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例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转换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7-11-16 22:49冉玉芹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婴儿影响因素

冉玉芹

【摘要】 目的:调查本县母乳喂养转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推进转化更趋于合理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本县随机抽取276例母乳喂养婴儿,调查分析其食物转换情况。结果:6月龄内的婴儿添加强化铁配方米粉率为45.7%;12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2.2%,配方奶添加率为38.7%,61.6%的婴儿进食成人普食;12月龄时婴儿乳量达800 ml/d者为11.8%。同时,母乳分泌不足添加配方奶的比例最高;婴儿母亲接受喂养指导的添加配方奶粉比例高于未接受喂养指导的,母亲文化程度低、婴儿添加谷物、肉类辅食及液态奶也是影响婴儿配方奶添加的重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县母乳喂养婴儿进行正确的食物转换率低,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婴儿期食物转换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指导家长因地制宜、科学地安排添加辅食时间与种类,加强食物加工方式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婴儿后期母乳喂养率,合理地添加配方奶,促进婴儿正确的食物转换。

【关键词】 婴儿; 母乳喂养; 食物转换;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0-0157-03

婴幼儿喂养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领域,婴幼儿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和添加种类等均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婴幼儿期的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期疾病的发生[1-2]。婴儿期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需要进入到由出生时纯乳类向固体食物转换的换乳期[3]。為了解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转换情况,有针对性地探讨影响因素,促进母乳喂养婴儿进行合理正确的食物转换,本文对276例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转换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婴儿正确的食物转换,改善婴儿营养状况,提高婴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12个月母乳喂养婴儿276例,其中男149例,女127例;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8例,初中104例,高中35例,大学89例;母亲接受喂养指导的135例,未接受喂养指导141例;婴幼儿辅食添加谷物、肉类的121例,未添加的155例;出生低体重儿32例,正常体重儿244例。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县随机抽取4~12个月母乳喂养婴儿家长276例为调查对象。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询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接受教育文化程度、家长接受科学喂养知识教育情况、婴儿基本情况、每日进食食物种类、性状及量、首次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等。

1.2.3 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物转换 婴儿喂养的食物转换过程是让婴儿逐渐适应各种食物的味道,培养婴儿对其他食物的兴趣,逐渐由乳类为主的食物转换为进食固体为主的过程。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物转换问题是帮助婴儿逐渐用配方奶或兽乳完全替代母乳,同时引入其他食物。

1.3 观察指标

调查276例婴儿的一般情况、食物种类及性状的转换情况,并对婴幼儿辅食添加强化含铁米粉和配方奶粉进行单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母乳喂养婴儿276例,其中男149例(54%),女127例(46%),男女性别比为1.17∶1;年龄为4~12个月,平均(7.98±1.49)个月。家长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及以下48例(17.4%),初中104例(37.7%),高中35例(12.7%),大学89例(32.2%)。

2.2 276例母乳喂养婴儿食物种类转换情况

276例母乳喂养婴儿中,6月龄内添加强化铁配方米粉者占45.7%(43/94),9月龄后,强化铁配方米粉添加者明显下降。随着月份的增长,谷物类、果蔬类、肉类、蛋类添加逐渐增加,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7月龄时母乳喂养率为42.7%(38/89),12月龄时仅为2.2%(2/93)。配方奶在7月龄时明显添加,10月龄后逐渐下降,12月龄时38.7%(36/93)婴儿继续食用配方奶,11.8%(11/93)的婴儿乳量达800 ml/d左右。

2.3 6月龄内婴儿添加强化铁米粉单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母亲为大学文化程度、接受喂养指导的婴儿添加强化铁米粉的比例较高,因婴儿月龄较大,添加谷物、肉类辅食增加,而继续添加强化含铁米粉者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7~10月龄婴儿添加配方奶粉单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7~10月龄母乳分泌不足添加配方奶的比例最高(60.7%,54/89);母亲接受喂养指导的婴儿添加配方奶粉比例高于未接受喂养指导的婴儿,母亲文化程度低、婴儿添加谷物、肉类辅食及液态奶也是影响婴儿配方奶添加的重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276例母乳喂养婴儿食物性状的转换情况

在6~9月龄时,家长注重婴儿食物性状的转换,10月龄后,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渐进食成人普食者明显增多,到12月龄时有61.6%(57/93)的婴儿进食成人普食,见图2。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营养的母亲乳汁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至6个月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需求。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活动量的日益增加,单纯母乳喂养已不及满足其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必须适时添加辅食。但此时婴儿的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尚不完善,如果辅食添加不合理,对婴儿生长和智力发育都将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我国《婴幼儿喂养建议》中提出,建议将强化铁的米粉作为婴儿引入辅食的第一种食物[4]。本调查中6月龄内,有45.7%的婴儿添加了强化铁配方的米粉,与婴儿母亲文化程度、接受喂养指导有重要关系。婴儿后期添加含铁配方米粉率低,与此期添加谷物、肉类食物有较大影响。endprint

未加工的动物乳汁不适合人类婴儿消化道、免疫功能、肾脏发育水平。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婴儿逐渐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使用时按年龄选用。液体全牛奶、酸奶在婴儿期后可食用[5]。虽然>6个月的婴儿已经引入其他食物,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婴儿的重要营养来源,通常总奶量约800 ml/d[6-7]。在本次调查中,7~10月龄母乳喂养婴儿因母乳分泌不足添加配方奶者占60.7%;在婴儿后期,由于谷物、肉类等辅食的添加,婴儿配方奶的添加减少,12月龄时为38.7%。因母亲文化程度及接受喂养指导、液体全牛奶的添加等也是导致婴儿配方奶添加减少的重要因素。在婴儿后期仅有11.8%的婴儿奶量达到800 ml/d。乳量不足或以淀粉食物为主可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5]。

婴儿期食物质地应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促进婴儿口腔功能发育。如4~6月龄时用泥状食物训练口腔协调动作及吞咽能力,7~9月龄用末状食物帮助婴儿学习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12月龄后可尝试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同类型的食物[7-8];2岁左右幼儿可与成人共同进食普通家庭制备的食物,但应注意质地软、清淡[5]。6~9月龄时家长较注重婴儿食物性状的转换[9]。10月龄后婴儿食用成人普食者明显上升,到12月龄时达61.6%婴儿食用成人普食。文献[10]报道,母亲喂养知识缺乏、婴儿后期乳牙的萌出是导致婴儿过早食用成人普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本县母乳喂养婴儿进行正确的食物转换率低,县级医疗、保健机构需加强婴儿期食物转换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指导家长因地制宜、科学地安排添加辅食时间与种类,加强食物加工方式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婴儿后期母乳喂养率,合理地添加配方奶,促进婴儿正确的食物转换。

参考文献

[1]郑全庆,路平,李燕琴.中国西部婴幼儿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院杂志,2001,35(4):285-286.

[2]荫士安.中国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04,24(6):509-511.

[3]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蒋燕,郭利娜,崔颖,等.我国中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婴幼儿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5):394-397.

[5]黎海芪.婴幼儿喂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504-507.

[6] S F Barnett.Book Review: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 to Your Childs Nutrition:Making Peace at the Table and Building Healthy Eating Habits for Life[R/OL].Jou of Hum Lac,1999,15(4):353[2009-04-10].http://www.enotalone.com/article/4570.html.

[7] East Tennessee Childrens Hospital.Infant Feeding Guidelines 2005[S/OL].[2009-04-10].http://www.etch.com.

[8]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Dietar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the infant feeding guidelines for health workers[S/OL].Houghton Mifflin,2003,54(1):4044-4052[2009-04-10].http://www.nhmrc.gov.au/publications/synopses/files/n34.pdf.

[9]程文龍,陈大方,李永进,等.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喂养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3,42(1):148-151.

[10]刘婷婷,曾坪,钟俊,等.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5(19):3428-3430.

(收稿日期:2017-03-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婴儿影响因素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健康月历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给婴儿制作补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