其病情稳定性、机械通气重要性和沟通障碍暂时性等,以稳定患者情绪,消除患者紧张、恐惧之感。②指导患者通过手势、写字板等向护理人员传达个人疑问及诉求,护理人员则耐心做好解释及疏导工作。特别是当患者因担心脱机危险而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护理人员可通过鼓励性语言告知患者病情具备自主呼吸指标,向患者介绍既往成功脱机案例等方式来安抚患者情绪,以消除患者顾虑,提高脱机自信心。③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家属配合度,护士与家属双方共同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关爱与情感支持,以增强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顺利脱机奠定基础。(2)健康教育:①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介绍疾病病因、预后及机械通气治疗情況等,特别要告知患者脱机条件、脱机步骤、最佳时机、患者检测指标参数及脱机中可能产生的轻度气促等感觉,使患者对自身情况及即将面对的脱机操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让患者做好充分心理准备。②告知患者遵医行为在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中的重要性和产生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危害等,通过沟通、讲解、训练等,全面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能够完全遵医,按时配合完成护理工作。(3)呼吸锻炼:①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教授患者正确有益的呼吸方式,包括做深且慢的腹式呼吸或缩唇式呼吸,以提升肺呼吸功能;指导并训练患者主动呼气,同时收缩横隔,运动胸廓,以提升呼吸协调性等。呼吸锻炼时间和强度应根据患者病情而定,起始以每次锻炼10 min,每天2~4次为宜,随着患者耐力的增加,锻炼可适当加强。②给予患者按摩及适当的身体锻炼,耐受为宜,以增强肌力。(4)营养干预:脱机前要注重营养补充及均衡,不能经口进食者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营养补充以维持高分解状态下机体的正常功能为宜,过多能量、蛋白质,特别是糖的摄入会通过发生分解反应在体内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脱机。

1.3.2 脱机时的观察与护理 (1)脱机时机:脱机不能以血气分析指标作为唯一标准,需严密观察临床症状、生理状态,严格监测脱机指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心理承受力及精神状态,待脱机时间确定后,护理人员充分完善脱机相关准备工作,并再一次予以患者鼓励和支持。(2)病情观察与呼吸机参数监测:呼吸机脱机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胸廓起伏状态及双肺呼吸音等,仔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皮肤口唇颜色等,患者无异常、呼吸均匀,可继续停机,出现呼吸、血压、心率异常则及时吸氧并调试至高浓度状态,症状无缓解者再次连接呼吸机,避免呼吸肌过度疲劳导致呼吸衰竭等。(3)心理护理:脱机全程,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密切询问患者状况及感受,相关操作以患者舒适为宜。同时,通过沟通和交流帮助分散患者注意力,以降低患者因紧张等情绪而导致呼吸不稳、心率加快等。(4)气道管理:加强气道加温湿化及排痰管理,做好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以方便自主呼吸,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1.3.3 脱机后护理干预措施 (1)病情观察:①停机48 h内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如患者无明显不适,相关监测指标正常则脱机成功,如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心电图、动脉血氧分压等出现明显异常时,果断恢复机械通气。②加强对患者一般症状的监测及护理,如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以降低患者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2)气道管理:与脱机时护理内容一致。(3)心理护理:脱机后,护理人员要尽量帮助患者平稳情绪,避免顺利脱机患者过于兴奋,出现不适者过于紧张和焦虑,保证脱机顺利完成。endprint

2 结果

30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病症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于适当时机脱机。结果显示,经综合护理干预,28例患者一次性脱机成功,患者脱机后无明显不适,一次脱机成功率93.33%,2例患者脱机后因心率加快明显,出现呼吸急促症状而再次连接呼吸机,后待病情稳定,二次脱机成功(6.67%)。无患者多次脱机不成功或出现呼吸机依赖。

3 讨论

呼吸机脱机是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水平,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并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实践证实,准确把握脱机时机是脱机成功的关键之一,过早撤机会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风险,延迟撤机会增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和医疗费用[5]。但是,研究发现,除脱机时机外,影响脱机结局的还包括患者疾病限制、呼吸肌功能、心理状态、营养代谢、遵医行为等多种主客观因素,通过护理有针对性地消除脱机不利影响因素是减少脱机失败风险的有效方式,对有效减少呼吸机依赖具有重要意义[6]。

一般情况下,患者急诊治疗多在意识模糊状态下接受机械通气。清醒后,受语言交流障碍、陌生环境刺激、插管治疗不适等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负性情绪,撤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也给患者带来无形的压力,由此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是导致撤机失败的主要非呼吸因素[7]。对此,本研究中,机械通气脱机全过程均十分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方面积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另一方面通过沟通、交流、教育引导等提高患者自信心。另外,机械通气状态下,患者呼吸肌废用,脱机后,呼吸肌易因缺少锻炼而降低功能,从而无法负担长时间自主呼吸,是导致脱机失败的主要呼吸因素[8]。对此,脱机前,护理人员有计划地予以患者针对性锻炼,以提升呼吸肌耐力,是提高一次性脱机成功率的关键环节[9]。本研究护理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28例患者一次性脱机成功,成功率93.33%,无患者多次脱机不成功或出现呼吸机依赖,与朱雅萍[10]报道的综合护理干预下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95.4%)相近,提示给予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选择适当脱机时机是提高脱机质量的关键,对降低患者呼吸机依赖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爱春,徐金静,盛娟,等.机械通气患者试脱机期间应用人工鼻的护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4,8(23):272.

[2]屈嬉嬉,尚彩花,鄭丹,等.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4,12(3):293.

[3]李萍,蓝海云.机械通气脱机护理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9(1):49.

[4] Jansson M M,Ala-Kokko T I,Ohtonen P P,et al.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education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qui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4,42(3):271-276.

[5]陈玉青.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405-407,410.

[6]何芬,罗仕兰.机械通气患者心理不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233.

[7]秦爱华.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38-139.

[8]霍伟强,石学辉,陈韵芳,等.40例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智能监护脱机模式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5(2):120-122.

[9]钟小蓉.机械通气11例患者的脱机护理[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4):482,484.

[10]朱雅萍.分析综合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10(36):342-343.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焦虑的护理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