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地区枫香景观苗木育苗法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2017-11-14 09:32刘城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枫香

刘城成

摘要 枫香属金缕梅科落叶乔木植物,树干挺拔,叶形优美,深秋季节叶片由绿色变鹅黄、浅紫、橙红等色,可与常绿树混交,还可孤植、丛植,是我国重要的彩叶观赏树种之一。育苗法定向培育就是把规划的苗圃地先进行种子育苗,通过选优定株成林,实行分年间株、定向培育不同规格枫香苗木,切实满足枫香景观苗木资源匮乏和有效解决培育周期长的问题。结果表明,育苗法造林是皖东及其他干旱地区提高枫香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有效解决了枫香苗木烂根、缓苗期长和后期生长缓慢的问题。育苗法是快速有效培育枫香风景苗木的重要途径,与常规造林相比具有培育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产量高、规格大等优点。

关键词 枫香;育苗法定向培育;景观苗木;皖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9-0128-02

皖东丘陵位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南北方绝大部分落叶阔叶树的生长;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xce)是皖东地区优良的乡土用材林树种和著名的景观绿化树种,皖东丘陵地区的枫香种群多以自然分布的零星散生木为主,仅仅依靠天然资源已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材用、食用菌生产及园林绿化需要。因此,大力提倡人工造林,对建立原料林、用材林、快繁林、园林苗木于一体的速生丰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采用一年生幼苗直接培育成林,降低了整地造林成本;二是无需造林,有效解决枫香苗木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三是产苗量高,从一年生幼苗到米径20 cm以上大苗都有,并且能够多次利用,能够满足城市绿化各种规格的需求;四是速生丰产性强,该技术减少了造林缓苗等环节,适度密植确保苗木干径通直圆满,品质优良。本文通过对枫香生物生态习性调查、播种育苗及定向培育技术试验,有效提高枫香风景苗木的培育速度,切实满足不断增长的园林绿化市场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在安徽省东部的滁州市明光市西桃园林场,林地海拔80~220 m,基岩以变石英角斑岩和下蜀系黄土母质为主,普通黄棕壤和黏盘黄棕壤,土壤厚度20~60 cm,pH值7.6,呈中性偏碱,土壤肥力中等偏下。试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类型,年降水量980 mm,年平均气温14.3 ℃,无霜期218 d,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雨量相对集中在梅雨季节,春旱、伏旱和夹秋旱特征明显,对人工造林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异;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多种落叶阔叶树种生长,也是南树北移和北树南迁的理想区域。试地面积5 hm2。原地类为1979年营造的黑松林,种植密度4 800株/hm2,由于气候环境的不适应性,成为生产力低下的小老树林,通过低产林改造成为土壤条件较好的苗圃地。

1.2 试验材料

枫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广泛分布在河南南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地,是高大的落叶乔木,高达40 m;树干通直,树皮具有片状灰白色斑点,老树有方块状树皮剥落,叶片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和阳光;深根性但侧根不发达,耐干旱,抗风力强,生长快,萌芽力强,而肉质根不耐水湿,造林时经常因根系失水而死亡,成活率相对较低;幼林稍耐阴。要求土壤酸性至微酸性,土壤pH值为4.5~6.5,但在pH值6.5以上的北方地区也有分布,北京的香山、湖南的橘子洲头等均有秋赏红叶的著名景观。

1.3 试验方法

2009年對试区进行全垦整地、做床和播种育苗等,并于2010年在相同立地条件进行植苗造林作为对照,同时设置25.82 m×25.82 m的固定样地进行长期调查。按照苗木分布状况机械设置临时性样地,当年11月对苗木数量进行全面调查,并抽取一定比例进行苗高和地径进行调查,定期调查立木数量、树高、胸径等因子。

1.4 定向培育技术

1.4.1 播种育苗。2009年3月25日,采用优良枫香母树林生产的种子进行育苗,播种量15.0~22.5 kg/hm2,出苗数量2.5万~3.0万株,通过多次间苗,当年产枫香幼苗1.5万~1.8万株,苗木高度0.6~1.2 m,地径0.6~1.5 cm,其中达到苗高1 m、地径1 cm以上的优质苗1.2万株。

1.4.2 初始定株。2010年3月,对枫香苗床进行间苗和定株,保留植株密度1 m×1 m,栽植9 990株/hm2,进行松土除草、施肥和其他的日常管理[1-3],11月进行样地调查,苗木高度2.5~3.2 m,地径2.5~3.5 cm。

1.4.3 初次间苗。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对苗圃进行第1次间苗,采挖米径4 cm以上的枫香小规格苗木,使密度控制在1.5 m×1.5 m,保留苗木4 440株/hm2,可首次向园林市场提供370株小规格枫香苗木,用于满足道路两侧景观带造林。

1.4.4 二次间苗。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对苗圃进行第2次间苗,采挖米径8 cm以上的枫香,使密度控制在3 m×3 m,保留苗木1 110株/hm2,可向园林市场提供222株中规格苗木,用于满足道路两侧景观带或者行道树造林,同时对现有苗木进行定干,定干高度控制在2.8~3.5 m[4-6]。

1.4.5 定向育苗。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对苗圃进行第3次间苗,采挖米径12 cm以上的枫香,使密度控制在6 m×6 m,保留苗木540株/hm2,可向园林市场提供38株中等规格苗木,用于满足城市行道树、公园绿地、绿色廊道造林。以后视市场需求,可提供米径18 cm以上的大规格枫香景观苗木。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苗法对造林初始密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试区苗木直接定株,造林成活率提升是明显的,在人为抚育管理影响下,可达98.2%;采取植苗造林方法,在一年生苗容易造林成活的前提下,当年造林成活率仅有91.2%,局部地方成活率低于85%;采取“育苗法”积极的干预措施,造林成活率达到96.5%~99.5%,比对照区提高7.0个百分点,效果明显。

2.2 育苗法对苗木早期树高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试区苗木直接定株,没有造林缓苗期,树木高生长速度加快,幼树高度在2.5~3.2 m之间,平均树高可达2.9 m;植苗造林存在缓苗现象,幼树树高在1.6~2.2 m之间,平均树高为1.8 m;采取育苗法积极的干预措施,造林当年树高比常规造林提高61.1%,差异比较显著。

2.3 育苗法对造林成本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试区苗木直接定株,没有造林环节,抚育管理内容相对减少,合计成本12 990元/hm2;而植苗造林增加造林环节,抚育次数和培植劳力增加,造林成本达到33 975元/hm2,比种子直播造林成本增加20 985元/hm2,相对成本增长161.5%。

2.4 育苗法对景观苗木数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以2010—2016年为周期进行分析,育苗法造林可供应中小规格枫香苗木630株,其中4 cm 370株、8 cm 222株、12 cm 38株;而对照区可供应中小规格枫香苗木463株,其中4 cm 308株、8 cm 152株、12 cm 3株,仅占育苗法造林的73.5%;同时各规格差异明显,4 cm减少62株、8 cm减少70株、12 cm减少35株,分别占育苗法造林的83.2%、68.5%和7.9%,差异非常明显。

2.5 育苗法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按照4 cm 30元/株、8 cm 120元/株、12 cm 260元/株计算,以2010—2016年为周期进行分析,对照区可供应中小规格枫香苗木总收入28 260元,而育苗法造林苗木总收入47 520元,增长率达到68.2%,经济效益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育苗法造林是皖东及其他干旱地区提高枫香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有效解决了枫香苗木烂根、缓苗期长和后期生长缓慢的问题。

(2)育苗法是快速有效培育枫香风景苗木的重要途径,与常规造林相比具有培育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产量高、规格大等优点。

(3)枫香主干性强、生长速度快、高密度栽培方式应注意及时定干、修枝、侧枝短截、膛内修建和断根,确保树形自然圆润、高大挺拔和氣势壮观,不断为园林绿化提供精品苗木。

4 参考文献

[1] 陈美德.枫香优质苗木培育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5):173.

[2] 鲍慧萍.枫香中幼龄林培育技术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3(3):109.

[3] 赵绮.5种重要造林树种容器育苗相关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4] 燕传松.枫香苗木培育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06(4):28-29.

[5] 伊嘉.枫香苗木培育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3-07-03(003).

[6] 陈凤毛,刘亮东,高捍东.美国枫香苗木培育技术研究概述[J].林业科技开发,2001(4):9-11.

猜你喜欢
枫香
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扶贫路径探究
枫香园四季
共赏欧洲枫香 共创事业辉煌
绕家枫香染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淹水胁迫对3个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杉木枫香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速生树种枫香开发利用及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枫香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N,P化学计量季节动态特征
杨光成:妙手染就枫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