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1-16 18:27曹俊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病情康复

曹俊杰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市紫琅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ADL、QOL-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ADL、QOL-A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3+1整体康复护理; 老年痴呆症; 认知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0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0-0061-02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脑萎缩、变性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1]。据统计,我国现有老年痴呆症患者(600~800)萬人,约占世界老年痴呆症患者总数的1/4[2]。老年痴呆症患者多伴有记忆、语言功能障碍及人格、行为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呈进行性下降,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为延缓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疾病进展,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笔者所在医院康复一区积极探索护理模式,从2014年6月起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南通市紫琅医院康复一区就诊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7~79岁,平均(70.93±3.75)岁;病程9个月~7年,平均(3.89±1.94)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7岁,平均(70.16±4.29)岁;病程7个月~6年,平均(3.78±1.79)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入选患者均符合文献[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且为轻、中度痴呆患者,无严重躯体性疾病,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痴呆。护理实施前,充分告知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3+1整体护理模式,即分阶段、分期评估+健康教育+认知功能训练+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如下。

1.2.1 病情评估 随着疾病的进展,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会不同程度的下降。分阶段、分期评估病情可以让护理人员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及康复训练效果,有助于及时修正训练方案,持续、动态的改善护理服务。通常笔者所在科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来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在病情评估基础上,经护理小组讨论,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持续改进。一般情况下每半月进行一次病情评估。

1.2.2 健康教育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或幻灯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向轻症患者、监护人讲解疾病防控知识,指导患者功能训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仔细聆听,了解患者及照料者需求,耐心解答其疑问。鼓励患者踊跃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读书看报、护理人员设计的功能训练游戏等。加强监护人或照料者关于患者饮食、安全、睡眠、服药等方面的指导,提高照护效果。健康教育应根据患者、监护人或照料者的需求合理进行,语言要通俗易懂,方式可不拘一格,因人而异。

1.2.3 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中,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以鼓励、表扬为主,多种形式的提高老年患者参与训练的依从性。认知功能训练计划由医护人员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病情评估的基础上作出,一般每天2~3次,每次30 min。(1)语言功能训练。首先评估患者的失语类型。对命名性失语患者,根据患者曾经的生活爱好,选择长牌、扑克牌、人民币样钞,引导患者跟读并反复说出名称;对运动性失语患者,逐字逐句地反复教患者读字词句和生活常用物品名称等,反复示范口型[4]。(2)记忆功能训练。让患者重述护理人员随机报出的数字,根据患者的完成情况逐渐增加难度。提供不同类型人物、风景图片让患者仔细观察,然后再复述。鼓励监护人或照料者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回忆,讲述过去发生的美好事情或工作经历,询问患者家人的名字、工作等。(3)定向功能训练。在病房醒目位置挂一大钟,设置定点报时,训练患者的时间定向力;让患者熟悉自己病房的位置,每天带领患者至某一固定位置,让患者辨清方向,训练对地点的定向;让患者在相册中寻找熟悉的人,训练对人物的定向。(4)行为与情感障碍训练。老年痴呆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情感障碍。护理人员应提供温暖、贴心的护理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满足其合理需求。护理人员应多观察患者,及时干预患者的不当行为和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不训斥、过度约束患者。鼓励其监护人或照料者多关心、爱护患者,为其治疗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患者独立完成穿衣、脱袜、进食、洗脸等日常生活动作。护理人员要多鼓励、多示范、少代办,在患者自己完成的基础上可进行提醒和纠正。

1.2.4 预防性专科护理 经分期、分阶段护理评估,结合以往经验,给予针对性的专科预防性护理干预,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如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给患者提供一个固定的居住环境;病房里不得放置锐器,病床加装护栏,活动区域内实行无障碍设置,避免患者发生自伤、坠床、摔倒;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督患者服完药物,指导患者进餐时充分咀嚼后吞咽等。endprint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来评价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MMSE总分30分,内容包括记忆力、定向力、语言功能等认知方面,得分低则表示认知功能差[5]。ADL量表共14个评估项目,总分20分为完全正常,大于20分则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6]。QOL-AD量表包括13个评估项目,总分在13~52分,评估分值越高则表示生存质量越好[7]。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經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经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QOL-AD评分比较。

经干预后,观察组QOL-A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痴呆的主要特点是智力减退和性格、行为改变。随着疾病的进展,将逐渐丧失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低下[8]。老年痴呆症现有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国内外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潜能,有效减缓病情进展,改善其生活质量[9]。为提高护理效果,笔者所在科不断总结老年痴呆症的护理心得,积极拓展护理思路,于2014年6月开始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该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融合了专业护理知识与手段,突出分阶段、分期护理评估的重要地位,引导护士在评估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专业护理[10]。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所在科对收治的30例患者首先进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使轻症患者、监护人或照料者能充分认识到老年痴呆症相关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分阶段、分期病情评估,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制定和完善训练计划,有利于个体症状的改善。此外,通过总结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保证了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通过12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的MMSE、ADL、QOL-A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分阶段、分期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威丽.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特点及康复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76-77.

[2]刘岭青.我国老年痴呆护理的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6,38(3):70-73.

[3]谭莉,刘德俊,尤红,等.老年痴呆患者康复式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669-671.

[4]韩景锐,张国庆,刘艳.综合康复训练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2):128-130.

[5]阮中繁,谢明.社区康复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功能独立性及认知功能[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4):24-26.

[6]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90-392.

[7]许玉琳,薛金花,徐小洁.综合护理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4):170-171.

[8]黄海霞,何育生,高桂英.不同程度老年性痴呆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90-91.

[9]成敏洁,陈丽琴,蒋彩蓉,等.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轻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21):2804-2805.

[10]王锦玲,郭亮梅.我国老年性痴呆护理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16-18.

(收稿日期:2017-0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症病情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老年痴呆症体感互动游戏干预与感觉刺激联合护理效果分析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THE FAREWELL
听诊器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Chocolate improves memory
血液可以检测早期痴呆准确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