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研究

2017-11-15 00:03吴玉付李娟王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冠心病

吴玉付+李娟+王红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经桡动脉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在2015年01月~2016年08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介入途径方式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70例)。A组患者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B组患者应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参数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关键词】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经股动脉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January 2015 – August 2016) as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ys of intervention is divided into A, B two groups (each group were 70 cases).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radial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B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SPSS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ccess rate,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the average time of postoperative bedti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parameters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 rat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Results ①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LVE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SD (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P<0.05).(3)The incidence of systemic embolism and th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P<0.05).Conclusion The therapy effect of trans-radial intervantions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femoral artery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Radial artery;Coronary heart disease;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冠心病是临床循环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冠心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多,与患者本身的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1]。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选择出最为准确的方法。随着临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部分人员认为采取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很有效果,但部分人员認为采取经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2]。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有支架植入治疗指征,并同意者;(3)知情下同意参与研究者;(4)术前ALLEN实验结果均阳性。(5)无冠脉介入诊疗禁忌证,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2)心功能不全未纠正不能平卧者。(3)中途退出本次实验研究者。A组患者中有4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0.36±10.92)岁,平均体重为(66.66±10.62)kg;疾病类型:52例合并高血压、18例 合并糖尿病。B组患者中有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1.05±10.46)岁,平均体重为(66.11±10.79)kg;疾病类型:50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1.2 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患者仰卧位,伸展右手臂,在患者腕部垫好纱布;(2)常规消毒后,选用TERUMO 6F桡动脉穿刺套装包,寻找好靶点;(3)选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进针方向与皮肤成45°~60°角;(4)出现少量回血情况时,要继续向前推进且退出针芯,获得搏动性喷血后,再送入导丝,确认无阻力之后,插入桡动脉鞘管;(5)注入200 ug硝酸甘油+3000 u肝素,防止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出现;(6)使用5 F多功能造影管完成造影,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指引导丝和支架等;(7)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结束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管,拔鞘后局部应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包扎,包扎后注意桡动脉搏动情况,每隔2小时放松桡动脉止血器1次,常规于术后12 h解除桡动脉止血器。

1.2.2 B组

B组患者应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常规消毒,选择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穿刺具体步骤同A组;(2)穿刺成功之后,插入股动脉鞘管,无需注射硝酸甘油,其他同A组;(3)支架植入具体过程同A组。(4)经股动脉介入手术完成之后。缝针固定股动脉鞘后返回病房,术后4 h拔除股动脉鞘,压迫止血20~30 min,然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2 kg沙袋加压4 h,右下肢制动,拔管后卧床20~24 h解除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3 两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常规应用拜阿斯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他汀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3天。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参数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LVEF、LVDd、LVDs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LVEF、LVDd、LVDs等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比较

A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为(5.26±1.81)h,B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为(22.15±5.53)h,A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体循环栓塞(脑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

A组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3 讨 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大优势,出现上述优势与解剖学的特点密不可分。桡动脉位于前臂表浅部位,在前壁近端,桡神经独立进入到前壁后部,在此区域内,并未有其他重要神经与桡动脉伴行[3-4]。因此,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很大优势,手术之后避免了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出现。相比起股动脉而言,分布在桡动脉的神经比较少,在手术中不会因为神经反射而引起血压不稳情况。对冠心病患者来说,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手术,其肢体不需要很长时间的约束,避免卧床时间过长而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腰酸背痛等情况。对于年纪比较大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并发上述并发症是比较严重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广受患者好评[5]。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 吕永成.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123-125.

[2] 张海勤.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95-96.

[3] 仇昌智,陆永光,黄军章,等.浅谈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4(14):270-272.

[4] 王培松.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201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14):72-73,74.

[5] 李 利,申国璋,胡 威,等.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3(21):54-55.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颅内出血临床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