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转变研究

2017-11-16 08:55陆乐胡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转变

陆乐+胡杰

[摘 要] 随着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审计组织方式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不但表现为对审计机构需求有所转变,同时还对审计项目组织形式有着尤为明显的需求变化。尽管审计信息化让审计组织方式有着如此重大的进步,但是审计组织方式依然有着较多限制,例如来自政府方面的考核限制、操作时的标准缺失限制等,而且和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发展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制约。因此,要想让审计组织方式在审计信息化背景下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对其限制因素进行突破、改革。

[关键词] 审计信息化;组织方式;转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20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043- 02

0 引 言

審计信息化主要是在不断转变、变化中,让审计工作最大限度地运用并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一种状态。和传统的纸质账薄查账方式相比,审计信息化更不容易出现,而且也能有效防止账目作弊情况,对于审计项目组织形式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的作用,指出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变及创新方向。

1 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的作用

1.1 审计信息化为审计组织扁平化发展奠定基础

运用计算机技术所实施的现场审计能够通过很多操作模式实施审计作业,从而保证审计数据更好地得以利用。不论是年龄较大的老审计人员还是可以熟练运用SQL的新审计人员,都能够非常自如地实施审计操作。其所自带的审计方法、项目管理功能、自动提交审计资料功能等,均使其形成了完善的审计管理单元,从而可以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信息、指令互换,从而也就为审计组织扁平化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1.2 交互软件为审计组织扁平化提供技术支持

一般而言,审计机关包含独立和统一两种组织审计项目。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管是哪种审计项目,都需要提供出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如果是统一组织审计项目,则还要进行具体的方案编制。这时就出现了有着管理功能的交互软件,这一软件能够让上级审计部门便捷地观看现场的各种审计资料,在深入总结分析之后下达指令,而且审计组织信息可以快速传递,让审计组织内部所有人员都看到上级所传递下来的指令。这一软件的出现实际上就为审计组织扁平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其清除了技术障碍。

1.3 让审计组织跨层级、跨地域移动作业得以安全实现

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更加倾向于“无纸化”,所以对移动办公需求非常明显。而移动办公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就是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为此,我国审计署研发出移动办公环境下的安全客户端系统,能够让审计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安全办公、作业。可以说审计信息化使得审计人员即便不在审计机关、办公系统内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审计办公,这样也就使得审计组织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域内得以实施。

1.4 联网审计系统使得审计组织形式变革加速

联网审计能够让审计机构实时进行审计操作,保证审计工作在事中和事后得到有效结合、静态审计和动态审计得到有效结合、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得到有效结合。这样的审计系统对于审计组织中现存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文件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此审计组织形式也必须要加速变革才能与其相适应。

1.5 大数据技术促使审计组织工作场所发生改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审计信息化下,如何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这是当前审计工作发展的重点问题。为此,审计工作人员职责、工作内容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移,所以审计组织工作现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很多传统的审计办公室需要被数据中心与数据仿真实验室所代替。

2 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变

2.1 调整和信息化不一致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

在审计信息化下,并非所有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都可以很好地适应信息化技术,因此有必要对那些没有适应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加以调整。在被审计企业内部推行联网审计以后,就需要提高效率,要保证一次通知审一年,即每年年初下发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时间一直要到年底。审计单位可以抽调几名精练强干的审计人员,定期对被审计企业进行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深入调查,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审计时的人力成本,同时也能保证审计质量。

2.2 从项目管理改进方面出发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在审计信息化下,审计工作一定要提高效率,保证审计质量。而对审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目的也在于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由于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时,要全程跟踪审计工作,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如审计项目、审计计划、准备工作、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工作的选用与确定等,审计项目质量最为根本的体现就是审计报告质量高低与否。因此审计部门要加大对现代化审计软件的运用,有效实施现场审计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分级复核程序软件,保证项目过程管理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

2.3 调整和审计信息化不一致的审计程序

联网审计为审计工作带来许多显著的影响,让审计程序、审计期限、审计通知等都有着明显的转变。然而从实质上来看,联网审计却并未让审计法有着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审计法并未对被审计企业在提供审计资料时的具体形式、时间间隔做出硬性规定。因此,要想让审计组织方式更好地适应审计信息化环境,审计署需要制定出与审计信息化相一致的规章制度,保证审计程序科学合理,从而也就从制度方面出发使审计程序信息化行之有效。

2.4 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推动新的组织方式产生

审计考核需要随着审计环境、审计项目内容的转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审计考核不但要鼓励审计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同时也对审计信息化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从被审计企业内部数据或信息体系中找到和案件相关的审计成果所占的比重,不但要对审计项目方面的成果、业绩加以考核衡量,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考核数据积累、计算机软件对审计信息化的贡献大小。

2.5 推动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审计质量

一是大数据要树立起高品质意识,努力营造出积极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气氛。这就需要让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所具有的高收益、高效率,要努力开展实现精品审核的项目,在审计机构上下都营造出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保证所有审计人员都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促使审计组织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二是要对审计程序进行细化,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但要对现有的审计管理数据资料进行完善,通过滚动法编制出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序达到审计目标,注重审计工作中的重点,保证审计计划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同时还需要审计人员严格落实标准化审计作业,保证审计工作严谨合理,避免错误继续传递下去,此外还要对审计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要保证审计工作效率,对审计项目检查方法不断加以完善,按照季度对所实施的审计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进行点评,扬长避短,防止下一个审计项目再犯同样的错误;三是要实施动态化的审计管理。动态化审计管理也是实现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把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作为导向,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划分,从审计项目实施进程、审计处罚以及审计成果转换等内容入手,跟踪审计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这样也有助于项目组全面及时了解审计项目的详细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纠正,使得审计组相互间统一看法与标准,同时也能让参审组相互间进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促使审计项目管理全面升级,提高工作效率。

3 结 论

总之,审计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促使审计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审计组织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与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而我们要想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趋利避害,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智慧来应对,同时也需要对内外界审计环境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保证审计组织方式能够发展得更好。相信随着审计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审计工作、审计组织方式都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智玉. 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J]. 审计研究, 2011(4):39-42.

[2]河南省审计厅课题组.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审计研究, 2013(2):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计信息化转变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浅析企业如何开展ERP风险审计
论艺术院校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信息化现状与解决办法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审计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