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017-11-15 21:27王晓春程翠年曾娟
医学信息 2017年22期

王晓春 程翠年 曾娟

摘要:目的 研究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武汉市两个中心片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急救网络采取单一反应系统,其他按急救管理常规规定。实验组的急救网络采取单一反应系统和分级反应系统相结合,合作站点装备加以更新,其中一辆B型救护车由A型救护车替代,而合作站点的指挥调度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网络医院的对外联络部共同管理。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2年内有效出车次多于对照组,而急救占比的控制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更新的A型车的充分利用,有效降低了B型车消耗比例;另外,实验组平均到达现场的反应时间、平均完成急救任务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消耗人员数亦少于对照组,而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应用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不仅强化了120中心的力量,满足了分级诊疗的要求,也有效利用了院前急救资源,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因此是可行的。

关键词:急救网络;分级反应系统;A型救护车;合作站点;分级诊疗

中图分类号:TN91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2-0014-05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120 emergency network management model.Methods Two central areas of Wuha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first aid network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as a single reaction system and others were prescribed by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routine.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single emergency network reaction system and reaction grading system combined equipment cooperation site to be renewed,one of the B-type ambulance by the A-type ambulance instead,and the cooperation site of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joint network of the external management of the joint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 Results By comparis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in 2 years of effective trip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proportion of emergency control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ke full use of A vehicle update,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B car consumption proportion;in addi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average response time to the scene,the average completion time of emergency tasks i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average consumption of staff number is also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network system,application of 120 level management model, not only to strengthen the 120 center of pow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ific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lso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pre hospital care,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masses, so it is feasible.

Key words:First aid network;Graded response system;A type ambulance;Cooperative site;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隨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我国的人口结构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目前,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老人患各种慢性病的几率不断增多,意外突发事件的难以避免,再加上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健全,这些都会导致对120救护装备的需求越来越多[1]。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给急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时间就是生命,如何赢得宝贵的时间是一个系统工程[2]。武汉市于1997年开通120急救电话,同时设汉口、武昌、江岸站点,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现有直属站点、网络合作站点负责全市中心城区970万人口的院外急救、医疗转诊及社会公共保障体系的救治,逐渐建立了武汉市院外急救医疗体系[3]。尽管如此,依然满足不了多层次的需求,致使救护乱象丛生,私家救护即无证救护车及无证人员的出现,扰乱了急救秩序,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4]。因此,对120急救系统实施科学合理化管理刻不容缓。本研究探索120急救层级网络管理,为创建合理科学的120急救管理模式,推动分级诊疗转运,有效利用急救资源,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提供可靠的模式依据,具体报告如下。endprin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的两个中心片区,人口总量、结构及密度;地域范围和交通状况;基地站点的覆盖区域、站点数量、人员配备以及救护车装备;均经过120指挥中心科学设计,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地域划分和网络站点设置,见图1。

1.2方法

1.2.1实验组和对照组布局相同因素 ①均在城区二环线以内;②按急救半径2.5公里,急救范围19平方公里;③均设置3个基地站点,包括1个直属站,2个合作站。直属站由财政全额拨款建设,由120指挥中心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和救护车装备;合作站则是由具有三级医院资质的急救网络医院出资建设,由120和网络医院双重管理工作人员和救护车装备[5]。④两组直属站的人员和装备配置一致:包括2辆B型救护车和1辆C型救护车。每辆救护车配备1名专业医生、1名护士、1名司机和2名担架人员。B型救护车,即抢救监护型救护车,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病人而设计,具备相关高级治疗和监护设备,可供院前重症监护应用;C型救护车,即防护监护救护车,专门救治、监护和转运以下患者:传染性病 、中毒以及辐射损伤等伤/病员,具备相关高级治疗和监护设备(包括负压过滤消毒系统和防护设备),可供传染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用。

1.2.2干预因素 两组医疗急救体系的接受指令和反馈的路径情况,见图2,图3。

1.2.2.1對照组 合作站点配备B型救护车3辆,人员和装备与直属站相同。急救网络采取实施按照单一反应系统(single response system),即“任何就近单位可以派出急救员的反应系统”。呼救讯息发出后,120指挥中心接收并统一指挥调度,就近派遣。相关基地站点接受120指挥中心派遣指令,遵守“就近就急”原则,按急救管理规定,对伤/病员进行相关处理后,转运至急救网络中的医院,从而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1.2.2.2实验组 合作站点配备1辆A型救护车和2辆B型救护车。A型救护车,即普通型救护车,配备1名专业护师、1名司机和2名担架员,具备相关基础治疗和监护设备,用于院前救护需要基础处理、监护和转运的轻症患者;B型救护车的人员和装备与直属站相同。急救网络采取采取单一反应系统和分级反应系统(layered response system)相结合的方式。更新的A型救护车有利于分级反应系统的实施。分级反应系统,即需要不同档次的急救员:第一级为EMT-A,负责相对不严重的急救。第二级为EMT-P负责较严重的威胁急救。从而根据不同的病情派遣相应级别的急救员(EMT)和救护车,为了提供快捷高效的医疗救助,与对照组不同的是由120指挥中心和网络医院的对外联络部共同部署,接受救助信息并精准调度,统一指挥合作站点。

1.3观察指标

选取2015~2016年,两个县级行政区在120指挥中心电脑统计的数据。从有效接诊人数,危重患者的比例,出车反映速度,单次完成时间,满意度调查(120指挥中心根据呼救电话,在完成指令后的当月进行回访,分满意和不满意),见表1。

2结果

通过对比表1内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实验组2年内有效出车次多于对照组5280车次,而急救占比的控制则低于对照组17.10%(急救占比是指有急救需求,并需要高级急救装备的患者在总转运患者中的百分比,而对照组是所有的患者都启用了高级急救装备,因此对照组的急救占比是没有意义的),实验组更新的A型车出车次数高达5760车次,将B型车消耗比例控制到72.67%。另外,实验组平均到达现场的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5.5 min,平均完成急救任务的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将近5 min,平均消耗人员数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00%。

3 讨论

急救事件管理系统应包含调度、办公管理等功能,并与急救医院(分站)、急救车载等系统对接,协调医护数据、视频数据等相关信息实时在救护车、接诊医院和急救中心之间进行数据流转和交换,并在120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6-7]。急救受理的基本要素有:患者、急救医生、急救车等相关信息,还包括负责急救的医院和主治医生、患者的电子病历等相关信息。当急救事务创建成功后,急救受理管理模块负责把信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以便相关人员做好急救准备[5-6]。各级医院急诊室的院前急救服务由各网点构成,各网点再由路,车,通讯,设备等连成网络。优化120急救资源可以避免重复出车,提高工作效率[10]。

常规的院前急救由120统一指挥,虽然可以纵向发挥网络优势,信息较集中,做到统筹安排,但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跨地域出车,路程长计费增多,还不能及时到现场,最终造成延误抢救,患者满意度低;例如对一般病情平稳,只需一般处置和转运的患者,若按照对照组的方案,由120指挥中心指派B型救护车及装备执行,等到急症危重患者求救时,辖区内已没有车辆,只能加派外区救护车,结果最终造成抢救延误[11]。这就是为什么对照组反应时间快而完成单次任务时间长,危重急救有效出车次比例小,同时满意度也低于实验组的原因。

本研究从两方面着手:①由A型救护车替代合作站点的一辆B型救护车,更利于分级反应网络急救系统在急救过程的实施,符合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②合作站的网络指挥调度由120指挥中心和网络医院的对外联络部共同管理,更利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少跨区域调度,避免延误急救。具体应用程序是:就近网络医院外联部接到急救请求后,根据患者现场位置、病情描述、既往史等情况,启动相应急救反应系统,同时反馈给120指挥中心,由120指挥中心创建急救事务,并派遣合作站点的相应救护装备护送患者到医院。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合作体的一般换阵容的转诊,将派遣A型救护车和一级急救人员(EMT-A)执行指令,于1~2 min出发,5~8 min到达现场,立即实施基本急救措施,如了解生命体征,进行心肺复苏,骨折简单固定和搬运等,必要时与基地医院专科医生取得联系,报告病情并获得指示,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护送病人转运到该医院。而对于病情较重,需要在现场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患者,则直接派遣高级急救员EMT-P和B型急救车执行指令,提供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如气管插管,电除颤,建立静脉通道用药等,并急送医院。最后,对于突发重大险情和急危重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对外联络部立即组织各科专家和急诊科,启动医院的应急系统,并反馈给120指挥中心。endprint

4 结论

随着《任何就近单位可以派出急救员的反应系统》的颁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及时、高效抢救各种急危重患者,直接反映一個地区的医学科技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12]。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分级诊疗机制,再加上部分特色医院分别建立了“胸痛中心合作站点”、“院前院内一体化诊疗救治急性脑卒中合作站点”,完善了急救绿色通道,院外院内实施无缝对接,院外与院内医生在对患者检查、诊断、抢救措施和治疗原则等方面保持一致,建立使得急症、重症、慢性病以及术后等活动受限的患者,在网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间的转诊日趋常态化[13]。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拥有专科经验的医务人员,离不开具有高级装备的急救装备,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

在院前急救系统中,应用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合作站由120指挥中心和网络医院共同管理,将单一和分级系统优化组合,纵横交叉,灵活机动,可真正根据现场需求,向120反馈并申请指令。运用普通型救护车重点参与医联体之间的转运。这样不仅补充了120中心的力量,满足了分级诊疗中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急危重患者对120救护车的需求,有效利用了院前急救资源,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因此这种120急救网络层级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邢春利,彭明强.我国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02):9-13.

[2]关宇光,田振彪.绿色通道救治急性中重度颅脑损伤的预后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07(6):511-513.

[3]严敏,敖斯斯,江旺祥,等.武汉市院外急救需求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11(5):512-513.

[4]赵荣国,刘田林.“黑救护车”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J].北京观察,2010(9):54-55.

[5]杜红梅.我国120急救网络体系的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12.

[6]张昆峰.探讨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02):102-103.

[7]马锡坤,吴艳君,王鹏.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的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93-95.

[8]帅海涛,彭小斌,吴为清.“军卫一号”系统之门诊120急救管理子系统的建立[J].医疗卫生装备, 2005(9):237-237.

[9]徐国芳.基层120急救中心调度工作的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5):52-53.

[10]张峰海,武卫,郑旭东.优化院前急救网络对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881-884.

[11]何瑞仙,王映雪,田雅娟,等.患者及家属对于癌症诊断告知对象意愿调查[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3):283-285.

[12]赵明锐.加强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73-2374.

[13]彭春晖.沈阳急救中心院前院内连续救治一体化急救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编辑/李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