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17-11-16 13:17
关键词:文学类导语跨界

重视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

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前的导语都采用了这样的安排模式:先人文主题,后语文要素。目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教材使用者跳过单元导语,直接进入课文,把单元导语当作可有可无的点缀,殊不知,这实乃错失“珍宝”。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研读“单元目标”,从中提炼出适切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通过该单元的学习既得到精神熏陶,又提升语文能力,避免出现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窘况;同时,教师也应将单元导语的重要作用“启发”给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将单元导语纳入他们的学习计划中,如此,单元导语才可起到真正的作用,不至于流为摆设。

(高鑫《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第7~10页)

做跨界学习的“先知者”和“先行者”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虽然没有明显的跨界特色,但学习的内容已经跨界。教育评价部门已经把跨界学习内容列入考试评价范畴,这在现在的学考、选考和高考等各级各类考试中已经有充分的体现。家长对跨媒介学习尚缺乏认同,是因为不了解变化着的形势,学校领导对新的学习方式态度谨慎,也是因为对语文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变革缺乏了解。就课程本质而言,跨界学习和应试教学并不矛盾,应试教学也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一种学习能力。换句话说,习得应试技能,也是跨界学习的应有之义。适应并推广跨界学习,教师还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如果认同了这样的学习变革,课程实施层面并不会成为大的问题。作为学科带头人,我们在跨界学习上,不但应该是“先知者”,而且应该是“先行者”。

(语文树工作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研讨(下)》,第30~44页)

高中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须向“审美”和“深度”靠拢

近年浙江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如《母亲的中药铺》《母亲》《捡烂纸的老头》《走眼》《静流》《一种美味》等,大多是“写人记事”的,理解难度不大。但是,因其贴近生活,也容易使一些考生用“实用”的眼光来观照,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于是,对《一种美味》“故事”结尾的突转等,认为“不真实”“太诡异”,也就难以把握其深层意蕴和艺术魅力。

针对这种状况,在高中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复习备考中,教师亟须从文学作品特质和文学欣赏规律出发,引领学生向“审美”和“深度”靠拢。

(杨建华、沈坤林《向“审美”和“深度”靠拢》,第51~54页)

语文阅读教学须增强文体意识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增强教师的文体意识,把教师的目光吸引到阅读文本的体式差异上来,让教师真正做到“依体而教”。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头脑里构建清晰的文体思维框架,做到“依体而读”。唯其如此,阅读教学才可能是专业而高效的。

(徐赛儿《强化教师的文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体思維》,第55~58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类导语跨界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跨界
跨界
导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文学类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