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如何呈现“医者仁心”

2017-11-15 22:26
东方电影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吴孟超吴老医者

《我是医生》如何呈现“医者仁心”

26年前,上海市民陈梅香刚过而立之年,幼女牙牙学语,突如其来的恶疾为她的生活垄上一片阴影。所幸,陈梅香遇到了吴孟超。26年过去了,如今的生活越平稳,陈梅香一家越是感激“背她过河”的医生。上世纪70年代,曾为《小城之春》《上海伦巴》录过音的录音师吕家进的岳母也是经由吴孟超之手逃离了肿瘤的噩梦。得知吕家进这次将参与讲述吴孟超的电影的录音,老人再三关照他一定要全力以赴,以此报答吴老的恩情。

一台手术,一段时光,从手术刀尖传承下来的生命希望与感恩之情,从不曾消减过。在吴孟超的从医履历上,被他“背过河”的病人,被他挽救过的家庭,数不胜数。由上影集团出品的电影《我是医生》,就是以这位已95岁高龄却依然奋战在手术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为原型,讲述他非同寻常的一生。

“那几天我的脑子里充满消毒水的味道、血的味道,手术室皮肤上烧灼的味道,我从这些味道当中体会吴老所有的感受,还跟他一起进餐,来到他家里。我觉得创作如果不能深入生活,是不能写好的。”编剧黄丹说自己看了吴老五台手术,就站在护士身边,这并不够,唯有更进一步接近吴老的生活才能把剧本写活。这之后,才有了电影中,吴孟超和女儿一起玩猜硬币的游戏等生活趣事。“常说‘医者父母心’,在吴孟超身上,‘医者’与‘父母心’并没有楚河汉界”,片中这样写道,脱不脱衣袍,吴孟超都有父母心,而这是不近距离接触所了解不到的。导演谢晓明也深谙这一点,“别人看着吴老是穿着军装,敬着军礼的,但生活中他是爷爷、是外公、是父亲,这种很随性很幽默的东西,如果你不把握的话观众能喜欢吗?”

早前,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在北京揭晓,这部由上影集团出品的《我是医生》榜上有名。本届“五个一工程”评奖标准历经改革,较往届名额缩减了大半,参选作品则多达700多部。可以说,从700多部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上影集团选择拍吴孟超,底气十足,因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上影集团的纪录片团队就和吴孟超开始接触了。但吴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部分,对于创作者来说,“选材”一度成了难题。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依然奋斗在手术台上,他亲自主刀的手术纪录已经超过1.5万台。面对这位本身就是传奇的人物该如何写?写什么?影片的导演谢晓鸣在一开始就明确了方向,“先进人物的报道太多了,焦点总是聚焦在他们很执著地去工作。其实我跟吴老接触下来,发现所有人都喜欢这个老头儿,我们真的把他当成爷爷一样看待,他非常有魅力。所以,除了表达吴老的成就以外,怎么让观众喜欢这个人物,也跟我们一样去爱这个人物是最关键的东西。”在此基础上,编剧黄丹抛开了常规的医生传记电影表现手术台救人的路数,将重点放在吴孟超奋斗一生的目标上:搞超前的科研,从根本上救治病人。而在影片的严谨性方面,制片人袁孝民介绍,“我们创作团队深入生活生活精益求精,这部片子是经得起所有医生挑剔的。”在这样一部既要求严谨,又要求温度的电影面前,导演谢晓明和制片人袁孝民还有着什么样的经历与理解,不妨听他们自己说。

猜你喜欢
吴孟超吴老医者
后疫情时代《医者2020》上线,是致敬也是治愈
祈祷而已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养生之道
名誉算啥
96岁院士一年仍做两百台手术
96岁院士一年仍做两百台手术
虚惊一场
唱歌排解烦心事
医者与病者
医者与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