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2017-11-17 17:47朱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景色春风古诗词

朱贞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和背诵,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正当我教学古诗词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词课堂实录》,发现里面收录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拜读后,仿佛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参考本书中介绍的课堂案例,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古诗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名师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2.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3.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勿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比如《泊船瓜洲》中,品读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我首先引导孩子试着将“绿”字用其他字替换,孩子们纷纷发言,“如”“到”“来”“拂”等。接着让孩子们朗读替换后的诗句,提问:“和原句比较一下,用哪个字更好?”孩子们来了兴趣,都说原句更好,但说不清楚原因。我乘机深入引导:“春风吹来了,长江两岸的树木会怎么样呢?”有孩子说:“树木的枝条会飘动起来。”有的说:“春风吹着吹着树木就发芽了,长出新的绿绿的枝条。”有的孩子恍然大悟,惊喜地叫起来:“我知道了,‘绿字不但写出了春风的动态美,还写出了长江两岸美丽的色彩!”孩子们一下子领悟到了诗句中“绿”字的精妙之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4.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5.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古诗词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今后,我将一如既往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色春风古诗词
《海那边的景色》
踏青古诗词
咦,春天!
春风沉醉的夜晚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古诗词中的新年