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形势下图书馆的创新与融合

2017-11-16 00:33刘聪尧
剧影月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刘聪尧

论“互联网+”形势下图书馆的创新与融合

■刘聪尧

“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已悄然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巅峰,二者统一结合催生出的数字化图书馆新业态,鳞次栉比般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超越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激发出人们的创新理念。毋庸置疑,互联网的新时代到来了,它与传统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全民阅读时代的数字化新变革,在科技日新月异、更迭交替的历史进程中,“互联网+”形式下图书馆的创新进步与融合发展,成为了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了未来民族发展进步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即是从科技发展、思维方式、能动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思考与认知;协调即是融合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通过系列兼并与协调,催生出适应时代变革、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新业态;绿色即是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协调进步,将新生事物置于纯净自然的环境之中,不添加任何冗杂事项,不适用任何不利手段,不谋生任何混乱因素,将新生业态孕育在绿色环保、安全稳定、正确健康的社会之中,从而能够与新时代和谐共生、历久弥新;开放即是具有包容性、整合性、规律性,通过不同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民族服务的创新目的;共享即是全面建成人人享有、人人分享、人人进步的美好蓝图,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传精神的社会正能量。

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社会宗旨中,五大发展理念完全与“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契合,这代表着未来时代互联网是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坚强基础,“互联网+”是孕育新型业态的坚固桥梁,“互联网+”图书馆是构建科技时代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坚实支柱。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诞生,延续了传统图书馆的核心精髓,发展了读者传统模式的阅读途径,创新了全民阅读时代的宏伟巨著。

一、世界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从英国工业革命过渡到18世纪第一次科技革命,期间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科技是发展的第一要义,科技发展亦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无论是瓦特的蒸汽机、富尔顿的轮船,亦或是史蒂芬逊的火车,这些科技发明创造都极大地丰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此人类社会中手工作业被机器作业所取代,这促使了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建立,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接连发生了质的转变,世界历史进程中开始了城镇化的阶段历程。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电力技术得到了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这促使全世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生产关系也进一步得到调整。然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中国,正在历经着全民奋起的反抗斗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爱国运动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中国的进步人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建立起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自此走向了探求强国之路。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其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理论想法源自美国的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的最初理想是制造一台线性方程组的机器,同时能够解释出含有29个未知数的方程式。他坚持不懈地通过两年反复研究试验,使得思路越来越开阔,设计越来越清晰,这时约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做出了四个决定:采用电能与电子元件,在当时就是电子真空管;采用电容器作为存储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错误;采用二进位制,而非通常的十进位制;进行直接的逻辑运算,而非通常的数字算术。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他终于在1939年创造出了一台完整的样机。

互联网的发明是博纳斯·李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创造的,并且发明了“WWW”网址,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时至今日,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改变着世界。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互联网不是无中生有,政府研究创造出互联网,因而所有的公司才能为之安身立命。 ”

直到1958年,中国先后研制开发出了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中国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的第一批晶体管计算机。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试样的电子计算机。70年代,中国开始掌握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80年代后期,中国将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推广并熟练运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科学成果;自钱天白教授在1987年9月20日发出的第一封e-mail开始,追溯到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期,中国正艰难地研制开发着计算机互联网的积极科学成果,它凝聚着我国科学技术人才的核心价值,汇聚了人们智慧的洪流,这是我国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和汗水。直到90年代末,中国大陆互联网开始普及,电脑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直至今日,电脑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的好伙伴,互联网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它缩短了人们的联系距离,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人类自此走向了科技现代化的生活。

二、我国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历程

互联网正结合着传统图书馆走向新时代的开端,二者相互贯通融合、积极发展,在科技时代的创新领域中一鸣惊人、硕果累累。数字化图书馆早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通过对比传统图书馆,我国的图书事业也紧密跟随着世界科技革命进步的步伐,从最初周朝的藏书楼到不断进行着“图书革命”的演变升级,这无疑对中国人民的进步、民族社会的复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纵观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进程,自明清时期,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组织中积极涌现出了藏书楼,一时风靡全国,但是藏书楼里面的藏书从不对外开放,属于私人自藏,只为拥有者所阅览。追溯到近代,人们将统一的文献收藏称之为图书馆。它一改之前藏书楼的闭关封锁状态,积极对外开放,希望民间百姓踊跃阅读,近代图书馆禀赋了周永年的儒藏思想:愿与海内同人共肩斯任,务俾古人著述之可传者,自今日永无散失,与天下万世共读之。自此图书馆从封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从图书拥有者的孤芳自赏走向了全民开放阅读的新时代,以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从封闭到开放的曲折艰难历程。传统图书馆在我国人民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民族复兴的智力宝库,是先贤留存至今的智慧结晶,更是人民进步、社会发展、民族强大的思想武器。

传统图书馆奠定了后续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在传统图书种类相对单一,藏书规模相对狭隘,阅读方式相对局限的现实问题背景下,只有通过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互联网技术,才能相对拓宽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创新渠道,能够将图书种类丰富化,藏书规模放大化,阅读方式多样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发展,通信技术的成熟,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的大规模建设与利用,这些有利的积极因素正在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也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目前,网络管理信息技术、数字化运用技术和数字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已成为国际创新发展的焦点,世界各国都相继通过政府支持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传统图书馆存储、收集、编辑数据库的形式早已无法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人工的借阅查询工作迟早会被电子智能取代,为了使读者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图书资源服务,同时收集读者信息,建立有效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只有进行一次科学的图书馆变革,综合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模式,才能够实现读者的文化需求标准,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理想愿望而进行数字化的图书变革。

三、“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融合

“互联网+”意味着创新发展的新经济意识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越性和创造性,重点促进以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为要素的融合创新发展,大力支持新兴业态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加广阔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同时更好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支撑,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转变升级。在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顾名思义,“互联网+”即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图书馆,不仅仅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广阔的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图书馆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的热点主题,即“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使之成为了21世纪信息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数字图书馆”的英文名称是“Digital Library”,含义是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同时储藏图文并茂的图书资源为主要特征,实质上数字图书馆是根据媒体制作技术的的分布式系统,将不同系统、不同位置、不同资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同时进行数字化的技术存贮,建立起一个大型数字化图书信息资源系统。

数字化图书馆相当于传统图书馆增添了一双“互联网”的翅膀,将传统进行创新,让新业态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融合是一种特殊的跨界融合。“+”就是连接、就是共享、就是开放、就是融合、就是创新。只有通过多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禀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的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坚实;融合发展才会更加协同统一,群体理想智能才会变为现实。“互联网+”图书馆融合本身即是帮助图书馆创新,协助其走向另一个广阔的苍穹,能够将传统图书馆创新驱动,通过传统图书的粗放资源驱动创新发展为数字化资源。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本性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自我创新,自我激发。

纵观信息时代的信息革命,互联网早已冲破了原始社会中的固有模式,通过互联网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进行转变,在虚拟的世界中,将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互联网+”图书馆融合发展也充分体现着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互联网是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本身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互联网+”图书馆融合发展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系统。它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禁锢全部打破瓦解,把孤岛式的片段创新连接成篇,让世界的图书资源充分运用和共享,让创新成为读者现实生活中最理想的实现价值。“数字化图书馆”将连接一切可能的图书信息资源,让图书馆继续完成更加博大的文化历史使命,为实现现代图书馆的本质价值而经久不衰。

四、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理念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最早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实验活动的图书馆之一,影响颇大、意义深远。在1990至1995年期间,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数字化图书资源的使用对象,建立起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运用系统,该项目的数字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包括历史照片、历史手稿、历史讨论等相关资源,American Memory最终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功,这股热潮也影响了我国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创新。我国上海图书馆是最早开始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其数字图书馆的结构模式新颖,在互联网的背景环境下,进行图书资源的整合,通过对馆内读者的调查回馈,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资源调整,并且逐步进行数字化图书资源的更新与发展,不断创新理念、发展馆藏,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三者紧密联系,最终上海数字化图书馆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发展里程碑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综合数字化运用于实践,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正在积极地迈向未来图书馆的顶峰。

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更加侧重对图书资源收藏特征的囊括与列举,收藏品主题为电子产物,部分为纸质产物,读者的阅读方式可以采取手机、电脑等客户端,也可以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数字化图书馆将一定量的图书信息在互联网中聚集,供世界各地的读者进行查阅和检索,不一定需要对应的图书馆社会实体,它也可以视为数字图书馆的初级阶段。数字图书馆概念始终倍受世界广泛关注,世界各地的文化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科学的探讨、研究和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化、全球化等理念的出现,数字图书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互联网+”图书馆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为世界读者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优质的文化信息服务。

五、结语

在“互联网+”的形式下,数字化图书馆已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未来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都会建立在互联网思维的惯性中,互联网融合图书馆所产生的新业态,完全符合习主席提出的“三学观”: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文化教育体系。“互联网+”图书馆正是孕育在信息变革时代中,且具有开放意义的“三学观”文化教育平台,其顺应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变革创新,建设着“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学习平台。世界读者可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的新颖模式为社会创新人才提供完整的图书资源,切实做到了构建文化惠民,建立书香社会,争创全民阅读的新社会,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互联网+”图书馆也会深度融入读者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完全契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着我国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综合目标。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互联网+”图书馆将会成为信息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变革,它的存在将会改变世界、创造世界、超越世界。(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