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耕文化传承的太行山麓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

2017-11-17 16:26刘辛夷郭笑梅李敏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传统村落传承

刘辛夷 郭笑梅 李敏

【摘 要】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农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村落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保护古村落,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村落的关系,处理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的关系。文章从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内涵出发,整理分析农耕文化的发展及重要性,以河北省太行山麓一带传统村落为考察对象,试对当前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农耕文化;传承;发展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财富,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它是构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耕文化,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作为国家第二、三产业的工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角,农业农村发展一度“迷茫”,大批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农耕用地遭强占,老房子翻新,古村落被荒废和毁坏的现象比比皆是,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相比,农耕文化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村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高度持续关注的焦点,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就针对农村改革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十一五”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各地共同行动,将美丽乡村计划付诸于实际。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农耕文化的根源和基因,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坐标,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殿堂的“镇堂之宝”。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农耕文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1.1 农耕文化的基本含义

农耕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积累形成的,是在进行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是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方面的总称。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诞生的摇篮。

农耕文化不仅仅包含农业问题,还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涵被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具体来讲,应时,体现出农民对“天”的理解,顺应时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是如此,根据每年不同的节气、气候等条件进行特定的劳作活动,这也体现出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取宜,体现对“地”的理解。对土地选取合适的措施,如因地制宜,尊重地域性,反应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守则,作为农耕的主体的人应该遵守规则。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持续发展的关键,体现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和谐,是对前三者的总结。农耕文化的核心之处是正确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只有这样,农业生产活动才能周而复始,循环生产,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后方支援”。

1.2 农耕文化的源起

农耕文化依附于农业而存在,对于农耕文化起源问题的研究我们应首先对农业的起源进行探讨农业起源,一直以来是考古界及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且对于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中国农业史源于神农氏或者伏羲时代也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总之,现在我们知道,中国的农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在远古时期就开始萌芽,从夏朝开始出现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而对农耕文化起源的追溯,据考古资料所证,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住房遗址是裴李岗-磁山文化。定居生活的出现为人类居住提供了生产基地,同时刺激生产工具发生变革,从中派生出的除了工具文化,畜牧文化,还有陶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精神文化等,丰富和发展了农耕文化。

1.3 农业与农耕文化

农业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农业形成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类的祖祖辈辈为了生存和延续,不断摸索规律并寻找适于农作物生长的外界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耕文化逐渐产生。农耕文化是农业发展的产物,是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1.4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八大会议《报告》中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议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当下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的流行趋势。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指的是具体形态的农耕资源,如耕种方式、生产工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饮食器具、服装、交通等实体形态;无形资源则指精神文化因素,包括农事及相关活动、风俗信仰、礼仪文化等。

发展农耕文化旅游,把农耕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并展示出来,形成新的旅游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和传承当地手工艺、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精神信仰、语言文字等特色文化,使农耕文化得到永久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挖掘农村旅游资源优势带动经济优势转变,扩大旅游产品生产带动农村现有人口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提倡农耕文化体验带动旅游人群类型多样化。

2 河北省太行山麓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分析

自21世纪以来,在中国发展的快节奏发展之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古村落保护受到严重的危机。第五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中指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里,中国的传统村落数量消失了数十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古村落。”中国文化发展的根系遭到严重的破坏。

最近一次的中国古村落认定中,河北省入列的传统村落共计57个,而位于河北省太行山麓的古村落就有52个,该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群。这里环境优美,民风古朴,保存着悠久的农耕文化,然而,却存有相当数量的村镇发展滞后,不仅是农村经济、文化还是村民生活方面都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以太行山麓一带为例,对于当前古村落存在的现状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缺乏对古村落的保护,思想落后

谈起农業、农村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小农经济,保守、封闭、落后。人们的意识和认知的落后致使农业及农耕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00-2014年的14年间,河北省农村一直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每年平均减少大约95万人。农村被公认为一个“没有出路”的地方,大量青壮年因经济原因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的减少无疑给农业发展带来严重更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些古村落,通常只有六七十的老人才会选择留下,成为“留守村”,古村落破败、荒凉,得不到及时的修补,农耕文化得不到良好的继承,其间的部分文化遗产面临消失,如延续千百年的姓氏、宗族结构,古老的农舍、村街、水井、老树、牌坊、祠堂、宗庙、戏台等很多文化和故事的保护岌岌可危。endprint

2.2 开发层次低,缺乏地域特色

各地在大搞乡村建设的同时,对“美丽乡村建设”大多只停留在较浅层面的认识,对农耕文化内涵研究不透,只搞表面工程,建筑及景观设计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农耕文化,古村落的价值难以得到体现和传承。

2.3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工具也得到大大改善,现代化农具和农药化肥等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节省了劳动力和时间。然而在这种便利生产的背后,是对我们的传统农耕文化认知的淡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效的农业生产虽然能扩大粮食供给,但是也会对传统农业物质遗产产生危机。过量现代化学制品的喷洒造成土地的污染,破坏土地的可持续性生产规律,打乱了农耕文化的“取宜”与“和谐”,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这种行为都将对人自身的健康带来间接危害。

因此,如何使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如何强化其内涵以及如何针对相关资源的特点加以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研究亟待解决。抓住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深挖当地农耕文化,研究其传承与发展,不仅契合国家的需要,也契合村民的期望,同时能促进农村精神、物质文明建设,有利于带动乡村良性经济发展。

3 河北省太行山麓传统村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乡村曾经是人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载体。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下,我们应保护传统古村落,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使二者共生共荣、相得益彰,努力寻找传承与发展农耕文化的对策。

3.1 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意识,正视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

增强人民群众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发挥人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互动平台,如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考察,开展相关会议和论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共享环境,让广大人民对农耕文化有新的认知,在百姓心中燃起希望,村民的热情和群众的开发活力,用实际行动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 深挖农耕文化资源,农耕文化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

深挖农耕文化资源,研究当地文化特色,使新农村建设体现地域性和文化价值,将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合,并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性、满足游客精神文化层面的高层次需求,达到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将农耕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产品体验和文化发展体验中,利用文化、建筑、景观、室内、产品等多领域知识拓展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涵盖范畴,为人们提供更具价值的延伸产品,

3.3 与时俱进,引进人才,发展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农耕文化的传承要要跟上社会发展,尝试创新创业,做到农村也不过时;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做好科技下乡工作,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线上线下宣传销售一起抓;做好创业规划,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共同为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贡献力量。

3.4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

缺少正确有效的指导农民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完善保护古村落相关政策,为农耕文化发展夯实基础。政府加强制度建设,采取措施实施监督管理与多方参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鼓励村民保护古村落遗产,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和正确利用古村落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任务,需要“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共同行动,政府加大力度培养返乡创客,鼓励当地人共同投身于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的行动中。

4 总结

中國文化的发展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农耕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孕育其他文化的基础。冯骥才教授呼吁“每一分钟,都有文化遗产在消失。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正视农耕文化的价值,不要再让农耕文化从我们手中消失,保护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迫在眉睫,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心头都住上“乡愁”。

【参考文献】

[1]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02.

[2]吴存浩.中国农耕文化形成试论[J].东岳论丛.1993.06.

[3]杨博,张媛.当前河北省农村人口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1.

[4]赵立军,徐旺生.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06.

[5]胡光伟.农耕文化的现代解读——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华文化论坛.2009.11.

[6]钟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09.10 .

[7]刘子磊,韩艳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现状研究——基于河北省1000户农民的调研[J].河北企业2017.0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传统村落传承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