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绘画造型观之我见

2017-11-16 00:26周傲南
戏剧之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素描态度绘画

周傲南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小学美术绘画造型观之我见

周傲南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小学美术绘画造型观影响着学生对于美术审美与表现态度。从写实的造型观现状形成的原因出发,讨论在小学阶段建立多元的绘画造型观对发展美术和健全学生成长的作用。

小学美术;绘画;造型观

现阶段,小学美术课依旧有把“画得像”作为唯一的审美标准。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产生。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从而影响学生绘画造型观的转变。教师的引导行为又存在着怎样的因素?

一、对写实绘画造型的态度

(一)学生的态度。以笔者小学实习的经验,大多数的孩子在画画时经常会说: “他画得好好,好像呀”、“老师,你看我画的像不像”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或者给他两幅画,一幅安格尔的女肖像和一幅马蒂斯的女肖像放在一起问他们哪一幅更美,通常得到的答案是安格尔。原因是安格尔的画完美得让他们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完成。产生这样选择的心理因素有两个:1.主观原因则是这些孩子内心的不自信,人云亦云,不认为自己的绘画作品也能被称为艺术;2.客观原因是老师或者家长曾对学生自己创作作品中的形态给予了纠正。所以很多学生也认为“画得像”才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唯一标准,没有形成更为包容性的评价标准。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学生家长可能在学生时代受到片面的美术教育,认为只有写实绘画才是正确的造型观。于是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会严重阻碍他们发现孩子绘画本身的趣味性,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要画得像才是好的。例如很多家长在小学时就让孩子去学习素描,一味地相信“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句话,而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小学教学。同时家长的审美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甚至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学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教学者的态度。某些小学以及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学者一方面为了满足学生家长对写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没有对美术教学的理论以及理念进一步学习,惰于创新。他们在教学评价时经常把画的写实逼真作为优秀作品来展示,将自己单一局限的艺术审美强加给其他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有时会出现老师给学生改画的情况,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视觉经验,破坏了学生本我的艺术审美。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学者,他们的审美水平,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绘画写实的态度。

二、培养小学美术多元化绘画造型观的原因

(一)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学生形成多元化的造型观,有助于其在解读美术作品时更具有丰富性、全面性和多元性。能更好地感受写实绘画带来的真实美感享受。在欣赏现代主义绘画时,能与艺术家共同分享和体验如何把感情、感受和直觉神奇地融入作品并将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再现。

(二)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如果在小学阶段把单一的写实风格造型观作为主流,那势必会阻碍美术与社会的发展。与现代艺术发展的轨道相悖,美术文化的创新性也会缺失。《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与价值中就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多元的造型观,强化对美术文化了解的深度,拓宽对美术了解的广度,有利于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平面性的审美要求。要打破学生对于既定写实逼真的审美模式,形成多元造型观。现代艺术中批判古典主义等写实绘画的立体性,要求回归到原始平面性的审美。所以平面性的审美从现代美术发展一直至今,美术思潮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美术教育。当今的小学美术教育要求学生的绘画回归本身的平面性,一方面由于现代美术的审美风格,另一方面保护学生这一阶段的视觉经验。

(四)开放性、包容性的艺术态度。学生形成多元化的造型观,对更多的艺术风格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才能以一个更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来进行美术欣赏与表现,这种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待其他领域的价值观,完善学生对美术多元文化认识到社会多元化的认识,从而逐渐促进学生开放性、包容性的态度,完善学生的发展。

(五)保护学生本我的艺术审美眼光与创造力。学生把写实逼真作为绘画造型观往往是模仿成人的视觉经验,原因则是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带来的不自信感。在2016年12月成都市艺术人才大赛以“飞翔”为主题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以学生自己的经验和视觉感受为出发点的作品具有儿童的特征,生动有趣。而画素描的学生则背着画了平时练习的素描静物,无法用素描来表现“飞翔”这一主题。两幅画面不论从画面张力、造型特点以及情感表达等都相差甚远。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不应该学习素描,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和视觉审美来完成有情感有感染力具有自我特征的绘画作品。在小学引导学生形成多元的造型观是为了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视知觉审美,增强学生自信的态度以及个性的表现,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我的艺术审美。

[1][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当代艺术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

G63.75

A

1007-0125(2017)15-0179-01

猜你喜欢
素描态度绘画
初夏素描
素描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凡·高的早期素描
态度决定一切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