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川羌族原生态民歌旋律形态特征

2017-11-17 09:44仁增旺姆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特征

摘 要:北川羌族原生态民歌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羌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也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明快简约的旋律、率真质朴的歌词、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规整有序的节奏节拍,这些因素极大地成就了北川羌族的原生态民歌旋律形态特色,构成了其音乐独特的风格内涵。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旋律形态;特征;《数麻雀》;

北川县,隶属四川省绵阳市。是我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其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而生活在这片高山深谷地带的羌族,也被美其名曰“云朵上的民族”。北川县北抵阿坝藏羌自治州的松潘、茂县等地,东南接靠安县、江油等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与汉、藏文化的杂交、碰撞。使得其音乐既有着与藏汉音乐混融的特征。又有鲜明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成为了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根基之一。

“原生态”一词源自于自然科学,意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而原生态民歌秉承了这一特色,它来自山野沟壑、田间地头。是老百姓自己创造、并在民间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多数和民间的民俗、宗教等活动相联系,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征。

北川羌族原生态民歌是羌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绘着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境况。老百姓不拘于时间地点,深山打柴、田野放牧、田间劳作间隙可随时随地自由吟唱;祭祀、节庆时则进行集体演唱。通过民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方式朴素、生动、幽默、风趣,颇具画面感和形象感。是羌族老百姓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北川原生态民歌就其歌词内容分类,可分为劳动歌、爱情歌、习俗歌、生活歌、酒歌、儿歌等多种类型。其中有部分民歌用汉语演唱,另一部分则用羌语演唱。而就其“原生态”来讲,主要体现在其口头性及集体性的创作方式、口传心授式的传播方式、风格迥异的旋律形态、率真直白的歌词特点、民俗性及人民性的表现内容、特色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自然纯朴的表演形式等方面。

《数麻雀》是流传于北川青片地区的一首家喻户晓的羌族原生态民歌,下面我们以这首民歌为例,就其音乐形态蕴含的独特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旋律手法

1.《数麻雀》用汉语中的四川方言演唱,属于较为典型的语言性旋律,即四川方言的语言声调变化对旋律的使用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旋律的使用上,时刻都遵循着“依字行腔”的规律,做到曲调与语言声调的起伏吻合,使旋律能够清晰、正确地表达唱词内容,进而能准确地表现思想情感。因此,不仅体现了方言的音乐美,同时还凸显了其地方性特色。

2.此首民歌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极其的简约,主要以sol、re、do、la四个音构成,且都以下行级进的形式出现。除了四个骨干音之外,其他的mi、do两音,都是以辅助音或经过音的形式出现。具有装饰骨干音的效果。

3.作品一开始的四小节,在旋律发展进行时,将第一小节作为动机一,而动机二为同音反复的第二小节,其中的la音与主音sol之间是上行二度的上助音形式,,不但起着装饰主音的作用。同时也呈现出羌族音乐旋律中婉转,明快的特色。而之后的一系列旋律就是在两个动机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其中,三四小节是动机一、二的重复变化。而六小节的小节的旋律最具特色,即它是动机一的倒影,也可以看成是动机二的变化。这一小节最为其妙之处就是将两个动机毫无突兀感地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从九、十小节开始,就完全是动机二的发展了。

二、和声内涵

在民族音乐的旋律中经常会出现隐含式的和弦音的进行。但由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和声理论不够体系化、同时此首羌族民歌中又是五声性的徵调式,在这里,缺乏传统和声中的三度叠置和弦。因此我们不妨将动机一中的sol、mi、re非三度叠置的三个音的结合,作为主和弦的出现,但需注意的是,因为是徵调式,这首民歌结尾的旋律不是西方音乐终止式中通常使用的属到主的进行,而是最终落在了属音上,很自然地形成停顿感。这种类似是上主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有别于周边藏汉民族的音乐,显得颇有新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结构与调性

就曲式结构来看,整首民歌由四个乐句构成。四乐句呈现出“起、承、转、合”的关系。即四个乐句的落音按一定的功能逻辑进行。但有特点的是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旋律,是第一和二小节两个动机之间不断重复、交织在一起的旋律发展形式,只是在第二乐句的结尾处改变固定的律动,使用用切分节奏进行了些许的变化。而旋律则自始至终都流畅的运行着。因此,为了音乐旋律的完整性,可以把这两个乐句合二为一,合并成一个乐句。这样一来,此首民歌就可以划分为三句体结构,且每一句都是并列平等的关系。其中第一乐句八小节,落在属音上,为半终止。第二乐句六小节,结束在主音上。第三乐句七小节,最终结束在属音上。整个第一乐句旋律跳跃、活泼,与第二乐句平叙性的情绪产生对比。但二者之间的结合很紧密,可以完全独立构成一个二句体的结构。而第三乐句可以看做是属于尾声性的一个段落,因为这一段落强调了第二句结尾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前四个音do、la、do、re的出现,使得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有了新意,具有舒展明朗之感。最后四小节结构严密,一气呵成,将新材料进行变化重复,强调了主音,并与骨干音很好地凝结在了一起。

整个乐曲调式为徵调式。采用了“A、B、A1结构原则,整个结构基本规整,前后呼应,遵循了均衡对称美的形式美法则。

四、歌词特征

就歌词来看,羌族民歌歌词结构多以七言句为主,其中四句体和多句体比较常见。如:“唱起来嘛唱起来,莫把山歌凉冷台,山歌不要银钱买,只要肚中有文才”、“妹妹长得白漂漂,一把头发打齐腰,好比后园嫩韭菜,哪个不想割一刀。妹妹长得白漂漂,好比田里嫩秧苗,二世变个麻郎子儿(蜻蜓),抱到秧苗摇一摇”,大量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比喻巧妙、语言生动、韵味十足。而在《数麻雀》这首短小的四句体乐曲中,歌词在形式上表现出对称美的特点,就字数而言,每句歌词的字数均为7个字(除衬词外);就词性看,歌词中的数量词、名词体现出对称的特点,例如:“一个、两个、两支、一个……”,“麻雀、眼睛、脚儿、尾巴……”,这些歌词无论在歌曲中所处位置、词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其次,歌词中还体现出了韵律美的特点,例如: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头、赳、头……”,都是“ou”母音,体现了押韵的特点。再次,衬词的大量运用,是北川羌族原生态民歌的一大特色,歌词中的衬词将羌族音乐生活化,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感人,例如:“嘛、你那、你就梭罗……”等等。综上所述,歌词总的体现出俏皮、欢快的特点,反映出羌族人民率真、质朴的性格特点和在劳动过程中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象这类的羌族歌曲还很多,如《太阳落坡西山嘛》、《今天遇到唱歌手》、《唱歌离不得一双双》等。

五、节奏节拍

节奏不仅是旋律的骨架,是音乐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同形同构的原理,节奏会使欣赏者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形成音乐独有的审美特征,这也是音乐具有各种社会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哀伤的音乐节奏舒缓,雄壮的进行曲节奏坚定……《数麻雀》也是如此。这首民歌以二拍子中密集――疏松的短长型节奏为基础。主要节奏型以××为主。具有鲜明的、富有律动性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首作品中,唱词节奏对音乐节奏的影响很大。《数麻雀》前三句是整齐句式,为七字句。唱词结构为二、二、三。因此音樂节奏也很单纯,并且和唱词节奏紧密吻合,每一个乐句的节奏型都呈现出先紧密后松散的、有序的、规整的形态。突出其叙事性特征。第四乐句的唱词是增字形式的变化句式,而此时的音乐节奏还是以一字一音的的形式,严格地按照唱词节奏进行单一化的模仿和重复。因此,唱词节奏与音乐节奏这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形成北川羌族原生态民歌独特的民族风格的又一重要特征之一。

总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是形成该民族音乐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和研究最集中物化形态的羌民族原生态民歌,了解其丰富多彩的旋律形态特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领略它独特的风格内涵、得其音乐的博大与奥妙。进而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让北川原生态民歌得到切实有效地继承和传播,这对于弘扬羌民族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2]任力志.仁增旺姆.理县嘉绒藏族民歌的旋律分析及其美学诠释[J].音乐创作.2015.05.

[3]计学文.北川羌族民间音乐简论[M].北川羌族(绵阳内部资料),2000年10月.

[4]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01.

[5]仁增旺姆.羌族劳动号子音乐审美特征分析[J].音乐创作.2011.10.

作者简介:

仁增旺姆(1974-),女,藏族,甘肃夏河人,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征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