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蔬菜产业调研分析

2017-11-14 14:02杨生保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杨生保

摘要 介绍了银川市兴庆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龙头引导、市场运作,推动蔬菜产业全面发展;内重培训、外重引进,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布局茬口,提高内供保障;大力开拓市场,完善冷链物流;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建立蔬菜销售联动托市和风险保障机制等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兴庆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银川;兴庆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9-0086-02

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蔬菜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为进一步掌握兴庆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兴庆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兴庆区委安排意见,兴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兴庆区各乡镇蔬菜种植户、蔬菜种植生产基地、农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发展现状

银川市兴庆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区域中心,辖2个乡2个镇,共3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9万人,集体耕地面积1.24万hm2。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主要盛产水稻、玉米、蔬菜、花卉等。目前,兴庆区设施温棚总面积为1 346.117 hm2(掌政镇977.438 hm2,大新镇318.739 hm2,月牙湖乡43.506 hm2,通贵乡6.434 hm2),其中节能日光温室1 056.314 hm2(8 542栋),大中拱棚289.803 hm2(3 622栋),涉及农户5 812户。兴慶区蔬菜种植总面积3 586.667 hm2,其中,设施蔬菜3 026.667 hm2,露地瓜菜560 hm2。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辣椒、西芹、梅豆、西葫芦、甘蓝、叶菜等。秋冬茬、早春茬蔬菜生产所占比例为85%,设施蔬菜产量占总产量的91%,设施蔬菜产值占总产值的94.4%,预计蔬菜年总产量达28.8万t。

1.1 坚持规模推动,放大集约效应

兴庆区坚持把集中连片开发作为推进蔬菜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拥有集约化、规模化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7个,种植面积达785.533 hm2,连片33.3~66.7 hm2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2个,连片66.7 hm2以上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5个,集约化蔬菜育苗中心规模达23.533 hm2。具体措施:一是利用土地流转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流转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入股、租赁、转让等形式,拓宽土地流转渠道,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种植规模,逐步形成大户带散户、引领周边菜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兴庆区土地流转面积达3 447.181 hm2,其中用于蔬菜种植面积403.594 hm2,占总流转土地面积的11.7%,有力促进兴庆区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大力实施小区域开发战略,强化核心区建设。在相对集中的区域连片成面集约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优势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并产生裂变效应、倍增效应,辐射带动形成一批成区片、成板块、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蔬菜示范园区。目前,兴庆区蔬菜种植区域主要有掌政镇春林村昆仑园区、掌政镇五渡桥村3队种植园区、掌政镇茂盛村官湖园区、掌政镇茂盛村种植园区等。三是抓典型示范推广。为丰富银川市民的“菜篮子”,兴庆区党委政府致力于把茂盛村建设成为全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五基地”,即蔬菜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农民收入倍增示范基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思路,强化特色培育,着力打造亮点,在全兴庆区探索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茂盛蔬菜产业发展示范村试点示范推广工作,实现兴庆区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1.2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2.1 2016年兴庆区共完成新建节能日光温室6.67 hm2(18栋)。新建地点在掌政镇五渡桥三队育苗中心,建设标准参照宁夏NXW-5型标准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建造,热镀锌全钢架结构拱架材料,采光、保温、生产性能均优于历年二代日光温室。

1.2.2 集中连片建设完成全钢架大拱棚11.4 hm2(64栋)。建设地点在掌政镇五渡桥三队育苗中心、洼路村一队、镇河村六队、镇河村九队等。新建拱棚设施基地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相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并且严格按照抗风性、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及方便操作的性能要求建设,具有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特点。

1.2.3 建设完成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68.33 hm2。建设地点在掌政镇镇河村一、六队(34.66 hm2)和镇河村九、十一队(33.67 hm2),新建永久性蔬菜基地按照“五化六统一”标准,集成配套优新品种,土壤培肥保育、温室温光因子远程监测及自动放风、水肥一体化、振频授粉和病虫害轻量化防控先进技术,从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种植土壤调理、温湿度调控、水肥合理配比等方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1.3 积极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1.3.1 引进、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引进茄果类蔬菜及叶类蔬菜新品种26个,初步筛选出8个适销对路、早熟丰产优良品种,于秋冬茬和早春茬推广。其中,适宜越夏、抗病毒的番茄(粉果)品种有金山511、金戈、869、863、斯佳丽、番茄(红果)882;适宜早春茬生产的番茄新品种有菲戈、167等。辣椒新品种有656、绿箭、绿陇王等,由江苏绿港引进。

1.3.2 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结合蔬菜永久性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掌政镇五渡桥村、镇河村、洼路村,大新镇新渠稍村和通贵乡通西村共计推广17.467 hm2,累计使用废弃的玉米秸秆1 048 t。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秋冬茬和冬春茬蔬菜,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增加棚室CO2含量,减少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光合干物质形成,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好技术。农户反应良好,参与积极性高。endprint

1.3.3 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按照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要求,引进番茄滴灌水肥一体化4种施肥方案,为解决不合理的灌溉施肥方式和栽培管理造成大量的灌溉水渗漏、蒸发及肥水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番茄滴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方案筛选试验,为兴庆区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试验结论需进一步分析验证。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针对产品质量不高、蔬菜优质商品率低、设施生产技术到位率低等瓶颈性问题,在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三队育苗中心落实水肥一体化技术项目,建设主体为宁夏裕丰裕农现代农業有限公司,示范推广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3.667 hm2,安装智能水肥灌溉系统1套(包含电机、过滤器、施肥机、施肥罐、电脑控制系统),集成配套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设施水肥装备及标准化生产水平。

1.3.4 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为了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兴庆区在掌政镇五渡桥村育苗中心组织开展设施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通过优化建造材料、推广温室二层幕和环境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开展反光幕、东西向大行距高密度栽培、椰糠无土栽培技术,解决兴庆区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投入成本高等问题。

1.3.5 建设推广新型框架式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目前,兴庆区现有温室陈旧、保温性差,引进推广新型框架式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能改变这一现状。采用该技术能一次性组装完成日光温室,不用即可拆卸。同时,应用工业发泡水泥等新型材料代替土墙,外墙应用隔热材料保温,据预算可节省成本40%~50%,土地利用率提高30%。目前,该新型框架式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已由北京佳华泰有限公司在掌政镇五渡桥三队育苗中心建成,并投入蔬菜生产和立体草莓栽培。

2 存在的问题

兴庆区设施蔬菜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2016年兴庆区完成永久性蔬菜基地创建面积68.33 hm2,申请项目扶持资金300万元,而政府拨付资金100万元,资金缺口大、筹资困难,给物资供应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影响了中标企业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实施。二是龙头项目少。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不能形成品牌优势,影响兴庆蔬菜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蔬菜产业技术人员较为短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率处在较低水平。四是蔬菜销售渠道不畅。同质化高、品种退化,市场流通不畅,缺乏订单农业,解决不了茬口错季上市的问题。五是设施温棚老旧数量较多,保温性能差,生产性能不高。六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效益尚未形成。七是产业链条不完善,产销衔接不畅,冷链体系还不够健全,外销蔬菜远距离运输损耗大、增值低。八是价格波动大,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九是设施装备水平不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单位面积生产效益不高。

3 对策

3.1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用足用好农业扶持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兴庆区蔬菜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1]。

3.2 龙头引导、市场运作,推动蔬菜产业全面发展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通过内引外联等多种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在几大种植区域建立集散市场,建立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规范市场运作,扩大市场规模,在基地上建市场,由市场带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就地精深加工,提高加工、分级、包装档次,努力使无公害蔬菜向工业化批量生产转化[2]。

3.3 内重培训、外重引进,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在重点产业村社,采取聘用农民技术员的办法,解决产业技术指导人员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日光温室建设方面,积极招聘一批有文化、有种植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分包日光温室的方式驻点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经验。

3.4 优化布局茬口,提高内供保障

针对冬春季节菜价高,供应量不足的问题,鼓励各地扩大高标准生产设施规模化建设,科学设计,严格标准,全部达到宁夏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标准,配套提升设施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和冬季蔬菜生产能力[3]。拱棚采用全钢架结构,增加冬季保温效果,延长一茬叶菜生产。加大冬季设施蔬菜应急试点及高标准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合理安排果类蔬菜和叶菜种植比例,适当增加冬季叶类蔬菜种植面积,丰富蔬菜品种,提高冬春淡季市场供应能力。

3.5 大力开拓市场,完善冷链物流

以销定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针对目标市场需求,安排品种、布局和结构,开展分级、包装和加工,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在进一步扩大供港蔬菜、越夏番茄等外销品种基础上,发展西兰花、娃娃菜、甜玉米等规模化种植,主攻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集中扶持蔬菜保鲜、储藏及冷藏运输等冷链体系,重点加大田头预冷、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按菜地面积和商品化处理需求,配置预冷设施、分级加工包装车间、运输设备。鼓励蔬菜优势产区建立蔬菜产品现代配送中心,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蔬菜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扩大蔬菜产品外销外运范围,增强市场调剂能力。

3.6 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提高设施建设标准,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支持大型育苗中心建设,配套耕、种、收割等机械设备;配套自动化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推进技术集成与应用,推广互联网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轻简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蔬菜生产效益[4-5]。

3.7 建立蔬菜销售联动托市和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蔬菜滞销风险调节基金和蔬菜销售联动托市机制。建立蔬菜销售风险基金,遇到滞销启动销售风险保障机制,对蔬菜销售环节予以补贴。完善蔬菜价格政策性保险机制。投保范围覆盖全区,投保作物拓展到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芹菜、韭菜等主栽作物。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对降雪、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进行投保,运用农业保险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降低作物因灾损失程度。

4 参考文献

[1] 李薇,张晶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303-307.

[2] 李志伟.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3] 王闯,孙皎,王涛,等.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北方园艺,2014(4):162-165.

[4] 李瑾,韩瑞娟.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及对策[J].北方园艺,2015(4):170-174.

[5] 宋建新.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