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构建下的女性电视栏目

2017-11-16 00:26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女权主义意识

姚 麟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0036)

女性意识构建下的女性电视栏目

姚 麟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 大连 110036)

当下女性电视栏目已经成为中国一种独特的电视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再以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形象作为节目制作的出发点,本文运用了女性主义理论、话语权力等一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女性电视栏目的重要品质,如女性对身体的重塑、智力的重返、心灵的皈依融入到具体文本进行分析。

女权主义;女性电视栏目;女性主义追求

对女性电视栏目的研究离不开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女性意识的概念来源于女权主义理论,而这一理论又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它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机会的一种信仰和行动,或者说它是一个社会变革的建议,以及力求结束妇女压迫的运动。”如果说改革将中国女性从实质意义上带入到现代化大潮中,那么电视则使她们真正踏入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心理境界,使她们在心理上与众多的现代人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对外在世界的理解与渴望,唤起了对女性自身命运的思考。女性电视栏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意识,体现了女性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和男女平等的权利意识。

一、女性身体的重塑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女性从身体上受到的控制和压迫主要来自家庭中的暴力、生育与工作的矛盾和困惑,以及身体上的摧残。女性电视栏目通过女性自身经历使现代女性在感受到身体重荷中的冲突、痛苦和徘徊时,自我意识得到启迪。在《半边天》中有一系列拯救女性的节目:《对家庭暴力说“不”》《怀孕之后》、《拯救乳房》等,都旨在说明女性要珍爱自己的身体,社会也要关爱女性,最终达到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身体尊严与自由。

与男性平等社会权力的确立,使女性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看自己,从“女为悦己者容”转变成“为悦己而荣”,打破了“女性永远站在男人的凝视和判断之下”的境遇,从而实现了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根本肯定。女性电视栏目在女性面前展现出新的审美,引导着女性新的审美意识。女主持人、女嘉宾表现出的仪态、行为、服饰美在客观上都产生了标准化的审美尺度,成为女性修正自身的参照。

二、女性智力的重返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无不在寻求着同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因为只有这种相适应性才能使人们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理想位置,从而才能完美体现出个人的生存价值。女性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同社会发展的调适。“当女性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男性统治领域中的时候,这种限制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而走出这种限制就意味着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活动,有更多的实现自我的可能性。”因此,学习与工作对于一直被限制的女性来说,是一种解放,女性追求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进行智力活动的自由与权利。

社会的现代化呼唤新女性知识化,知识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女性增强政治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心理素质,因而女性电视栏目多是以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为出发点,在节目中渗透女性的知性,除了通过普通女性表现自由与追求外,也经常邀请知名女人、女强人作为形象符号意义表现女性在智力与知识结构上与男性的平等。《天下女人》之《女人的职业选择》中请来了知名的芳香理疗师金韵蓉女士,讲述了她在25年不断的跳槽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职业的经历,证明了女人在社会上具备和男人一样的智力与追求。女性电视节目要做的就是从实质上改变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均衡状态,将女性的风采、素质突显出来,将女性知性的符号意义渗透到心灵。

三、女性心灵的皈依

女性电视栏目基于生命的和谐与完满,谋求男女两性共同制造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感情与精神生活,栏目通常重在女性意识的精神层面,强调时代女性的主体风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强调把家庭领域界定为女性的领域,把家务劳动界定为女性的义务。对女性这种态度上的肯定,使很多女性找回了精神上的自信,找回了生活中的自我。

女性电视栏目对女性精神气质和风度的强调,使女性意识的体现由外在表征上升到精神层面,对女性修饰美的刻画是对精神自我的呼唤和暗示,而栏目中对女性独立自主和自强自重风貌的直接呈现,是对精神自我的表露和追求,既有意识地宣扬了时代女性的精神气息,积极肯定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又引领了女性意识的走向,强化了女性意识的观念。

长沙女性频道《女人故事》之《南门口的铿锵女人》中那个命运多舛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六旬老太太,在她的人生中记录了一个国家破茧蜕变的历史,在她的人生中刻画了过去与现代的女性坚强。当两个年轻的女顾客要求与四奶奶拍照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同样的青春,那种昂扬的精神气息贯穿了四奶奶的一生,那种女性深层次的美在四奶奶身上呈现出来,体现了女性电视栏目追求的一种皈依,女性自强的心灵皈依,这是淡淡故事中隐藏的强烈追求。

[1]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7.

[2]远婴文.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A].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11.

[3]沈奕雯.被构建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1.

J904

A

1007-0125(2017)15-0090-01

姚 麟(1982-),女,辽宁营口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剧剧作研究。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女权主义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