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需求的货代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2017-11-15 14:12王琳
中国市场 2017年33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专业英语

王琳

[摘 要]近几年,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对于其员工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向国际化方向靠拢。员工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专业毕业生如何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应用能力,进而快速适应企业经营现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企业经营状况,以及课堂专业英语的讲授几个方面,分析专业英语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3.178

1 货运代理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货运代理业(以下简称“国际货代”)属于我国外贸进出口业的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和国家创汇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开展“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充分发挥港口城市的发展潜力,带动了天津港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不容小觑,主要的发展趋势如下所述。

1.1 系统化

以往的货代企业从事的往往是货运代理流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比如进口报关、出口报检等,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要求货代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如此就要求货代人员不仅要熟悉原先的订舱、报关、报检等流程,更要了解从接洽顾客开始,到完成顾客交代的所有任务,货物转交收货人的一系列工作。对货代人员的能力要求就不仅限于专业技能,还有沟通能力、应对能力等综合素质。

1.2 专业化

专业化服务是对货代企业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专业化不仅是说要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顾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为顾客提供符合他个性化需求的超值服务。随着交通运输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成了目前国际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随之而来的,就要求货代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方向发展。在业务操作、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向着专业化角度发展。

1.3 物流化

目前天津地区已注册的较大规模的货代企业不下百余家,大大小小的货代企业不胜枚举。由于我国良好的软、硬件环境,除了很多本土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货运代理企业进入,这都加剧了国际货运业中的市场竞争,使得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承受的经营风险增加,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加难以生存。故货代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渴求度是非常高的。由于行业特殊性,对于英语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是货代企业人才需求的亮点之一。

2 货代企业对员工英语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高职院校货运代理专业学生所做调研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英语知识同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的行业英语还有些许差异;从企业的反馈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对于新入职的学生,企业依然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培训,这种学校和企业之间知识的中断,对于人才培养的顺利过渡颇为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课堂英语”同“企业英语”紧密地结合起来。当前货代企业中对于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英语单据识别及填制

货代企业日常工作中,根据货代员岗位不同,需要接触到不同的单据,比如:

虽然现在大多数单据都配有中文解释,但货代员依然要根据原始的合同进行信息提取,这就要求货代员具有相应的英文理解能力。另外,具备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能够确保信息填制的时候不出现拼写错误以至于后期影响单据的正常使用。

2.2 货代专业领域专业英语常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货运代理员,单据填制属于工作的基础要求之一。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还应对货代领域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比如货代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地区、城市;外贸贸易合同签订等过程中常用的贸易条款;知名的一系列国际船公司等。这些常识的掌握,不仅体现了货代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也对其顺利与外商磋商帮助颇大。这些知识的掌握必须是以英语作为媒介,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2.3 专业领域对外交流

一个客户从接触、了解到洽谈、达成一致,中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专业背景、个人修养、专业素质在内各个方面的全面接触和了解。只有双方在理念上、服务要求和服务质量上有所共识,才有可能在目前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拿下订单。那种只能躲在电脑后面靠翻译软件和顾客沟通的工作人员,是没有办法应对目前这种竞争压力和局势的。

3 “课堂英语”的基本特点

3.1 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

货代英语授课目前还是以课本为主,实践为辅。课本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英语,往往是“滞后”的英语,是“过时”的英语,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很多学生反馈学习的内容用不上,还要从头学习,对于初入职场新人的自信心是一个打击。很多人不能适应这个过程,不能顺利完成这个过渡。

3.2 专业深度够深,宽度不够

因为课时所限,老师讲授的内容一般以课本为主,以讲授货代专业知识为主。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货代专员,仅仅掌握基本术语、货代流程等核心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到货代领域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小到国内外著名的船公司、港口、码头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这方面的训练在校期间学生能够经历的太少。一旦深入工作岗位,才发现满腹专业知识,却少有用武之地

3.3 考核、反馈机制不够灵活

在校期间英语学习,基本还是采用考试等传统方式,对学生来讲,考试之前几天突击背诵、考核、考试后迅速遗忘,已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长此以往,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是很不利的。但受困于反馈、考核机制,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并非易事。

4 “课堂英语”同“企业英语”相结合

在对货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货代行业英语需求分析之后,我們可将课堂英语同企业英语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结合起来。

4.1 调整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货代行业飞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而现有的教材体系,从编纂到刊印到施行,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这要求在货代英语的授课上,不能仅依靠已有的教材,还需要辅之大量的实际应用类的教学参考。这些教学参考可以直接取之企业。做到专业知识上课堂英语同企业英语的无缝对接。

4.2 调整授课流程,实训类课程占主导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如果不能加以充分地锻炼和应用,效果也会有折扣。所以在授课流程的设置上,除了理论讲授,其他大量的时间应用于设计各类模拟操作,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可以减少其适应实际业务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同企业专业人员进行座谈,或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允许学生深入企业工作实际场景,切实对货代英语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有一个感性认识。

4.3 改善授课模式,调整反馈机制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货代英语应用能力,可以调整反馈机制,改善授课模式。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多媒体为主导的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英语的实际使用场景,而不再是书面用语,之后再由他们自己进行场景转化。另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货代使用流程,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除了上述各种方式的使用之外,也可探索阶段性顶岗实践模式。在学生寒暑假阶段,根据企业的运营状况,将学生分批次送入企业进行阶段性顶岗实践。使其能够随时对货代行业的发展现状、货代英语的使用情况有一个直观认知。同时能够及时检查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英语使用的兴趣。当他们重返课堂,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企业来讲,这种模式也便于企业挑选适合的货代人才,早日为企业所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专业英语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