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业规划现状与优化

2017-11-17 09:12陈艳霞
科教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优化现状

陈艳霞

摘 要 文章从高职学生学业规划与本科学生学业规划的区别入手,指出高职学生学业规划的特殊性。本文还分析了高职学生缺乏学业规划的表现及成因、现状和问题,指出通过把握学业规划的前提、核心、关键和保障几个环节抓好高职学生学业规划。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业规划 现状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9.088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ademic planning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plann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articular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planning.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academic plan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academic plan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mastering the prerequisites, core, key and guarantee of academic planning.

Keywords voc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planning; status; optimization

1 高职生学业规划与本科生学业规划的区别

(1)学业规划的目标不同。学业规划目标不同源于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本科教育强调理论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要初步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开发能力。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 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以技能培养为主,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其学业规划的目标更具职业性。

(2)学业规划的年限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年至三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至五年。尽管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四年制高职试点,但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二至三年,且二至三年制也将继续长期存在,与本科院校学制上的差别决定了两者学业规划的时间长度不同,这必然会影响学业规划的时间界定和时间安排。

(3)学业规划的内容不同。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业标准、教学侧重点、教学方式等都存在较大区别,学业规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计划也不尽相同。

2 高职学生缺乏学业规划的表现及成因

(1)埋头书本、只求高分的“好学生”。这类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秀。但是不难发现这类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只是机械学习,缺乏思考,甚至不清楚专业知识将用来做什么。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更多的是为以后就业做准备,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活学活用的专业人才。他们有学业目标,但目标过于简单,没有长期规划的意识。

(2)从众心理,忙于考证的“实用者”。高职院校大多都会对专业证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专业的证书铺天盖地,很多学生不管有用没用,只管报名考试。至于为什么考这本证书、考了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都缺乏认真的思考。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后,他们发现考出的很多证书都被束之高阁。他们有学业目标,但目标过于功利。

(3)追求物质,热衷创业的“创业族”。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热潮下,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高校都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大量的平台和机会,高校创业园有声有色。这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迷恋眼前利益,追求物质,荒废了学业。

(4)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的“自由者”。这类学生政治上不要求进步,不关心集体、不参加活动,他们没有规划,在各种玩乐中度过他们认为的“自由生活”,他们缺乏责任,忽略社会就业压力。

(5)逃学厌学,红灯高挂的“困难户”。这类学生学业基础薄弱,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不少存在厌学情绪,逃课、挂科、补考现象严重,有些甚至不能毕业,他们没有学业目标,就业方向模糊。

3 高职学生学业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3.1 自我学习状况较差,学业目标不明确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学业都有明确的目标,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业重视程度下降,对学习有所放松。加之高职录取分数相对本科院校较低,学习水平层次不齐,学科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同时,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业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调查中34.1%的学生有过挂科现象,对自己学习成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29.3%。调查中发现,49.5%的学生表示 “学业目标不明确,找不到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状况也不甚理想,79.5%的学生大学期间自主阅读书籍在10本以下,73.8%的学生平均每周花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在10小时以内。可见,高职学生学业问题日益突出。

3.2 学业规划意识薄弱,缺乏规范的学业规划

调研显示,41.7%的学生“不了解”或“从未听说过”学业规划;67.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学业规划”,但问及“是否了解本行业人才需求,进行过学业规划时”,仅有15.5%的学生表示“做了清晰的学业规划”;72.3%的学生表示“没有做相应的学业规划”、“迫切需要学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以上数据反映出很多学生对学业规划缺乏了解,学业规划意识不强。另外,一部分學生虽然对未来有一定的打算,但停留在表面,没有具体目标,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endprint

3.3 学校学业规划指导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较为重视,专门开设了必修课进行辅导并通过竞赛等形式开展相应的活动。相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而言,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学业规划缺乏一定的重视,把学业规划教育仅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部分,对学业规划的宣传力度不大,措施有限,较多停留在请人做讲座或报告的形式,教育时间短,没有融入学校整体教育体系,更缺乏长效的实践模式。学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过程监督、激励、评估、反馈,更是一个个性化的指导过程,目前学业规划的辅导队伍尚未建立。

4 高职学生学业规划的优化策略

4.1 正确认知——学业规划的前提

首先,引導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认知。每一名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我们不能像制定“课程表”那样为学生制定学业规划方案。学业规划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设计,这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等有全面客观的认识。目前,多数高校均引进了一些人才测评工具,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测评工具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认识,还要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社会实践分析自我。同时,对目前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职业方向加以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并对现有学业规划水平和学习状态进行评估。

其次,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外部环境。学业规划除了科学的自我认知,还要了解外部环境状况,以及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一是分析宏观环境,即对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定职业方向;二是探索中观环境,即对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有所掌握,清楚自己面临的行业机会、挑战及对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三是了解微观环境,包括自身家庭状况、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等,进而确定学业目标。

4.2 科学目标——学业规划的核心

学业目标,是指学生对未来学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希望在毕业时达到的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一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立足专业,构建横向内容和纵向时间为维度的高职学生学业规划目标体系。学校可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去向的分析梳理,初步确定学业目标大类,如:就业、创业、专升本、出国深造等,再制定各专业、各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体系,为学生制定学业目标和计划提供参考蓝本。

二是学生明确学业规划目标,构建阶段目标执行体系。在正确认知的前提和以学校学业规划目标体系为参考蓝本的辅助下,学生可利用决策平衡单、SWOT分析法,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学业总目标。学业目标的确定,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分类指导、个性发展。学业目标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科学论证的过程。但仅有总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从目标确立到检验目标,时间跨度较长,要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设立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等阶段性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近总目标。同时,根据阶段目标制定相应的执行路径。

4.3 执行评估——学业规划的关键

学业规划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将学业规划落实到学习与实践中,成为高职学生的实际行动指南。学业规划的执行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行动,但缺乏自主性、自律性是高职学生的普遍现象,定期的评估、督促、激励也是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4.4 系统构建——学业规划的保障

(1)组织系统。组织系统是学校学业规划得以顺利组织实施的基础。包括负责学校学生学业规划推行的顶层设计的学校层面,涉及教务、学生处、团委等多个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的学院层面,涉及建立学业规划档案、具体指导实施等;还有负责主体实施的学生层面,三个层面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积极配合,缺一不可。

(2)内容系统。学业规划涵盖了高职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全部,是教学、技能、素质拓展的配合与衔接。包括了学业规划目标子系统、职业素养培育子系统、课外素质拓展子系统、课堂教学子系统等。

(3)指导系统。指导系统主要是指学业规划的指导团队的建设。学业规划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求指导人员具备专业水平。调研中,54.7%的学生希望由专家来指导学业规划。专业的学业规划师需要掌握学业规划理论,能操纵测量仪器,指导学业规划实施的人士。学业规划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培养。此外,辅导员也是开展学业规划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已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应具备“学业指导”能力。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具有独特性、发展性等特点,这要求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辅导员,在指导过程中都是一对一的指导与服务。

(4)评估激励系统。在学业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及时对自己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估,分析原因与障碍,并找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对原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激励措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促使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祥斌.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实践模式[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5.

[2] 张恒亮.筹划未来——学业规划[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优化现状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