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暴力

2017-11-14 11:05童联杰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当事人网民暴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与此同时,网络道德发展给公共舆论体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网络语言暴力等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网络暴力,网络受众心理,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字:网络暴力;社会心理;网络监管

一些网络热点新闻的披露,从揭露事实真相上,不难看出网络力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老虎伤人”的等这类事件在网络上最终走向失控的狂欢,或者说,这是大多数此类新闻最终的结局上看,又体现了网络力量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网络暴力。从恶意攻击到人肉搜索,在一些网友看来,似乎只要道德的大棒在手,就可以任意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如果说那些破坏法律、不讲规则的人是违法者,是无理取闹者,那么这些规矩在手就肆意伤害的人就要算是有理取闹者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并不少,有人为他人变线超车就撞上去的司机欢呼,有人呼吁人贩子一律死刑,有人对没有捐款的明星商人破口大骂,有人上街砸掉别人的车……当人们感到真理在手,往往就自己赋权去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全然不管是否合法,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合情合理。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各式各样,愈演愈烈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让我们不禁深深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究竟是哪些因素的合力造成了网民如此不冷静,非理性的表现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网络暴力

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而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这些恶语相向的文字,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第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第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第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网络暴力的出现,不是一个或两个声讨帖能造成的。网络暴力巨大的杀伤力,是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参与口诛笔伐的网民。他们在数量规模上形成了一定的强势,而他们一致的立场与观点则因这种强势更显其权威。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人数众多,其参与动机与形式也是复杂的。主要的参与者,可以分成三类。一是主要事件的发布者,也就是最初在网上公开那些有背人类良心或是社会公德事件的人,他们所发布的信息,是引发网民注意力并参与讨论的焦点,也是暴力形成的导火线。发布者此举的动机不一。有真正怀着正义之心想借网络之力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也有在网络空间发泄自己不满与愤闷情绪的人,也有通过网络开无聊玩笑捉弄全世界人民的人,更有不怀好意地利用网络轰动效应获取私人之利的人。虽然动机不同,但他们发布的事件往往有些共同点,都比较容易触动大众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他们对该事件的关注。他们的立场以传统的价值观为参照,往往容易取得网民在观点立场上的共鸣。

二、网络语言暴力主体的心理机制

从上文的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看,不难看出传播媒介影响了网民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易使人们不经思考便下结论,网民的语言往往倾向于攻击,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主体的心理机制便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社会心理学上将攻击行為定义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网络语言暴力当属此范畴,而攻击行为的产生当有其相应的心理原因。心理学上对攻击行为的一个经典解释的便是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

在高速现代化的国家里,随着城市化程度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物质生活的可能的前景越来越敏感。但富裕群体只能较慢地扩展。因此,人们期望与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他们的挫折感变得更为强烈。这正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的特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世界瞩目的事实,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问题,下层民众中形成了一种被剥夺的心理感受。因而我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过大,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的大量发生促使民众挫折感加剧,攻击动机加强,因而将这种情绪大量释放到网络空间里,造成了越加严重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网民的从众心理亦是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助推器。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即俗称的“随大流”。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态度和信念而被孤立,因而在表达支配意见和不表达意见的人数增加的时候会放弃原有的想法和态度。选择与主导意见趋同。当一群理性思维不占主导地位的人在一起讨论时,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感染,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所以网络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往往会消弭,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大行其道。

三、对于网络暴力问题的的监管措施

网络暴力问题所带来的恶果不容忽视,如果任由其发展,不加限制,那么不仅公民的隐私权将得不到任何保障,并且由网民的恶搞、报复心理所造成的遮盖事实真相,诋毁他人形象的悲剧也将不断上演。因此需要社会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对网络暴力传播的控制,减少信息暴力行为的产生。

(一)全力实施网络监控,坚决执行法律法规

网络作为一种新興事物,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中,当然其监控机制也在随之不断完善,并且经过我们的努力,已经算是比较健全,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付诸实践,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如果想要彻底清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要看看监管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比如,建立整套的审查、过滤系统,如果发现有任何有关暴力的信息,要及时阻止,并对发帖人进行批评教育。如果不慎漏查,还要及时做出补救措施,除了要对信息本身做出处理外,还要对广大网民交代清楚事实的原委,避免徒增民愤。对网络的监管应做到普适化、制度化、程序化,要建立起一套系统严格的责任承担制度。

(二)保障人民言论自由,提供更多表达渠道

网络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今社会,其他媒体似乎都不及它“风头正盛”。而这也是网络污秽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发展其他各种信息传播的渠道,让公民发表言论的需要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形式。而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的分流,从而达到规避网络风险的目的。相关部门或社区负责人应当大力鼓励公民在除网络之外的其他大众媒体发表自己的言论和建议,并且主动做好言论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建设,配以必要的硬件设施,让公民能够自由、便捷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制的攀比和愤世心态所致。因此要着力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培养个人认清自身所需、抵制诱惑的素质能力,努力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

四、结语

网络暴力的发生,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相关部分整治网络暴力需要更完备的管理制度,作为普通网民,不一定每个人都是高尚者,但绝不能去做一个卑劣的网络暴力攻击者,而是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文明上网,思考自己言行带来的后果,提高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不做盲目的跟风者。同时,还应当学会保护自己,注重私人信息的的保密。

参考文献:

[1] 黄桂萍,谭小兵.网络媒介语境下的网民暴力分析[J].新闻界,2007,(5).

[2] 赖黎捷.网络暴力现象解析[J].新闻界,2007,(1):129.

[3] 【美】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 王伟光.反思网络暴力[J].微型计算机,2009,(3):7.

[5] 周伟,李舒,吴其冰.瞭望:“网络暴力”升级 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

[6] 李菁.陆川:从谩骂中我看到一种可怕的冰冷[J].三联生活周刊,2006,(14):30-31

作者简介:童联杰(1997.1.29),男,汉,浙江衢州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15级法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当事人网民暴力
我不喜欢你
反性别暴力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暴力的班长
从梦想到现实
暴力和痛苦
有感“网民节”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