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17-11-16 00:26谷正月席孟妮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艺术创作规律

谷正月,席孟妮

(太原师范学院 美术系,山西 太原 030619)

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谷正月,席孟妮

(太原师范学院 美术系,山西 太原 030619)

艺术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两部分。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理论指导着实践,实践又推动者理论向前发展,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实践产生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理论;实践;关系

一、艺术理论是什么

要想正确认识艺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艺术理论”的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特指经术。“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的理解和论述。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因此,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艺术理论要综合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生活中的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以及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二、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作家廖沫沙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者补充理论。”费尔巴哈也写下过“理论不能解决的那些问题,实践会给你解决”这样的句子。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实践产生理论,理论则推动着实践进步。在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艺,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彻底了解,才能更好进行艺术创作,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艺术理论则是人们对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学习中外美术史的时候我们知道,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等。虽然很早就有了艺术实践活动,但艺术理论要比实践迟很多年产生。在中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涉及艺术问题,渐渐出现了一些艺术上的著作,如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荀子的《乐论》,甚至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对美学的一些思考。实践产生理论,反过来,艺术理论一旦产生,就会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美的创造,而创造美就需要遵循美的规律,艺术的规律。

艺术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历史和现实,在各自的创作实践中,以自己的经验和切身体会为基础,对艺术创作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用以指导艺术家以后的创作实践。任何艺术家,无论他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总会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按照自己一定的审美基础来进行创作,并且多少都会受到艺术理论或艺术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笔者认为,艺术理论和实践,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又给艺术实践以指导。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实践也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艺术理论也应该不断发展,随着艺术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加累积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形成新的体系。

鲁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以类似的方法来从事同一类活动,做的人多了,形成了一个传统。艺术便是众多传统中的一种。当我们进行某些实践活动,其实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由前人创造的一种传统,从前人的做法那里学习该怎么做,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做好。通常,我们最初并不是从理论开始实践,而是从榜样开始,先学会模仿,之后才有了自己的意识,才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理论。

例如刚开始学绘画,笔者模仿米勒和莫奈,在前人的实践和理论上建立自己的意识,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体系。在有了自己的意识之后,就能对以后的创作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些思考,促使笔者在今后的创作中能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的作用,它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然而在人们探索理论的过程中,失败是无法避免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选择放弃,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改和补充。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脱离了正确理论的实践无法走向改变客观世界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理论为实际,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

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归纳、综合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经验成果的反思、检验和更正。在我们运用理论成果实践的时候,不能把理论的作用夸大为改变实践活动的规律,更不能贬低理论的社会功能,甚至把理论视为无物,使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深刻反思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合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创作,为自己的作品增加内涵。

《踏歌图》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在这幅作品中,马远用简洁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水环绕的复杂静物画得远近分明。由于他在构图上擅长采用以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常画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显露出大片的空白,因此,被人称为“马一角”。马远的边角之景是对艺术的高度提炼,是十分精简的艺术美学。当北宋画家把全景山水画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南宋山水画家要有所突破和发展,只能另辟蹊径,因此才造就了“马一角”和“夏半边”这样的优秀画家。他们学习前人的理论,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使自己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进步。

三、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理论与绘画创作实践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不仅在经济方面飞速发展,整个艺术市场也是越来越繁荣,但是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艺术市场良莠不齐,艺术家越来越浮夸,一幅幅包装精美的天价巨作让人目瞪口呆,艺术作品也显得更加艳俗,艺术家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姿态,艺术作品渐渐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试想,一幅没有内涵、没有思想、没有理论支持的作品,又能让人们欣赏多久呢?

笔者并不想把艺术置于多么崇高的地位,也不认为艺术不能与市场融合,只是觉得,让市场主导艺术似乎不妥,没有内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作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为普罗大众所用。我们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从艺术本源出发,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博览群书,觅得启发,常思勤画,记录感悟,锤炼心得”。张大千先生有一句话:“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有了艺术理论作后盾,在创作的过程中才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万书元.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肖江.“画”实“论”不虚——艺术理论与绘画创作实践的辩证关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4]马知遥.中国油画的尴尬和误区[N].文艺报,2012.

[5]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J20

A

1007-0125(2017)15-0117-02

第一作者:谷正月(1960- ),女,山西芮城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第二作者:席孟妮(1993- ),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艺术创作规律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巧解规律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