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激动

2017-11-17 19:20
西部散文选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王菲衣柜外婆

一路传奇

一个人提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旅行包,为了赶在下午下班前到会议驻地报到,搭乘了一大早的从雷州开往广州的长途大巴。

大巴上坐满了乘客,车厢里充斥着各种气味。车徐徐开出,嘈杂声渐渐弱下来。我的座位在前排靠窗的位置,我扯过座位上那条看不清颜色的薄薄的毯子,垫在头部下方,调整了一个自己认为比较舒服的姿势,半躺着身子。已是深冬,车窗外阳光明晃晃的,但刺眼的阳光下还是让人明显感觉到阵阵寒意。我关好车窗帘,拉紧身上的大衣,心想,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跟车服务员是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在车头吆喝:“脱了鞋再进去,在车上不要抽烟!”然后一直不停地和司机嘀咕。在他吃了两个包子,喝了半瓶矿泉水之后,我清楚地听到由于前方塞车,这趟车起码要到傍晚时分才能到达广州。

在我的左侧,坐的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妇女,带着她的小外孙女。小外孙女大约两、三岁的样子,梳着齐齐的留海,一直很兴奋地在座位上穿梭。小女孩站到躺椅上,头部还没够得着上铺,外婆不用担心她碰到脑袋,也就由着她闹。她闹了一阵,又安静地躺回外婆身边,撒娇地蹭着外婆。车刚过客路镇,小女孩扬起白皙的脸,扑闪着大眼睛,问:“外婆,到了嗎?”外婆疼爱地推了她一把:“傻孩子,还远着呢。”

车继续前行。不时出现的路障,告示车辆要拐道行使。好几回,大巴停滞不前了。我拉开车窗帘往外一望,长长的车龙,正艰难地一点一点往前移。

好漫长的路程。

开始有人不耐烦地偷偷抽起了烟,封闭的车厢弥漫着呛人的烟草味。已是中午时分,车厢里夹杂着咀嚼饼干的声音、撕扯快食面包装盒的声音......一个粗壮的男人冷不丁骂了一句粗口。有小孩哭声、大人呵斥声、反胃呕吐声……那位精干的当班小伙子,扯了一个塑料袋挪到车厢后部,关切地询问一位刚刚呕吐了的少女:“很难受吗?忍忍就没事了。”

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又响起:“外婆,到了吗?”“快到了,你爸爸妈妈已经在车站等着你呢。”

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以往这个时间应该已经到了。我感觉昏沉沉的,心里只盼着快点到达。这时我反而佩服起那位跟车的小伙子:天天在这车厢里工作,真不容易!

车还在路上,漫漫行程似乎没有尽头。我一直躺在那狭长逼仄的小座位,脑袋混沌,却无法伸展,只能作假寐状。迷糊中,一个空灵的声音响起,混浊的脑海一点一点变得清澈。我清楚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眼前百花争先斗艳、依次怒放。一切的嘈杂声都隐去,甚至闻到了一股芳香,沁人心脾。我睁开疲倦的双眼,原来车载电视正在播放2010年春节晚会王菲演唱的《传奇》。画面澄净、明丽,舞台上的王菲一头蓬松短卷发,装扮得很简约,气定神闲,款款而来。偌大的舞台,没有伴舞,却一点也不显得空旷。她站在那儿,就镇住了全场。我只觉得眼前一亮,随着歌声一会儿到了森林的深处,满目苍绿;一会儿到了广袤的草原,悠长无际;一会儿到了花园的中心,绚丽多彩。我仿佛看到成群的鸟儿在溪涧上快乐地鸣叫,缤纷的蝴蝶在繁花丛中舞翩跹。王菲在演唱时不时眯起眼睛,沉浸于个人的音乐世界中,歌声渗透着沧桑,韵味十足。我在猜,她平静淡然的外表下,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歌词让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推开,一点点地疼的感觉如潮水般涌上来,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芸芸众生,大多是平庸的,毫无交集可言,平淡得一转身就消失在滚滚人流中。可是就因为这一眼,平添了多少惆怅。这一眼,电光石火,胜过千言万语。太过凄美,赋予了太多的离愁,在坚忍、期盼中,悄悄地封存在最隐闭的一角,经时光无情地磨蚀,反而愈加清晰......采摘一节一节的往事,如采摘一枚一枚无言的情绪,最温柔的那根弦被触碰,一拨一拨敲打着心扉。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即使是从此开始孤单想念,也“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被多看了一眼的他,应该是幸福的。多看了一眼他的她,内心是强大的丰富的较真的。世事无常,太完美了反而显得不真实。听着王菲娓娓唱来,看着王菲在舞台上缓缓走过,岁月啊,那样芬芳。

纵然被多看了一眼的他不知不察,只要在乎,想你时,你就在天边,就在眼前,就在脑海,就在心田......晃动的车厢,晃动的脸,在我的小世界。

“到了,到了!我看到爸爸妈妈了!”小女孩惊喜地推醒她外婆,也惊醒了我。

有了《传奇》,剩下的路程短了很多。

后来也听了别的歌手唱起这首《传奇》,但怎么也听不出这个味。

不管王菲有着怎样的传闻,我还是喜欢她。作为歌手,她把歌唱得好,就是成功的。

原来,孤寂的旅程,一首《传奇》就够了。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阅读

生活离不开阅读。

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恋爱、读书、写作是人生三乐。”

阅读与心情有关。心烦气躁、坐卧不安是难以阅读下去的,这种时候,即使硬着性子读下去,也不知所云。把读书当作人生一乐,本身就是一种好性情,带着愉悦去读,心情舒畅,乐在其中。

享受阅读带来的安宁。潜心阅读时,已经摒弃纷杂烦琐,沉浸于书的世界,周遭一片宁静,只剩下看书的人和所看的书。偶尔配上轻柔的音乐,天籁之声中更衬托出祥和的静。

阅读带动思考。一段发人深省的警句,一节感同身受的感慨,一个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都能引起感慨,引发无限遐思。阅读中,时间不知不觉溜走,看似无用,却是在细水长流中厚积薄发。好多年沉寂,外人看来以为是无所事事,但只要坚持阅读,就一直在悄悄地进步,总会在适当的时机让人看到惊喜的一面。而这种惊喜的背后,是甘于清寂,执着地默默地积蓄能量。总有一天,累积的知识得以发酵,先前的零碎阅读拼接成强大的内力,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有准备的人。

一个常阅读的人,是一个有内容的人。一个有内容的人,不需张扬,不需用高谈阔论来掩饰内在的虚空。他在那儿,光芒由内而发,自信饱满。endprint

执着的付出总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有的书,看不懂,或似懂非懂,但看完了,看多了,无形中好象就懂了,起码比没看过时懂得多了。潜移默化中,知识已经得到转化,个人的水平已经得到提高。

阅读量大固然好,阅读质高更难得。有人专注于一类书的阅读,甚至是一本书的钻研,深研其中,颇得要领,熟谙精髓。一路下去,往往成了一方面的专家学者。

我不算是勤快的人,但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

一本《读者》,让我如痴如醉。它朴实无华,几十年风格不变,于我一直有着深深的吸引力。一期新到的《读者》,不急着看,让它放在那儿。犹如面对痴恋着而又感情已经很牢靠的恋人,不担心她跑掉又不忍心敷衍她,就是怕怠慢了她。选一个周六周日,或刚好有一小段的闲瑕时光,搬一张舒服的靠背椅,半躺在阳台,捧起它,报着虔诚和期翼。待慢慢翻开它,走进它,一股芬香迎面扑来,每一篇章都不想错过,每一篇章都不能落下。阅读中,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心驰神往,时而心潮澎湃。隽永、贴心、温暖,不时地跳出一句,强烈地敲打着心扉,好象很遥远又近在咫尺,猛然又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感觉,我也同样如此,只是我一直没法酣畅地表达出来。

正如作家路遥所说:写作是在燃烧自己。真正打动读者的作品,是作者燃烧了自己的激情生产出来的。一篇佳作出台,创作时的艰辛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捧着《读者》,窗外阵阵凉风拂过,三两只鹊儿掠过树稍,啾啾往南边飞了,留下树稍头在那儿晃呀晃。泡一壶热腾腾的绿茶,在氤氲中,啜一口,慢慢地品。有时候,看完其中的一篇,或一篇中的一段,掩上杂志,凝望窗外,思绪还停留于刚刚阅过的文字,沉浸在无限的回味中。篇章中的插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使人禁不住立刻看下去。“文苑”栏目,都是经典之作,细细品味,回味无穷;“人物”里,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凸现,真实丰满;“杂谈随感”中,警言妙句,比比皆是。走过“人世间”,被细腻、真挚团团包围,荡气回肠,直抵心灵深处。“言论”充满哲理,“漫画与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看着看着,就生出了感慨:原来可以这样写!有《读者》作伴,像夏日倚靠在沙滩边的椰树底下,像寒冬灸烤着暖暖的火炉。阅读《读者》,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热衷何种生活方式无可非议。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阅读,读出真善美,读出人生的喜怒哀乐。

等待的滋味

等待,无时不在。等待,让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饥肠辘辘时,等待一片充饥的面包;情绪低落时,等待一句安慰的话语。小有成就时,等待一束赞赏的目光。

等待与心境有关。快乐时,等待是甜蜜的;落寞时,等待是苦楚的。有时候,漫长的等待也显得很短暂;有时候,短暂的等待也显得遥遥无期。

付出了努力的等待是值得的,徒劳的等待让人唏嘘不已,倾注了真情的等待回味无穷,烙上伤痛印记的等待不堪回首。

穿过瞌瞌碰碰的目光,沿着或深或浅的脚印,爱得这么苦,不爱又那么难,那是忐忑不安的等待。互相爱恋却没有表达出来的心魂俱醉的初恋时期,双方憧憬着激动人心的一刻,那是妙不可言的等待。

走近等待,就走近了痛苦;远离等待,就远离了快乐。有等待的资本,是幸福的。拥有等待,就拥有了期望;失去等待,就失去了盼头。

不该是你的,不必强求;该是你的,跑也跑不掉。犹如一道划好的弧线,每个人都是弧线上的主角,冥冥中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有些事,总是弄不清;有些坎,总是跨不过;有些伤,总是治不好;有些情,总是说不出;有些爱,总是得不到。学会等待,就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抚平伤痛,跨越困难。

相聚总是很短,等待总是很长。所以,该说的话,赶紧说吧,别等待;该做的事,赶紧做吧,别等待。在等待中磨炼沉稳、冷静、大度。在等待中积蓄能量,不断充电,从容中等待厚积薄发。如果刚好从事的工作是自己最喜欢干的事,那真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十月怀胎,等待瓜熟蒂落。蹒跚学走,等待迈出人生第一步。十年寒窗,等待金榜题名。望穿秋水,等待恋人热烈的表白。袅袅炊烟中,等待儿女放学的脚步。牵肠挂肚,等待远方亲人一句平安的告白。辗转难眠,等待年迈父母安康的信息。等待一朵花的盛开,等待一个人的不期而遇。等待春的嫩绿、夏的粉红、秋的金黄、冬的银白。

等待,或高或低或長或短或暖或冷。人生很漫长,人生很短暂,人生就在一个一个的等待中。尝尽了等待的滋味,也就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拥有一件好衣裳

天气转冷,趁着周日,一年一度的衣服换季又开始了。

打开衣橱,满满的一柜子。想来我也算是整洁的人,衣服都分门别类,码得整整齐齐的,平日里该拿哪件,闭着眼睛都能第一时间搜索到。只是衣服堆积得太多了,一个衣柜早已容不下,我习惯把当季的放在卧室里的那个衣柜,手一伸就够,换洗也方便;不当季的撤到杂物室的旧衣柜,反正衣服正逢下岗,没有工作职责,也懒得打理。

这不,天一冷,又得把冷落了一季的冬衣给解放出来。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吓一跳,如山的衣服呀。想必见一件,心一动就给买回来了,积少成多呢。况且我是念旧的人,从学生时代开始,衣服一直如宝贝般收藏着;又算是一舍不得大手大脚的人,买了数量可观的地摊货。冬天来了,得给人家冬衣腾地儿。嗬哧嗬哧的,把卧室里一整柜的夏衣给搬出来,又扑楞楞给杂物室旧衣柜的冬衣来个大迁移。折腾了半天,终于大功告成。歇息下来,满意地欣赏着眼前的劳动成果。满眼暖色呀,我的目光顺着悬挂的冬衣滑过,停在一件暗灰色的外衣上。

盘点一下,满橱的衣服,也就这一件最贵的了。拥有它已有六,七年的历史。那一年到外地开会,准备返回的前一天,几个同行硬拉着我一块去逛商场。在“哥弟”专柜前,我们驻足了,售货员特别的专业和热情,一件一件不怨其烦地拿下来给我们比试。当比试到这件暗灰色的外衣时,同行的与会人员异口同声说:“就是这一件了!”细看散发着暗灰色的外衣,很普通的外形,内敛、深沉,普通到放在那儿,眼光轻轻掠过,不会多停留一秒,一点都不显眼。试穿在身上,感觉熨贴、舒心,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一看价格,不得了,超过一千呢!想必我从没一次性花过这么大一笔巨款,吓蒙了。售货员看到我犹豫的样子,忙不迭地说:还有得打折呢。天!打了折后还要一千零几。不过接不来这位中年女售货员的话撞了我的软肋一下,她在一旁笑容可掬地叨念:“女人哪,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同行的伟姐也劝道:“如果还从来没有拥有过,你确实需要添置这样一件衣裳,很多正式场合可以用得上。”我摸摸钱包,刚好,付了这件衣服款之后,还有刚够返回车票的钱。就这样,人到中年的我,第一次为自己进行了一次高投资。

拥有了这件外衣后,着实也心疼了一阵子。左看右看,它确实不起眼。只是每次穿着它,自己就感觉精神饱满,从而充满自信。这是不是也跟化妆品一个理呢,虽然我从不化妆也不会化妆,我就知道,最好最贵的化妆品是用了之后,人变漂亮了,却看不出用了化妆品的痕迹。以后的日子,逢开会、出差,我都会带上它。毕竟一千块呀。它还真是争气。几年过去了,还是静静地散发着暗灰色,容颜不改。这样一来,心底下又暗自得意,算是值了。

主持人杨澜说过:女人呀,特别是中年女人,一定要过得精致。我只让我的生活不太平庸就好。拥有一件好衣裳,一件就够了,它静静地挂在那儿,它属于你。正如人生有一知己,你未发话,对方已明了,那是何等的境界。或只是安静地在一旁,却已让你荡涤心中的烦忧。

我决定把这件外衣作为镇柜之衣,一直放在卧室的衣柜。从此,它不再随着季节迁移。每天,我打开衣柜,我的眼睛都可以搜索到它。它在衣橱一隅,散发着暗灰色的光,我的心,一如它一样平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菲衣柜外婆
破耳兔
王菲:我很有趣,别崇拜我
唠叨的外婆
早秋畅想
妈妈衣柜里的珊瑚橙
那英王菲互帮成歌后
外婆的钱
外婆回来了
街头风格“入侵”衣柜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