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11-17 07:16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技术型天水师范学院

张 慧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 慧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以天水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为例,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从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高等院校应坚持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

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及时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特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天水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以此为例阐述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融合,天水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力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学、自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等方面专业能力,熟悉先进制造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能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研发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近年来,天水师范学院面对转型发展的趋势,坚持以“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为中心,确立了“区域性、高水平、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机械类专业紧密结合甘肃省及陇东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基于此,机械类专业设计出以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5个模块(公共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模块)的知识体系,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前提下,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一方面按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让学生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注重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企业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来,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岗位适应性。如表1所示为天水师范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表1 课程结构比例表

2.2 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依据培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校培养。本阶段为学生入学第1-3学期,主要展开公共课程及基础学科课程等通识教育,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同时学习有关人文素养、艺术鉴赏、美学、企业文化及管理等相关课程。

第二阶段:企业培养。本阶段为第2与第3学期之间的暑假短学期,以及第3学期结束后寒假短学期。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教育后深入企业,学习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模式以及相关技术规范、销售等方面内容。

第三阶段:学校再培养。本阶段为第4、5、6学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对企业岗位职责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学校进行更深入的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强化专业素养[2]。

第四阶段:校企合作培养。本阶段为学生在校最后两个学期,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结合企业具体产品进行项目设计,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培养环节。

3 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3]。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课程结构如表1所示,分为5大模块,其中最具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是实践课程模块及创新创业模块,其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2与表3.

表2 实践课程模块

表3 创新创业模块

3.2 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校机械专业师资队伍方面也做出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1)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即一名新进教师配备一名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突出的老教师担任专业导师,以快速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2)学校坚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相关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提高师资队伍的应用技术能力;

3)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及讲座,使师资队伍多样化。

3.3 实训基地建设

深入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校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方面才刚刚起步,现已与甘肃华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几家天水本地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训与劳动、学习与创新的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显著提高,缩短了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应用性及适用性。

通过本校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成效显著。近3年来,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升,就业质量较高,在本地区及就近地区竞争力不断加强。

4 结束语

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面向地方,是结合自身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的毕业生提高了专业素养,拓宽了就业能力,取得一定的成效,为相同层次院校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2]徐庆华,刘东汉,刘 琳,等.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8):59-62.

[3]王玉勤,史良马,许雪艳,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6(5):73-7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y

ZHANG Hui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 741001,China)

Taking the reform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in tianshui nro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and from the course system reform,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double-teachers training presents local universit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pplied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measures.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applied technical talent;training mode

TH122

A

1672-545X(2017)09-0224-03

2017-06-02

天水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YJY2016Y23)

张 慧(1978-),女,甘肃徽县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技术型天水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