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设备管理体系构建探研

2017-11-17 07:15邓岐杏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故障设备

邓岐杏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基于“互联网+”的设备管理体系构建探研

邓岐杏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启动,正在改变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互联网+”制造业将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生产中的设备管理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适宜的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探研“互联网+”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优化提升现代制造业的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设备管理;探研

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为生产的主要承载体,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情况、故障状态等是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设备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也是企业提高产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此随着现代企业深化发展,如何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及手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他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自此,各种行业的发展开始真正地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进入研究和摸索的时期。作为现代制造主要承载体的设备,其管理也势必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有所突破。如何将互联网的技术溶入设备管理中,从而提高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水平,提高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把故障预防水平和设备故障排除率大幅度提高,如何促进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升级,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当前设备管理的状况

在我国现有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多样化,所以设备的管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但从管理方式来看,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静态统计式的管理模式,即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都需要设备的使用者在设备管理登记册中记录,再上交班组或车间。因此这种静态统计式的管理使得设备的变化信息大大滞后,同时也出现一些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设备状态不清的情况。

2 “互联网+”设备管理模式

建立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设备管理模式是解决传统静态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变静态为动态,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在当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计算机管理、传感技术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等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动态、时时性等特点,将设备管理放置到互联网状态下,实现在生产企业内部设备状况的实时共享。

2.1 搭建“互联网+”设备管理的信息平台

信息流的实现需要将设备、计算机和使用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因此需要构建以设备监控与管理的信息平台,其面向用户,实现设备基本信息,生命周期维护、故障预警和故障维修的综合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设备管理系统平台

2.2 主要功能构建

(1)设备信息管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对设备建立信息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设备的出产日期,设备的功能属性,设备的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保养周期,设备出现过的故障情况,维修情况,当前的使用状态,并可利用影像记录典型维修过程。使用者通过设备专属条码或编号可以在信息平台中时时查询设备的具体情况。通过GPS定位,即可查询设备所在车间和所占工位。

(2)构建设备工作任务卡。设备的工作任务包括:定期保养、正常工作、待机和维修等。在不同的工作任务周期,针对相应的工作内容,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上机处理任务的人员依据工作任务卡完成即定的工作。

(3)定期保养提醒。要保证设备能顺利、高效地参与生产活动,设备的预防维护是必要环节。不同的设备,设备中的不同零件,根据使用周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失效,因此系统将全部生产设备的计划保养和常规保养任务纳入设备管理平台进行集中管理,根据时间设置,到点提醒,跟踪执行进度以及完成情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调整或变更。

(4)维修管理跟踪。建立故障诊断维修专家系统,将故障点、故障的诊断与识别、解决方案相关联,利用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设备进行运行监控,根据设备的异常点或故障情况自行初步诊断,发出报警信号,并同时生成初步的维修任务书,直接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电脑终端或手机终端,实现实时响应,在最短时间里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

(5)配件、备件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一些易损件需要长期有储备,建立配件、备件管理,基于设备运行维护和设备的维修频次,对配件、备件的数量进行跟踪,以及进库、出库管理,库存不足预警,优化采购及库存饱有量,保证配件、备件能及时采购合理补充。

(6)任务追踪管理。根据任务情况,自工作任务发布后自动追踪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时,工作人员的占机时长,任务完成状态等信息,进而优化额定工作时间,核算工人的工时数,并可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2.3 外延功能构建

(1)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通过图片、文字或影像等信息传输,与设备生产企业互联,对设备出现本企业维修人员无法解决的故障时,启动远程故障诊断机制,让设备生产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2)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可自行通过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设备使用技术培训资料等资源进行深入学习或讨论,在当前设备更新快,新技术、新产品快速更新的环境下,及时的提升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

3 面临的困难

“互联网+”行动计划还只在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实业中的使用还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比如信息平台的搭建必须是在硬件设计完善的前提下,而对于设备管理来说,传统的设备多是单机工作,对信息特别是使用情况和故障信息的提取必须完成设备的升级改造,为信息的收集提供必要的信号源,这是一项集传感、监测、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综合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案例,还需要加大力度开发与研究。

同时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在企业中专门从事互联网使用和维护的一般为专业的IT人士,而管理和维修人员多数对设备熟悉,对互联网技术比较薄弱,他们基本只懂简单的应用互联网,但并不能将互联网技术与自己的工作完美的结合,最终影响互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效果。这方面的技术设备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是有待提高的。

4 结束语

不论当前的技术条件是否充足,“互联网+”的模式将是未来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研“互联网+”设备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互联网+”的实际应用,为设备管理者和维修人员提供了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思维。

[1]人民日报.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5-03-06.

[2]方东红,岳鑫隆,王 野.高校设备管理与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67-270,283.

[3]游五洋.“互联网+”——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07):4-8.

[4]穆佳成.论现代企业的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S2):316-317.

Based on Internet Plus to Research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DENG Qi-xing
(Guangx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Polytechnic,Nanning Guangxi 530023,China)

Internet plus initiative is being to change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Internet plu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Equipment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e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research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then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and upgrade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level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rnet plus;equipment management;research

TP391

A

1672-545X(2017)09-0127-02

2017-06-10

邓岐杏(1978-),女,广西柳城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故障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故障一点通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